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行動永遠是第一位的?(2 / 3)

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童第周

行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做好準備工作,是成就任何大事的必需,對於創富的人來說,當然也不例外。你的任何想法都需要用行動去實現,而行動的圓滿成功則需要充分的準備作保證。沒有準備,你的行動就可能以失敗而告終。因此,在行動之前,你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傑克與吉姆是在同一部門——銷售部做銷售助理。兩個剛來到新的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工作都很積極賣力。但以後的事情則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一天,傑克預約的一個客戶按時來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傑克,此時的傑克正低頭埋在一大堆客戶資料中,焦頭爛額地分類。看到已經到來的客戶,才想起這宗早已預約好的簽單業務。

傑克滿懷歉意地請客戶來到洽談室,這才發現應該複印的文件和資料以及產品的說明書都還沒有準備好,不禁大驚失色,連聲道歉,匆忙跑去複印。等一切準備就緒後,傑克發現客戶已經十分不耐煩了。

當傑克滿懷歉意地向客戶介紹產品的性能時,才發現在慌亂中,他把產品說明書複印錯了。這次客戶沒有再等待,而是直接轉身離去了。

傑克的懊喪可想而知,但經理沒有過多地批評他,隻是告訴他,明天吉姆也有一個簽單業務,讓他去看看吉姆是怎樣做的。

第二天,吉姆按照預約的時間,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談室門前等待客戶的到來。客戶沒有遲到,但還是對吉姆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可以看得出來,這種被重視的感覺讓客戶心裏很滿意。傑克不禁想起昨天自己對客戶的態度,臉不由得紅了起來。

隻見吉姆不慌不忙地打開文件夾,裏麵的產品資料、使用說明、文本合同一應俱全。吉姆有條不紊地一項一項地向客戶介紹產品的情況,並把近期公司舉行的優惠活動詳細地告訴了客戶,並站在客戶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議。

最後,吉姆對客戶說:“聽說貴公司最近又要在西雅圖開設一個分公司,我想,貴公司一定在短期內還要引進我們公司的設備。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在這次訂貨中一起購置所需設備。這樣,不僅可以因數量多而有更多的優惠,而且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裝運費用,你看怎麼樣?”客戶顯然是動心了,馬上給總公司的負責人打了電話,當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將最初要訂100萬美元的貨物增加到了200萬美元。

傑克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怎麼也想不到會是這樣的順利。

吉姆因為一貫都把每項工作都做得很圓滿,而被提升為部門經理,並得到了公司的嘉獎。

幾年之後,吉姆就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傑克因為自己的準備不充分而喪失客戶,喪失了創富的機會;相反,吉姆則因自己的充分準備而成功了。同樣是行動,準備與否所取得的結局完全不同。

坦率地說,任何人都不願意麵對失敗。當技術人員發現自己辛辛苦苦開發的軟件被證明是漏洞百出時,當銷售人員費盡唇舌依然沒有簽到合同時,當一個管理者發現自己的團隊是一盤散沙時,那種沮喪、失落的心情確實令人難過。也許他們可以用無數個理由來為自己開脫,什麼運氣不好,一時疏忽,配合不力等等。但事實可以告訴我們,隱藏在這些失敗背後的真正原因就是:準備不足。

準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隻有充分的準備才能保證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來更容易。拿破侖·希爾說過:“一個善於做準備的人,是距離成功最近的人。”一個人要將自己的工作做好,把事情做到位,就應當認真做好自己的準備工作。缺乏準備隻會讓自己的工作差錯不斷,這樣的人當然也不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諾曼底登陸是非常成功的。為什麼那麼成功呢?就因為美英聯軍在登陸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演練了很多次,他們不斷演練,演練登陸的方向、地點、時間以及一切登陸需要做的事情。最後真正登陸的時候,已經勝券在握,登陸的時間與計劃的時間隻相差幾秒鍾。這就是準備的力量。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於有準備的人。因為機會的資源是有限的,給一個沒有準備的人是在浪費資源,而給一個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則是在合理利用資源。

在吸引了幾乎全世界人眼球的拳壇世紀之戰中,當時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沒有把已年近40歲的霍利菲爾德放在眼裏,自負地認為可以毫不費力地擊敗對手。同時,幾乎所有的媒體也都認為泰森將是最後的勝利者。美國博彩公司開出的是22賠1泰森勝的懸殊賠率,人們也都將大把的賭注壓在了泰森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認為已經穩操勝券的泰森對賽前的準備工作——觀看對手的錄像,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和科學的飲食方麵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賽開始後,泰森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手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突破自己的防線。於是,氣急敗壞的泰森做出了一個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驚的舉動:一口咬掉了霍利菲爾德的半隻耳朵!

世紀大戰的最後結局當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恥的輸家,還被內華達州體育委員會罰款600萬美元。

泰森輸在準備不足。當霍利菲爾德認真研究比賽錄像,分析他的技術特點和漏洞時,泰森卻將教練準備的資料扔在了一邊;當對手在比賽前拚命熱身,提前進入搏擊狀態時,他卻在和朋友一起狂歡。雖然泰森的實力確實比對手高出一籌,從年齡上也占盡了優勢,但他最後卻一敗塗地。

準備工作非常重要。無論如何,第一步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但緊接著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動!小心不要患上隻準備不行動的“分析癱瘓症”,我們可能花了大量時間準備旅行,結果卻根本沒上路。應該仔細研究達成願望的最好辦法,並分析自身處境、長處,個人所必須麵對的挑戰,所可能遭遇的障礙,以及實現夢想所必須具備的全部條件。

謹慎的人會嚴謹分析大目標,而得到許多較小且容易達成的單元目標,然後,再積累小成就以取得大成功。如果經過反複分析,仍然患得患失,不敢付諸行動,就患了所謂“分析癱瘓症”。

分析和準備本身都不是目的,隻是達成目的的手段——我們是借其完成人生目標,千萬不可本末倒置,一味的準備,遲遲不展開追求目標的實際行動。

阿爾伯特·哈伯德有一個富足的家庭,但他還是想創立自己的事業,因此他很早就開始了有意識的準備。他明白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最缺乏的是知識和必備的經驗。因而,他有選擇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充分利用時間,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時,也總會帶上一本書,在等候電車時一邊看一邊背誦。他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這使他受益匪淺。後來,他有機會進入哈佛大學,開始了一些係統理論課程的學習。

經過又一次歐洲考察之後,他開始積極籌備自己的出版社,他請教了專門的谘詢公司,調查了出版市場,尤其是從從事出版行業的威廉·莫瑞斯先生那裏得到了許多積極的建議。這樣,一家新的出版社——羅斯特出版社誕生了。由於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得好,出版社經營得十分出色。他不斷將自己的體驗和見聞整理成書出版,名譽與金錢相繼滾滾而來。

阿爾伯特並沒有就此滿足,他敏銳地觀察到,他所在的紐約州東奧羅拉,當時已經漸漸成為人們度假旅遊的最佳選擇之一,但這裏的旅館業卻非常不發達。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阿爾伯特沒有放棄這個機會。他抽出時間親自在市中心周圍做了兩個月的調查,了解市場的行情,考察周圍的環境和交通。他甚至親自入住一家當地經營得非常出色的旅館,去研究經營的獨到之處。後來,他成功地從別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館,並對其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和裝潢。

在旅館裝修時,他根據自己的調查,接觸了許多遊客。他了解到遊客們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費觀念,更注意到這些遊客正是對於繁忙工作的厭倦,才在假期來這裏放鬆的,他們需要更簡單的生活。因此,他讓工人製作了一種簡單的直線型家具。這個創意一經推出,很快受到人們的關注,遊客們非常喜歡這種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這個機遇,一個家具製造廠誕生了。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證明了他準備工作的成效。同時他的出版社還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兩份月刊,其影響力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出版後達到頂峰。

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並積極行動起來,你就走上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了。

要想利用風馳電掣的機會,不僅要做好物質上的準備,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精神上的準備。

——塞涅卡

說做就做,絕不拖延

拖延是有礙成功的一種惡習。很多人的身上都潛藏著這種惡習,但是,很多人沒有認識到自己身上的這一缺陷,他們反而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解。對於那些成功者而言,他們則與之相反,他們做事幹脆果斷、從不拖延,今日之事今日畢。他們能駕馭拖延的惡魔,從不讓自己陷於拖延的深淵。

魯迅先生說過:“耽誤他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由此可見,自我拖延時間則無異於慢性自殺。那麼你呢?是否經常拖延時間?如果你同大多數人一樣,就會說:“是的。”不過,你也許已經討厭自己的這種不良習慣,並希望在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產生的各種憂慮。但是,你總是沒有將自己的願望付諸於切實的行動,其實,你所推遲的事情都是你曾經期望盡早完成的,隻是由於某種“原因”而一拖再拖。有時你甚至每天都要對自己說:“我的確應該做這件事了,不過還是等一段時間再說吧。”

趕快行動,否則今日很快就會變成昨日。身體力行總是勝過高談闊論。若想欣賞遠山的美景,至少得爬上山頂。生命中的每個行動,都是日後扣人心弦的回憶。如果不想悔恨,就趕快行動。行動是打擊焦慮的最佳妙方,積極行動的人從來不知道煩惱為何物。有機會而不去行動,就像有汽車卻不去加油,永遠推動不了有意義的人生。人不在於想什麼,而在於做什麼。經驗是知識加上行動的成果。能者默默耕耘,無能者光說不練。

拖延無疑是一種很不好的毛病。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裏,陽光明媚,鳥兒歡快地歌唱、辛勤地勞動。有一隻寒號鳥,長著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總是到處遊蕩,賣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別人辛勤地勞動,它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鳥兒提醒它說:“寒號鳥,快壘個窩吧!不然,冬天來了怎麼過呢?”

寒號鳥輕蔑地說:“冬天還早呢!著什麼急啊?趁著今天的大好時光,快快樂樂地玩玩吧!”

就這樣,日複一日,冬天眨眼就來到了。鳥兒們晚上都在自己暖和的窩裏安詳地休息,而寒號鳥卻在夜間的寒風裏凍得瑟瑟發抖,用美麗的歌喉悔恨過去,哀叫起來:“抖落落,抖落落,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萬物蘇醒了。沐浴在陽光中,寒號鳥好不愜意,完全忘記了昨天晚上的痛苦,又快樂地歌唱起來。

有鳥兒又勸它:“快壘窩吧!不然,晚上又要發抖了。”

寒號鳥仍嘲笑地說:“不會享受的家夥。”

晚上又來臨了,寒號鳥又重複著昨天晚上的情景。就這樣重複了幾個晚上,大雪突然降臨,鳥兒們奇怪,寒號鳥怎麼不發出叫聲了呢?太陽一出來,大家再一看,寒號鳥早已被凍死了。

這雖然隻是一則寓言,但它的確講明了:在人的一生中,今天是多麼重要,是你最有權利發揮或揮霍的。寄希望於明天的人,是一事無成的人,到了明天,後天也就成了明天。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就把事情推到後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遠沒個完。隻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去行動的人,才會在“今天”創造成功事業的奠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波爾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學生,有一年暑假他去當導遊。因為他總是高高興興地做了許多額外的服務,因此幾個芝加哥來的遊客就邀請他去美國觀光。旅行路線包括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到華盛頓特區做一天的遊覽。

波爾抵達華盛頓以後就住進“威樂飯店”,他在那裏的賬單已經預付過了。他這時真是樂不可支,外套口袋裏放著飛往芝加哥的機票,褲袋裏則裝著護照和錢,後來這個青年突然遇到晴天霹靂。當他準備就寢時,才發現皮夾不翼而飛。他立刻跑到櫃台那裏。

“我們會盡量想辦法。”經理說。而此時波爾的零用錢連兩塊錢都不到。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在異國,應該怎麼辦呢?打電報給芝加哥的朋友向他們求援?還是到丹麥大使館去報告遺失護照?還是坐在警察局裏幹等?

他突然對自己說:“不行,這些事我一件也不能做。我要好好看看華盛頓。說不定我以後沒有機會再來,但是現在仍有寶貴的一天待在這個國都裏。好在今天晚上還有機票到芝加哥去,一定有時間解決護照和錢的問題。

“我跟丟掉皮夾子以前的我還是同一個人。那時我很快樂,現在也應該快樂呀。我不能白白浪費時間,現在正是享受的好時候。”

於是他立刻動身,徒步參觀了白宮和國會山莊,並且參觀了幾座大博物館,還爬到華盛頓紀念館的頂端。他去不成原先想去的阿靈頓和許多別的地方,但他看過的,他都看得更仔細。他買了花生和糖果,一點一點地吃以免挨餓。

等他回到丹麥以後,這趟美國之旅最使他懷念的卻是在華盛頓漫步的那一天——如果他沒有運用做事的秘訣就會白白溜走那一天。“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他知道在“現在”還沒有變成“昨天我本來可以……”之前就把它抓住。

這裏順便把他的故事說完吧,就在出事的那一天過了五天之後,華盛頓警方找到他的皮夾和護照,並且送還給他。

凡是決定去做的事,不應拖延著不去做,如果你一心想著要等待將來去做,你注定是人生的角鬥場上的失敗者,凡是億萬富翁,總是那些在目標確定後就充滿熱忱去行動的人。

每天有每天的事,每天有每天的行動計劃。今天的事是今天的事,不應留待明天去做。拖延的習慣是成功的天敵。有的人不認為怠於行動是缺點,反而認為是自己的優點:慎重、做事穩重、三思而行、謹慎。那麼,就大錯特錯了。

一句話:要成功就要積極行動,因為隻有行動才會產生成果,要成功就必須采取行動。有非常多的人這麼想:“成功始於想法。”但是,隻有這樣的想法,卻沒有付出行動,還是不可能成功。

孟列非常喜歡打獵和釣魚,他最喜歡的生活是帶著釣魚竿和獵槍步行50裏到森林去,住幾天再回來,雖然筋疲力盡,滿身汙泥,但他卻快樂無比。

唯一不便之處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有一天,當他依依不舍地準備離開心愛的鱸魚湖時突發異想。在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如果能找到這些人,那他不就可以同時工作又在戶外逍遙了嗎?結果他發現果真有這種人:他們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他們散居在沿線50裏各段路軌的附近。他可不可以沿鐵路向這些鐵路工作人員、獵人和淘金者銷售保險呢?

孟列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開始積極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他不肯停下來讓恐懼乘虛而入,以免打消自己的信心;他也不左思右想找借口,他隻是搭上船直接前往阿拉斯加的“西湖”。

孟列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他成為那些與世隔絕的家庭最歡迎的人,不隻因為他是唯一一個願意跟他們打交道的人,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他還學會理發,替當地人免費服務,並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烹飪。由於那些單身漢吃厭了罐頭食品和醃肉之類的食物,他的手藝當然使他變成了最受歡迎的貴客。在這同時,他也正在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徜徉於山野之間,打獵、釣魚,並且——像他所說的——“過孟列的生活”。

在人壽保險事業裏,對於一年賣出100萬元以上保險的人設有光榮的特別頭銜,叫做“百萬圓桌”。

中國有句古老的格言:“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想成為億萬富翁。但是你可知道,那些真正成為億萬富翁的人都是工作狂,他們經常會犧牲一些常人的快樂,腳踏實地去一步步追求自己的財富。

人性最大的弱點在於拖延,拖延毀了許多人的生活。不用說,時間是任何夢想或計劃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一個想法在某個時間點可能是毫無用處的,但在六個月或一年後卻是有效的。一個電話就可能在某個時間導致奇跡的產生。不管怎樣,最英明的決定就是立刻行動!所有的億萬富翁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都是永不停歇地跋涉著,並顯示出非凡的能力,即使是涉及重大的事情,他們的行動也要比我們想像得快得多。理想的時機並不存在,那些幻想理想時機存在的人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幻想著有那樣一個理想的時機。他們大部分都犯下了等待理想時機到來的錯誤。這隻是一個美麗的借口,人們常說這是嚴肅的、周密的、符合邏輯的決定。通常來說,理想時機就是從現在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直至追求到財富。如果你想成功,現在就開始行動,從現在這一刻起就積極行動。

人擁有的東西沒有比光陰更貴重、更有價值的了,所以千萬不要把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貝多芬

億萬富翁都不會為過去而牽絆

“別把過去的失敗或毫無建樹,當做現在或未來缺乏成就的借口。或因此限定了自我的表現。隻要從現在起你行動起來。”一位擁有數千萬資產的企業老總這樣總結他的過去。是的,不管你以前走得快或者慢,是落後還是領先,隻要奮力前行,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終有一日你會成為夢想中的億萬富翁。

著名的鬆下電器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就是一個從貧苦生活中走出來的實業家。1910年10月,鬆下幸之助進入一家電燈公司,擔任一名安裝室內電線的實習工。他在7年後辭職,自己開設工廠,製造電燈燈頭,終於發展成為日本乃至全世界第一流的家庭電器用品製造廠家。出身貧寒的鬆下幸之助是怎樣白手起家的呢?

二十幾歲的時候鬆下來到大阪電燈公司當一名內線實習工。盡管他對電的知識一竅不通,但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擁有貧困的過去而故步自封,他開始加倍努力地學習,很快便掌握了安裝和處理技術,成為熟練的獨立技工。由於工作出色,1911年,鬆下晉升為工程負責人。

在工作中,鬆下改良並試製出了一種新產品,而上司卻對此態度冷淡,鬆下為自己的發明遭到冷落感到惋惜和不服,產生了挫折感。他感覺到,即使在自己向往的電燈公司工作,也不能使自己的誌向和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唯一的辦法是,另立門戶自己創業。於是他在大阪市一個名為豬飼野的地方租了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開辦了一家小作坊,職工共有5人,包括鬆下夫婦及弟弟井植歲男(後成為三洋電機公司的創始人),產品便是鬆下發明的新式電燈插口。這就是聞名全球的鬆下電器公司的雛形。

工廠成立後,鬆下麵臨的卻是失敗。1917年10月,電燈插口製作成功,但10天內僅賣出100個,營業額不足10日元,不僅沒有盈利,連本錢都賠光了。全家隻能靠典當物品艱難度日。

但鬆下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帶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同年年底,機會來了,川比電氣電風扇廠讓鬆下替該廠試製1 000個電風扇絕緣底盤。這對困境中的鬆下來說如同久旱逢甘霖。鬆下反複試驗,解決了技術難題,與妻子、弟弟一起日夜奮戰,在年關迫近時如期交了貨,且質量博得好評。結果,鬆下在年底獲得了800日元的盈利。

1918年3月,鬆下幸之助在大阪市北區西野田成立鬆下電氣器具製作所,從而邁出了他創業生涯中成功的第一步。經過數十年的艱苦經營,鬆下終於使自己的企業成為以生產電子產品為主的國際性龐大的企業集團。公司規模在日本僅次於豐田與日立兩個公司,擁有職工約20萬人,資產約500億美元。鬆下幸之助從白手起家變成了富可敵國的企業家。

不為過去的貧窮和暫時的失敗而牽絆,目光隻對著明天,鬆下用自己的信念創造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韋德一直覺得生活很壓抑。他父親是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而他自己隻是個普通的學生,甚至要在家庭教師的幫助下才能勉強學完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