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規 劃
1.規劃的含義及其同計劃的區別
規劃是一種用以製訂比較全麵的、長遠的、帶有發展性計劃的文體。
規劃和計劃的區別是:
(1)從內容上看,規劃比較全麵、原則;計劃比較單一、具體。
(2)從時間上看,規劃期限一般較長,時限要求不嚴格;計劃期限較短,時限要求嚴格。
(3)從性質上看,規劃是定方向和遠景的,富有理想性和鼓動性;計劃則是定任務、時間的,限時完成,有較強的約束性
2.規劃的種類及劃分
(1)從時間上分,有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
(2)從範圍上分,有國家規劃、地區規劃、單位規劃。
(3)從內容上分,有生產規劃、建設規劃、學習規劃、工作規劃等。
3.規劃的基本格式
規劃的寫法與計劃相同,其基本格式是:
(1)標題。由製訂單位、內容和文種構成。如《鄭州市1990~1995年市政建設規劃》。
(2)正文。包括現實情況的分析,前景的規劃,采取的對策和措施等三個部分。
現實情況的分析要切實、充分、實事求是前景的規劃是正文的中心內容,要寫得詳細、具體,要提出指標對策和措施,要在原則上提出實現這一規劃的對策和具體做法。
(3)結尾。在正文右下方寫製訂規劃的日期,日期也可定在標題的下方。
4.製訂規劃的要求
(1)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著眼未來,對規劃的前景,要有科學的依據,切忌不切實際的亂訂指標。
(2)措施要具體可行,不能顧此失彼。
例文
××廠經濟發展十年規劃
(1981年至1990年)
一、基本任務和總目標
遵照黨中央關於從1981年至本世紀末的二十年“力爭使全國工農業的年總產值翻兩番”的要求,根據本企業產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製定1981年至1990年的遠景規劃,為1991年至2000年經濟的高速發展打好基礎。十年內的奮鬥-目標和重點是:研製尖端產品,趕上國際先進水平;進行部分產品的更新換代;新建和擴建部分生產車間;大量培訓工人,促進技術進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二、十年內的發展規劃
(一)企業發展規劃:新建××××車間,發展××產品的生產;擴建××車間,使×種產品的生產,到1990年比現在提高×倍,年產量達到××萬隻;增加工程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員,使之從現有的××人,增加到××××人。
(二)產品發展方向:與××研究所合作,積極研製××、××箏新產品,其中××新產品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提高質量為中心,對現有××等幾種產品進行技術改造,以符合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
(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提高勞動生產率:隨著新設備技術的應用和工人生產技術的提高,到1990年全年勞動生產率比現在提高××左右。
(2)增加總產值:在××車間的擴建和××車間的新建工程完成投產後,年總產值可達××××萬元,比現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產品成本: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產品成本到1990年比現在降低××%左右。
(4)加速資金周轉:在產品增加的情況下,做到不增加流動資金,使流動資金的周轉天數從現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利水平:在增加生產、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力爭1990年的利潤從現在的××方元,增長到×××萬元。
三、為實現目標而采取的措施
(一)創辦各種文化班、學習班,提高職工文化水平,學習先進技術,改善隊伍素質。使之適合四化的要求。
(二)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正確貫徹經濟責任製。嚴格執行獎懲製度,切實做到權、責、利相結合。克服平均主義傾向,以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三)改善勞動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結合企業整頓,加強勞動紀律開展勞動競賽,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四)認真執行財經紀律。在處理經濟業務和財務活動中,堅持以財政經濟方麵有關的法規、行政命令和規章製度為準則,充分發揮財會人員的內部監督作用,嚴肅財經紀律,提高經濟效益。
19××年×月×日
第四節 工作要點
1.工作要點的含義
工作要點是一種為了實現某一奮鬥目標,而提出應該做的一些主要工作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的文體。
2.工作要點的基本格式
工作要點一般由標題、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
(1)標題。一般由單位、時間和文種構成,如《××市1992年工作要點》。
(2)正文。一般包括兩方麵內容:一是提出一年的奮鬥目標;二是提出為實現上述目標的工作要點和主要措施。二者可分為兩部分,用小標題標明,也可不用,而用過渡句承上啟下。在表達形式上,一般采用分項,一項講述一個問題,用序數標注。
(3)結尾。一般包括製訂工作要點的單位和日期兩項,寫在正文的右下方。如果在標題上已冠以單位名稱,結尾就不必再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