第五節 遠離高血壓的侵擾
透析高血壓
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明顯上升,以高發的35歲~74歲年齡段的患病率,及2000年我國人口和人口構成推算,高血壓病患者已達13億,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高血壓危害最嚴重的國家。
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往往因人、因病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某些病人初起時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有的很像神經官能症,如不測量血壓易造成誤診。特別要注意的是,病人的症狀往往與血壓的高低不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壓不太高,症狀卻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壓雖然很高,但症狀卻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有:
1頭痛
高血壓病人頭痛有幾個特點:痛的部位常是後腦或兩側太陽穴的部位,而且是跳動性的,劇烈的,頸後可有搏動的感覺,也可以僅有頭部沉重或壓迫感,很多病人頭痛常是在晨起時較明顯,在洗臉或早餐後又好一些,當劇烈運動或精神疲乏後又加重,主要是腦血管舒縮失常引起。
2頭暈、頭重、酸痛等
不少病人除頭痛外,常伴有頭暈、頭重、耳鳴、失眠、敏感、煩躁,工作時,精神不能集中,容易疲勞等症狀。
3肌肉麻木、酸痛等
有些人,常會有手指麻木和僵硬感,也有的在手臂上有如螞蟻一樣的爬行感;或兩個小腿對寒冷特別敏感,多數會被誤診為神經炎、風濕痛。實際上,這些現象的存在,大部分是因為血管或動脈硬化,以致肢體或肌肉供血不足引起的。
高血壓給人類健康的造成了很大危害,主要表現在:
1高血壓是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長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加重心髒負荷,加之其他體液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早期發生代償性左心室肥厚,隨著病情發展,心髒繼續擴張,最後可能發生心力衰竭及嚴重心律失常。研究表明,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發生心力衰竭的危險比沒有高血壓病史者高6倍。長期血壓偏高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尤其是冠狀動脈硬化。嚴重高血壓還可促使主動脈形成夾層並破裂。血壓水平與冠心病發病呈現連續的、逐步升高的、密切的關聯。收縮壓在120毫米汞柱~139毫米汞柱的人,冠心病發病的相對危險比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者增高40%,收縮壓在140毫米汞柱~159毫米汞柱的人,冠心病發病的相對危險比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者增高13倍。
2高血壓損害腦
長期的高血壓導致腦血管意外,使小動脈硬化易於破裂出血或痙攣,導致腦血栓的形成。國內外大量研究已證明,高血壓為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中國是腦卒中高發的國家,血壓升高對腦卒中病的作用強度約為西方人群的15倍。在控製了其他危險因素之後,收縮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高49%;舒張壓每增加5毫米汞柱,腦卒中發病危險增高46%。
3高血壓損害腎髒
由於腎髒入球和出球上動脈痙攣、硬化、蛻變,導致腎髒缺血、缺氧,腎實質纖維化,高血壓晚期多伴有進行性腎功能減退。
4高血壓導致視網膜功能減退
血壓長期升高會使視網膜動脈發生玻璃樣變。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部分人群屬於高血壓的高發人群:
1父母患高血壓,則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明顯高於父母血壓正常者。
2食鹽攝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壓,高鈉攝入可使血壓升高而低鈉攝入可降壓。而高鈣和高鉀飲食可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
3食用飽和脂肪酸(如動物脂肪)的人比食用不飽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魚油)的人易患高血壓。
4長期飲酒者高血壓的患病率升高,而且與飲酒量呈正比。
5從事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長期精神緊張、長期受噪音等不良刺激者易患高血壓。
6此外,吸煙、肥胖者也易患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