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服飾健康——會穿衣,為生命多加一層保護膜
純棉內褲未必好
一般人認為,純棉質地內褲比較舒服,就隻願意選擇純棉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容易出汗的人來說,更是非純棉內褲不買。但是,有人指出,純棉內褲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純棉內褲雖然吸汗,但並不透氣,所吸的汗水並不能很快散發,從而造成濕內褲黏附在皮膚上,這樣很不舒服。如果工作出汗較多,可以選擇易幹的絲麵料,吸水力不錯,質感也滑爽。另外,也可以選擇其他易吸汗、也比較容易幹的麵料。如果自己不了解,在購買的時候可以詢問身邊的朋友或者店員來幫助自己挑選。
細節小警鍾:
紅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線,其主要作用在於鎮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炎等,對於有出血傾向、心血管功能不全、有惡性腫瘤等症患者應慎用或者禁止穿用紅外線保暖內衣。
圍巾不能當口罩用
冬天,不少人外出時喜歡把圍巾圍在嘴上,兼作口罩用,須知這樣做對身體不利。
圍巾大多數是用羊毛或腈綸纖維及其混紡品製成的,容易產生靜電,吸附空氣中的塵埃。而塵埃中常常會帶有致病病菌、病毒,以及機動車尾氣中的鉛、空氣中存在的致癌、促癌的化學物質等。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從呼吸道排出的化學物質就有149種,這些物質更容易滯留在圍巾上,人體若經常吸入自身排出的有害物質,顯然對身體也是不利的。此外,圍巾上的化學纖維及纖維上的染料,常會使有些人發生不良反應。如果其染料質量低劣,染色工藝不良,某些染料還會從纖維上慢慢地遊離出來,長期在人體內蓄積,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
倘若把圍巾圍到口上,勢必將附著在圍巾上的有害細菌吸入呼吸道,從而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特別是過敏性體質的人,吸入羊毛等纖維後,還會誘發哮喘病。
細節小警鍾:
冬季最好別戴卡通口罩,因為卡通口罩背麵是一層化纖布料,正麵的卡通圖案上塗滿了各種鮮豔的染料,透氣性就會比較差,一些患有鼻炎、過敏症、哮喘的病人戴上這種口罩可能會加重病情,因此這種口罩要慎戴,最好選擇無色無味、透氣性好的正規廠家生產的棉質口罩。
貼身衣物要常換
人的皮膚每平方厘米有1000多條汗腺,全身表皮分布著幾百萬個汗孔,它們存在於表皮細胞間隙中,從體內通過汗孔不斷排汗。汗中含有尿素、鹽分等廢物,留在衣服上的“汗漬”就是這些廢物的痕跡。特別在夏天,因為出汗多,衣服更容易髒。
另外,緊挨在毛囊附近的皮脂腺,分泌油膩狀物質,每天分泌20~40克皮脂,均勻地在全身表麵形成薄薄的一層,起著滋潤、保溫、護膚的作用。但這些皮脂分泌物是高級脂肪酸和膽固醇酯,它們可以和汗液、表皮脫屑、灰塵等同時混合附著在衣服纖維裏,如果不及時清除,可使衣服逐漸被酸化而變黃。
皮膚的表皮細胞在不斷新陳代謝過程中,衰亡細胞與角質皮層,經常從表皮脫落下來,加上身上汗毛脫落,兩者與皮脂、汙垢,黏附於貼身的衣服上,會使衣服變髒。
因此,必須經常換洗衣服。
細節小警鍾:
夏天如果被汗液浸漬的衣物不及時更換或清洗,就會造成黴菌滋生,從而導致人得花斑癬。因此,夏天出汗後要勤換衣服。
穿紅色衣服益健康
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照射到地麵的紫外線就要增加2%,而皮膚癌發生率則增加4%左右。
在陽光下穿紅色衣服,能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這是因為紫外線是位於太陽七色光譜中最遠離紅色光譜的波長最短的射線,它易被波長最長的紅色可見光接納吸收。因此,穿紅色衣服可以吸收、過濾掉更多的太陽紫外線,從而可以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細節小警鍾:
不宜常穿健美褲,因為健美褲會妨礙腹部血液循環,影響胃腸蠕動與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少年兒童和孕婦應忌穿這種褲子,健康的成年女性也不宜長期穿用。
穿襪子也要講科學
平時最好穿吸濕性、透氣性和舒適性好的麻襪、棉襪和真絲襪。
睡覺時穿襪子會影響靜脈回流,腳部的大、小靜脈比較表淺,容易受壓迫。如果天氣太冷,或睡覺時容易著涼,或需要做腳部護理時,可穿上寬鬆點的棉質襪子。
冬天應每天換襪子,保持足部的清潔幹燥,穿100%全棉的襪子。
對老年人來說,襪口太緊,容易使腳踝部勒出紅痕,還會導致靜脈血液淤滯在腳踝附近,造成“堵車”,致使心髒負擔加重,長久下去可引發高血壓。腳部長期血液循環不良還會使腳板發涼,誘發雞眼、腳墊。因此,適合老人穿的應該是鬆口的羊毛、棉紗或真絲襪子。糖尿病人要少穿全棉襪子。全棉的襪子最容易引起水泡,尼龍襪最好,棉與尼龍混織的襪子居中。
細節小警鍾:
有不少男性朋友冬天隻備一雙鞋,一上腳就穿很長時間,這種做法需要改。隻要條件允許,就應該準備兩雙以上的鞋調換著穿,好讓鞋有充分幹燥的機會。冬天人們以穿保暖皮鞋為主,皮鞋不能刷洗,所以,就要盡量勤換洗鞋墊。
衣服保暖不在厚
天冷著裝並非越厚越好。一想到冬天,人們容易考慮要加件“厚”衣服了,但是光考慮衣服的厚度還不行,穿衣服也要講究“層”數。厚衣服透氣性差,捂得人們容易出汗,特別是在室外活動的時候,浸透了汗水的衣服,由於缺乏衣服纖維間空氣的保暖,會導致熱量迅速散失。所以,有的人雖然穿著厚大衣還總覺得冷。
相反,如果多穿幾層衣服,情況則要好些。層數多,層間的空氣流通相對較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幹,這就總能保證衣服裏麵空氣的隔熱效果。另外,層數多,有脫換的餘地,無論室內、室外總能保持身體溫度的相對穩定,而不會忽冷忽熱,使身體著涼,因此,隻有穿多層衣服才能真正起到保暖的作用。一般在冬天,至少穿3層衣服是比較合適的。隨著天氣的轉冷可以適當增加層數,不可隻考慮衣服厚度。
細節小警鍾:
手腳保暖是關鍵。中醫理論認為頭部是陽氣集中的地方,忽視頭部保暖,容易使頭部血管受寒冷刺激,傷風感冒也多因頭、麵部受寒引起。腳底有各髒器的反射點,一旦腳下受寒,會反射性地累及其他組織器官,如引起呼吸道感染、胃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