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貨員回答:“58 334美元!”
老板大吃一驚,讓他解釋一下。
“首先我賣給他一個魚鉤,然後賣給他漁竿和漁線。接著我問他在哪兒釣魚,他說在海濱,於是我建議他應該有隻小汽艇,於是他買了一條20英尺長的快艇。當他說他的轎車可能無法帶走快艇時,我又帶他到機動車部賣給他一輛福特小卡車……”
老板驚訝地說:“你賣了這麼多東西給一位隻想買一個魚鉤的顧客?”
售貨員回答:“不,他來隻是為治他妻子的頭痛而買一瓶阿司匹林的。我告訴他,夫人的頭痛,除了服藥外,似乎更應該注意放鬆。周末快到了,你可以考慮去釣魚!”
這名員工善於及時轉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從顧客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對顧客的購買需求進行一步步的誘導,僅一筆生意便創造了非凡的營業額,不可不稱之為一個創新之人,一個受企業歡迎的優秀之人。
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創新。人是企業的根本,如果人不創新,企業談何創新?
作為企業發展的智慧源泉,員工有責任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融入創新元素,從而更為出色地完成任務。企業都喜歡具有創造力的、善於創新的員工。因為隻有這樣的員工才能創造驕人的業績,成為企業財富的源泉。
閱讀思考:
1.請你談談創新在取得業績中所起的作用。
2.回顧自己近期的工作,談談哪些成績是通過創新的手法取得的。
揮舞創新之劍,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一名企業家曾說: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會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可以讓自己的地位堅不可摧。我們要做的,就是揮舞創新之劍,用創意全麵展現自己的才華,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文藝複興時期,一個畫家是否能夠出人頭地取決於能否找到好的讚助人。
米開朗琪羅的讚助人是教皇朱裏十二世。一次在修建大理石石碑時,兩人產生了分歧——他們激烈地爭吵起來,米開朗琪羅一怒之下揚言要離開羅馬。
大家都認為教皇一定會怪罪米開朗琪羅,但事實恰恰相反——教皇非但沒有懲罰米開朗琪羅,還極力請求他留下來。因為他清楚地知道米開朗琪羅一定能夠找到另外的讚助人,而他永遠無法找到另一位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身為藝術家,其卓越的才華是他手裏的王牌。
現代商業社會競爭激烈,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隻有最能幹的人,才會被留下來,他們永遠都不怕失業。
現實是殘酷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老板隻保留那些最優秀、最有價值的員工。正如一位老板所說的那樣:“我手下有8名銷售代表。2名頂尖高手創造的銷售增長額高達總數的50%。這兩個人我是丟不起的。”
這兩個“丟不起”的員工,就是老板“不可替代”的員工。
無論是在什麼領域,任何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或逾越的能力,就會使自己的地位變得十分穩固。正如一名企業家所說的那樣,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會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可以讓自己的地位堅不可摧。一個擁有特殊才能的人不需要依賴特定的上司或特定的工作場所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吳定軍是天津市寶樂器公司一分廠廠長。他在工作中不僅製定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生產經營思路,而且還帶領員工在技術開發上屢屢創新。
吳定軍深知現在企業生存靠的是新產品、新技術、創市場、降成本。如果技術革新、創新方麵走在他人後麵,那麼企業隻有倒閉一條路。於是,在工作中他帶領工程技術人員不斷鑽研和探索。
吳定軍常說:“我們國家資源有限。我們要賣技術賺錢,不要賣資源賺錢。”通過摸索、試驗,吳定軍和他所帶領的技術人員先後改進工裝、工藝,引進先進設備100餘項,使產品中多個基礎配套零件的生產技術、成本消耗走在了全國同行業的先列,大量節約了工時能源。在原材料價格平均每年上漲30%的情況下,達到材料消耗每年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
2005年,吳定軍帶領一分廠員工大膽改革:鼓舞裝配流水線的使用,在節省了空間的同時還避免了產品磕、磨、劃、碰等質量問題的頻繁出現;電鍍車間擴建,產量增加近10倍;靜電噴塗自動流水線設備的投入使用,不但使效益增加10倍左右,且當年投入使用,當年就見效益;木鼓幫打孔製作傳統工藝是鑽頭打孔,在吳定軍的帶領下,員工們積極探索,實驗用衝壓機打孔,效率提高了3倍,質量大有改進,這在國內外尚屬首例。
領導在談到一分廠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地說:“一分廠少不了老吳啊!”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是不多的,正因為如此,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成了各個企業和老板爭搶的寵兒。創新行為與日常工作又是一個互動的關係,創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樣,在工作中又可以激發出創新靈感。如此反複,創新不但克服了工作中的困難,為企業實現了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為自己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為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扣上重要的一環,最終使自己成為那個不可替代的人。
閱讀思考:
1.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什麼樣的人才是不可替代的人。
2.在你的工作單位,有沒有“不可替代的人”?如果有,這些人的特點是什麼?
3.要想成為企業中不可替代的人,應該怎樣做?
創新之盾:樹立職場中的常青品牌
在眾多同類商品中,我們常常會選擇熟悉的品牌,因為品牌效應使我們信賴它、鍾情於它。同理,在工作中,我們也應運用創新思維和方法,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才能在人才的海洋中讓自己更有辨識度,成為職場中的寵兒。
一個企業家的個人品牌,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品牌;對於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說,個人品牌是職業發展的助推器,借助它你可以更快地得到升遷、平步青雲;對於一個普通工作者來說,個人品牌能使你在職場沉浮中立於不敗之地,更有機會獲得加薪或獎賞,甚至成為競爭對手爭相獵取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