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拋開煩惱,剔除心靈的毒瘤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體會因天氣、勞累、壓力等原因而生病,但我們卻常常忽略心靈的疾病。心理的頑疾就像一顆毒瘤潛伏在我們的體內,是束縛我們心靈的瓶頸。它會異化我們的細胞,腐蝕我們的精神,摧毀我們的軀體。
對於心理頑疾,我們不能一味地躲避,恐懼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會使我們喪失麵對現實的信心。隻有勇敢地抬起頭,透視我們的內心,才能夠成功地治愈那一個個頑疾。
打開你的心扉,放飛你的心靈,拋開一切壓力與煩惱,學會享受燦爛的陽光和人們溫情的祝福,相信心理的頑疾會在我們的樂觀與坦然中消失殆盡。
生存的機會,怎能自己放棄
一場大暴雨淹及了河邊的一座教堂,一個神父在祈禱時被困在了裏麵。這時,一個救生員駕著小艇向神父喊道:“神父!快上來!我們來救你了!”
神父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洪水已經淹過神父的腰了。
這時又有一個救生員開著小艇對神父說:“神父!快上來!我們來救你了!”
神父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最後,洪水把教堂淹沒了,神父隻好抓著教堂頂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機飛過來,丟下繩梯之後,飛行員大叫:“神父!快上來!我們來救你了!”
神父還是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最後,神父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後,委屈地對上帝說:“上帝,你為什麼要拋棄你虔誠的信徒啊?”
上帝一臉的鬱悶:“我已經派了兩艘小艇和一架直升機去救你了,是你自己放棄了生存的機會啊!”
靚湯物語
過分地依賴別人的人,既不夠自信,還會給自己設置障礙,使自己不能發揮個人積極性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隻想著等待別人的施舍,總是把自己放在被拯救的位置上,最後隻會落個可憐可悲的下場。要學會依靠自己,因為隻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我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以創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榮獲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著名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生活經曆中,充滿了緊張與壓力,他在身體上企求生存,而在心理上卻渴望死亡。小說《老人與海》的主人公桑提亞哥在海上與鯊魚搏鬥的經曆與內心活動詮釋了這一矛盾的心態。
打魚老頭兒第85天出海時,經曆了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一條巨大肥碩的大馬林魚。為了不使馬林魚被鯊魚吃掉,老人憑著超人的勇氣和力量,一次次把凶殘的鯊魚擊退,但最終船上的馬林魚隻剩下一副骨架。盡管老人失敗了,但“你盡可能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老人的內心獨白,簡直是海明威一生的寫照。作家諾曼?邁勒魯入木三分地剖析道:“海明威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真正的根源,是他的一生都在跟沮喪、恐懼和自殺的念頭作鬥爭。他的內心世界猶如一場噩夢。他的夜晚是在同死神的搏鬥中度過的。”
為掙脫焦慮與沮喪的羅網,海明威尋求女人與烈酒的刺激,但是仍無濟於事。在1961年夏天的一天,海明威終於用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靚湯物語
沮喪症的主要症狀既有生理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一般來說,自尊心極強、缺乏抑製力或對不幸和生活的艱難缺乏準備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沮喪表現。
隻有拋棄沮喪的心態,勇敢地去挑戰,我們才能在挑戰中改變自己的命運。
寬容——猜忌讓兄弟倆互怨了二十年
一個小鎮上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二人共同經營父親留下的商店。
起初生活一直都很平順,直到有一天一美元丟失後,關係發生了變化。哥哥將一美元放進收銀機,並與顧客外出辦事,回到店裏時,突然發現錢不見了!他懷疑是弟弟偷去了,但弟弟矢口否認。
因為此事,二人反目成仇,在商店中間砌起了一道磚牆,從此分居而立。
20年過去了,兄弟二人的敵意與痛苦與日俱增,這樣的氣氛也感染了雙方的家庭與整個社區。
有一天,有位開著外地車牌汽車的男子向哥哥坦誠自己20年前從哥哥的店裏偷拿了一美元的經曆。
哥哥聽聞此言,震驚之餘,請求此人再將此事向弟弟講一遍。兄弟二人在商店門口痛哭失聲、相擁而泣。
他們感慨,20年的怨恨與猜疑,竟源於區區一美元。
靚湯物語
猜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是害人害己的禍根。一個人一旦掉進猜疑的陷阱,必定神經過敏,對他人的一言一行心生疑竇,從而損害人際關係。
所以我們必須做到:敞開心扉與人溝通,相信他人,把錯誤的猜疑消滅在萌芽狀態。
打開你的心,讓自己融入人群
在父親去世後,還是孩子的傑琳就繼承了那所她曾有過許多美好時光的山區小屋。在臨退休的前幾年,傑琳決定保留這所小屋,以便自己能在山裏安度晚年。一個秋天的夜晚,一種無可名狀的孤獨感傳遍傑琳的全身。她不可能再找個人來陪伴自己。後來,她對自己說:“教堂一直是我排遣心中的不快、保持積極樂觀的場所,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把這間小屋捐贈給教堂,將它作為那些需要關懷的人包括我自己的快樂天堂呢?”接下來的一星期,傑琳將這種想法告訴了教堂的牧師和其他她相信的人,他們都很高興。從那時起,孤獨感便不複存在了。傑琳將她生活中的積極因素轉化為她期望融入和實現的目標,她因此擁有了更多的新朋友,她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
靚湯物語
心靈上的孤獨越來越困擾著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天都與朋友談天說地,卻常常會有莫名的孤獨感襲上心頭。其實,你並沒有真正地向別人打開你的心扉。打開你的心靈,讓自己融入人群,你就可以抵禦那種莫名生出的孤獨。
耐心等待,會得到上天雙倍的獎賞
神仙傳授釀酒之法給兩個凡人,叫他們選端午那天收割的稻子,與冰雪初融時高山流泉的水珠調和,注入千年紫砂土鑄成的陶甕中,再用初夏第一張看見朝陽的新荷覆緊,密閉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雞叫三遍後方可啟封。
這兩個人曆盡了千辛萬苦,總算找齊了所有的材料,把酒調好並密封,然後潛心地等待。終於等到第四十九天了。兩人整夜都不敢有片刻休息,急切地等著雞鳴的聲音。遠遠地傳來了第一遍雞鳴,過了很久,依稀響起了第二遍,第三遍雞鳴到底什麼時候才會響起?其中一個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陶甕,卻驚呆了——裏麵的一汪水,像醋一樣酸,又像中藥一般苦,他失望地把它灑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個,雖然打開蓋子的欲望讓他按捺不住想要伸手,但他還是咬著牙,堅持到了第三遍雞鳴後打開陶甕,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他終於喝到了甘醇的美酒。
靚湯物語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等待,盡管等待是個痛苦的過程。知道等待的人具有驚人的耐力和寬廣的胸懷。所以行事絕不要過分倉促,也不要受情緒左右,能製己者方能製人。命運對能耐心等待的人總會給予雙倍的獎賞。
不猶豫,成就無遺憾的人生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某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她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他發現,結婚的好處與壞處是均等的,這使他陷入了苦惱之中,遲遲無法做決定。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人應該嚐試未經曆的一個選擇,他應該選擇結婚。
於是,哲學家來到女子的家中,對女子的父親說他已經決定娶他的女兒為妻,卻被告知那女人十年前即已嫁人,現在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哲學家一時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最終抑鬱成疾,臨死前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隻留下一段對人生的批注——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靚湯物語
猶豫不決和後悔是性格上的弱點,這兩種弱點都可以破壞一個人的自信心,破壞他的判斷力。
在它們還沒有得到傷害你、破壞你的力量,以及限製你一生的機會之前,你就要當機立斷把這一對敵人置於死地。不要再猶豫,絕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應該開始。
做好自己,你就是唯一
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完,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認為此畫有欠佳之筆,均可在畫中作上記號。
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麵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畫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嚐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又畫了一幅同樣的畫拿到市場展出。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他發現畫麵又被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筆畫,如今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哦!”畫家不無感慨地說道,“我現在發現了一個奧妙,那就是:我們不管幹什麼,隻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醜惡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裏恰恰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