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陽光心態——好心態是最強的健康驅動力(1 / 3)

第七章 陽光心態——好心態是最強的健康驅動力

憂愁過度催人老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時常會麵臨不利的環境和條件致使自己產生擔憂和焦慮。但是,如果在生活中經常憂心忡忡,愁容不展,對身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傳統醫學認為,憂傷肺,悲憂過度或太久,會導致肺氣抑鬱,甚至耗氣傷陰,導致人形瘁氣乏、麵色慘淡、氣少不足以息等症狀;憂傷過度,會導致失眠、神誌恍惚;憂傷的情緒還會抑製腸胃的蠕動,影響胃液分泌,導致食欲減退、消化吸收功能不良。

長期處於憂慮狀態,會造成體力過分消耗,致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失調,大腦功能紊亂,甚至有可能引發精神病、高血壓、心髒病、腫瘤等。

憂慮催人易老,催生臉上的皺紋、斑點、粉刺,重者則出現潰爛現象。

所以說,憂慮是健康和美麗的最大敵人。

細節小警鍾:

如何擺脫憂愁,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呢?

第一,心情要愉快。早晨起床後,就要決心度過愉快的一天,不為瑣事煩心。

第二,心胸要寬闊。要去除孤立的心態,多和外界接觸,這樣就會看到充滿幸福和希望的美好事物。

第三,不要隨意責難別人。不要故意給人難堪,也不可對人吹毛求疵,而應處處與人為善,去發現別人的優點。

第四,感受大自然。有空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充滿了一種使人心平氣和的力量。

不良情緒會誘發癌症

臨床統計數字顯示:90%以上的腫瘤患者均與精神、情緒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精神創傷、不良情緒,可能會成為患癌症的先兆。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現代生活中,工作和學習上的長期緊張、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際關係的不協調、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個重要因素。

精神因素對癌的發生、發展、擴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點已被美國的弗農·賴利博士的動物實驗所證實。用聲光刺激動物,使之產生緊張、焦慮,結果動物的免疫係統的防禦能力大大減弱,並誘發了以前潛伏在胸內的癌瘤。

有人把不良情緒比做裝滿子彈的槍,任何微小的刺激就像扣動了它的扳機。的確“不良情緒是癌細胞的活化劑”。正如一位哲人說的:“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如發愁、頹廢、恐懼、貪求、怯懦……”

治病要治心,惡劣的情緒,憂鬱的精神,對人健康的損害,甚至比病菌、病毒厲害得多。情緒可以殺人,亦可以救人。良好的情緒,猶如一劑心藥,對癌細胞有強大的殺傷力,是任何藥物都不能代替的。馬克思曾經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細節小警鍾:

良好的情緒和健全的性格品質,有益於預防和減少癌症的發生。當遇到種種不順心的人和事情時,要努力學會善於用理性去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應該針對不同情況,采取自我安慰、宣泄疏導、有意遺忘、幽默詼諧、理性升華等方法,以減輕心理的壓抑、苦悶和焦慮。

怕老反而更容易老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如果老年人對於自己的變老總是持悲觀的態度,那麼,他們有可能會較之那些保持樂觀心態的同齡人平均少活6至7年。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老年人對於自己變老的趨勢采取何種態度,對其壽命的長短甚至比高血壓或膽固醇等生理因素產生的影響更大。

研究人員在對660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抽樣調查後發現,如果老年人能夠對變老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那麼這比他們不得高血壓或是高膽固醇等疾病還要有利(老年人如果保持適當的血壓和膽固醇,他們可以比高血壓或高膽固醇的同齡人平均多活4年),所以保持樂觀的心態將使人增壽。沒有吸煙史、經常鍛煉等因素也有助於老年人長壽,可使人平均多活一到三年,而保持樂觀的心態對於長壽的積極作用比這些因素更重要。

細節小警鍾:

婚姻生活和諧,社交活動頻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不吸煙,不酗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男性“英年早逝”的幾率,與此同時,男性的壽命與對生活的知足感之間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狹隘心理是疾病的根源

心胸狹窄的人,嫉妒比自己強的人,又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他們生性多疑,一點小事也常常折騰得吃不好睡不香。狹隘是許多疾病的根源,是亞健康的誘因。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要摒棄狹隘的心理。

學會與他人和諧共處,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高素質的現代人的重要標誌。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豁達大度,要善於容納與自己誌趣、愛好和風格不同的人。

要心懷坦蕩,寬容他人,就必須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人的心好像永遠不容易得到滿足,因為我們常為一些不順心的小事抱怨或爭吵,卻很少讓我們得到快樂與幸福,我們就是這樣,往往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幸福的一麵,卻斤斤計較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而讓我們原有的快樂都被那些懊惱和不愉快給代替了。

所以,隻要心胸開闊,抱著喜悅和滿足,並放鬆心情,笑口常開,不怨天尤人,那麼,就會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與隔閡,而擁有真正的快樂,也會遠離疾病的困擾。

細節小警鍾:

怎樣與心胸狹窄的人相處?

1.要有大度的氣量。與心胸狹窄的同事相處,肯定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氣量,與之斤斤計較,就無法相處。

2.要有自己超越於他的氣度。這一超越是在心理上堅持自己比他強,在事業上比他做得好,在人際關係上比他善處理。

3.要有忍讓的精神。提倡忍讓,並不意味著放棄原則。對他人心胸狹窄忍讓,但對他的錯誤思想和行為絕不遷就,這才是忍讓的全概念。

憤怒可能會讓人送命

《內經》說:“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心理學認為,憤怒是一種不良情緒,是消極的心境,它會使人悶悶不樂,低沉陰鬱,進而阻礙情感交流,導致內疚與沮喪。人由於憤怒,食欲降低,或食而不化。經常如此,會使消化係統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

憤怒還可影響人體的腺體分泌。如正在哺乳的母親,由於發怒會使乳汁分泌減少或使其成分發生改變,這對嬰兒是十分不利的。又如人在受了委屈、侮辱而發怒時,淚腺分泌增強,泣不成聲。

憤怒還會導致高血壓、潰瘍、失眠等。據統計,情緒低落、容易生氣的人患癌症和神經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高很多。

有專家對千餘例中風病人調查發現,75%是由於心理因素而誘發,尤以憤怒位居首位。細節如何平息怒火呢?

1.來點幽默

麵對不公正,來點“阿Q”式的嘲諷,不僅能讓你的憤怒找到更好的出口,還會讓笑聲給你帶來更好的人緣。

2.學會原諒

當你受到委屈時,你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去原諒那些可惡的始作俑者。不過,即使他們並不值得你原諒,可是一旦原諒了他們,你就能為自己贏得心理上的優勢和其他人的支持,你就不再會局限於自己所受的委屈、憤怒和失望上,也能快速地從中走出來,變得更加堅強。

3.讓身心徹底戰勝憤怒

情緒上——大哭一場。酣暢淋漓的哭泣會讓憤怒隨著淚水消失。

心理上——說出你的憤怒。或者對好友,或者自言自語,說出自己的憤怒。當然到最後,別忘了給自己一點信心:我不會為憤怒所控製。

生理上——發泄憤怒。你可以對著一個枕頭猛打,也可以找別的出氣筒,比如可以摔碎本想扔掉的廢棄物。細節小警鍾:

交談可以使一個人的怒火發泄出去,去找一位博學多識的朋友,對某件令自己憤怒的事情進行徹底宣泄,即使過火也沒有關係,這位朋友會對你進行剖析勸導,從而使你的怒火得到平息。

精神刺激易得病

人體生病的外部原因,主要來自外來因素的幹擾。而“精神刺激”是外來因素中比較強烈的一種幹擾。

1.不良情緒的刺激可以幹擾人的免疫係統,減少抗體的產生,使人容易受感染,促發免疫性疾病。

2.有些慢性病是因精神刺激誘發而致病的。

3.神經係統的一些疾病和精神刺激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惡性的精神刺激能夠引起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等。癌症的發病,也多半是因受精神刺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