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億萬富翁善於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2 / 3)

格林垂頭喪氣地離開了銀行,踱到一家圖書館,無意中他翻閱到一段小故事,使他十分感動。那段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像他一樣求職的年輕人,幸運地獲得了畢爾德的賞識,約他在翌日上午10∶30到畢爾德的事務所,由畢爾德介紹他去一家大商行擔任一份美差。那個青年也與格林一樣有著不守時的習慣。第二天,他在10∶50才到達畢爾德的事務所,此時畢爾德已出去了,年青人撲了一空。第二天一早,他見到了畢爾德,畢爾德問他昨天為什麼不按時赴約?他振振有詞地說:“親愛的畢爾德先生,我是10∶50分到達的,但那時,你已經出去了!”畢爾德立即提醒說:“我是約你在10∶30來的!”那青年人支吾說:“不過,我隻是遲到20分鍾!”畢爾德嚴厲地說:“年青人,你沒有權利輕視這20分鍾時間的價值。我告訴你,坐飛機,20分鍾可飛行兩三千裏;紡織機,20分鍾可織出一百多碼布;我20分鍾可處理兩家公司的來往文件。現在你的那份工作因為你不守時失掉了,希望你以後珍惜這20分鍾。”格林仔仔細細抄下這些話,並在本子上用紅筆端端正正寫上:“謹守時間。”

相信經過這件事情,格林會吸取教訓,變成一個謹守時間的人。如果不守時,你將會錯過許多難以再現的機會。

想要創富的人都是大忙人,他們為生意操心,為發財奔波,除了忙於公司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計劃、組織、指揮與控製外,還要應酬各式各樣的人,還要處理沒完沒了的繁瑣事務。每個想要創富的人都想把時間的彈簧拉長一些,在時間的海綿中多擠出一點來。

“拉”和“擠”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更多的事情。要贏得時間,應該把注意的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麵:

1預先做好計劃

從長遠來看,計劃附上時間,可以大大節省時間,更可做到運籌帷幄,是十分值得的。

2分清先後主次

分辨出處事的先後次序,按事情的輕重緩急操作,是一種科學運用時間的方法。

3減少電話騷擾

集中並有選擇地處理來電,複電話時盡可能針對要點簡明扼要,切忌把時間花在不著邊際的閑聊上。

4打發不速之客

非必要時不接見不速之客。盡可能在辦公室外接見未經預約的訪客,不妨先通知秘書故意做出自己不在的樣子。

5避免會而不議

非必要時不開會。若要開會定要準時,並盡可能根據議程進行實質性討論,並且控製開會與發言時間。

6改善閱讀工作

有選擇性地閱讀文件,除練習速讀與決策能力外,可考慮將一些例行性及次要文件交由下屬處理。

7學會婉言謝絕

過分承諾的“好好先生”並不一定受人讚賞,凡事應以大局為重,講求實效與成果,學會婉拒他人的技巧。

8適當下放權利

不必凡事躬親,小事應當假手於人,多訓練幾個好幫手,自己從旁觀察與控製。

9不要猶豫不決

猶疑寡斷最費時間,謹慎決定,敢於負責,遠勝於猶豫不決,要訓練和改善自己的決策能力和技巧。

10留有時間餘地

在計劃工作表上,預留少許時間作為休息或處理突發事件之用,以防萬一。

隻要能掌握以上各點,你就能從緊張的時間之海中擠出一些時間,讓時間變得更緊湊,創富也會更高效。

每天不浪費或不虛度或不空拋剩餘的那一點時間,即便隻有五、六分鍾,如得正用,也一樣可以有很大的成就。遊手好閑慣了,就是用著聰明的才智,也不會有所作為。

——雷曼

億萬富翁都會設計出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從前,有一個乞丐饑腸轆轆,要了一天東西也沒有什麼收獲。這時候,他看見前麵有一個庭院,他習慣地推開門走了進去。

一位年輕的少婦出來了,她看著這個可憐的乞丐,他的左手連同整個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誰都會情不自禁地施舍一點東西的,可是少婦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吧。”

乞丐從未見過這種招待方式,本來他已經餓了,還要讓他搬東西,於是生氣地說:“你沒看見嗎?我隻剩下一隻手了,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給就不給,為什麼還要和我開玩笑?”

少婦聽了乞丐的話,並沒有回敬,她俯下身,故意隻用一隻手搬了一趟說:“你看,並不是非要兩隻手才能幹活。這樣的活我都能幹,何況你還是一個男人!”

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終於,他也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右手搬起磚來,一次隻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累得滿頭大汗,臉上本來就不幹淨,這一下變得更髒了,幾綹亂發被汗水浸濕了,散亂地貼在額頭上。

少婦轉身進了屋子,拿來了一條雪白的毛巾。乞丐接過少婦的毛巾,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再一看,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少婦又從錢夾裏掏出20元錢遞給乞丐。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謝你。”

“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憑力氣掙的工錢。”

“無論如何還要謝謝你,因為是你讓我做了一回有人格的自己。這條毛巾也留給我作紀念吧。”乞丐說完,向少婦深深地鞠了一躬,頭也不回就走了。

多少年後,少婦的門前開來了一輛小汽車,車上走下一個西裝革履,氣度不凡的男人。他一臉的自信,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這人隻有一隻右手,左臂的位置空空蕩蕩的,他走到出門迎接的少婦跟前,恭恭敬敬地說:“我就是曾經為你搬過磚的乞丐。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公司,這一切很大一部分是你的功勞!我是專程向你致謝的。正是由於您的啟發,我才從頹廢中走出來,我才明白人的命運是要由自己去掌控和設計的。不然,就隻能任人擺布!”

如果乞丐一直不想著改變,一直想著做自己的乞丐,那他就一直在乞討中過一輩子。隻有在心中想著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並設計出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生涯。

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必須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這非常非常重要。

試想一下:若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表現得卻像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別人一定會說:這個人年紀這麼輕,怎麼整天都垂頭喪氣,一點精神也沒有,活著有什麼勁!反之,若是活到40多歲,有妻有子,卻還喝酒胡鬧,別人也許會說:這個人一點也不成熟,雖然已是這麼大的人,卻還做這種無聊的事情。

若你給別人總是下麵的形象,無論如何你的幸福人生設計不是成功的:

沒有深刻印象;

沒有活力;

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光說不練;

不積極;

沒有教養;

言語粗俗;

衣冠不整;

整天愁眉不展。

而相反,若是你給人是下麵這樣的印象,就說明你的幸福人生設計是非常成功和有效的:

開朗活潑;

有教養,有禮貌;

考慮問題周詳;

積極向上;

處變不驚;

做事熱心;

有人緣;

體貼別人;

有遠大理想;

是人們心目中的中堅人物。

當然,若是要使自己在別人心中有如此形象,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幸福人生設計是一項艱苦而持久的工程,而第一步就是要創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改變舊日的自我,重創一種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一個人若想成為億萬富翁,必須首先設計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能隨波逐流,得過且過,那樣隻能導致他最後成為社會所淘汰的對象。

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就會被他人控製。 

——約翰·阿特金森

適當的休息能使工作更高效

勞逸結合是很多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人不是一部機器,必須在工作之餘有一定的休息時間,調節身心才行。不要一味地工作,行之有效的休息可以使你疲憊的身心得到恢複,從而使之後的工作更高效。

億萬富翁懂得:會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夠更好地去創造生活。現代社會是一個忙碌的社會,在日出日落沒有盡頭的日子裏,人們不停地奔波勞累,就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機器。而那些正在創建事業的人們,就更沒有休息的時間,像永不鬆懈的發條,為了自己的夢想或利益而不停地奔跑;他們的生命在奔忙中耗散,他們的精神也在殘酷的競爭中和快節奏的生活中趨於緊張,以致麻木或崩潰,這就是現代社會的芸芸眾生。然而,作為世界上最會賺錢的民族——猶太人,他們深深懂得這樣的道理:隻有徹底地享受生活和放鬆自己,保證身體的健康才能更好地追求事業上的成功。

猶太商人是既能賺錢又會享受的商業民族。在猶太人看來,沒有空閑、不會合理安排時間的人,是不會賺錢的人。

猶太人認為,要賺錢,首先得有賺錢的時間,而且在賺錢中要合理使用時間,否則等於白白浪費時間。人的一生是短暫而又漫長的,許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卻無所作為。許多人整日沉湎於酒桌、牌桌之間,日子被無端地浪費,這些人都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注定成不了大器。

因此,一個會賺錢的猶太商人,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閑人”。

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為賺錢而忙碌。按照猶太人的生意經,該忙的時候就要忙,否則沒有效率。但是,“忙”與“閑”是相對的。學會“忙裏偷閑”,生活才是豐富多彩的,會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猶太商人又常常是“大閑人”。

現代社會流傳一種說法:“工作時拚命工作,玩樂時拚命玩樂。”而成功商人索羅斯則另有一套主張,在從事股票交易的人中,其他交易者都習慣於勤奮工作,每天都去交易所辦公。對此,索羅斯說:“在交易所上班是重要的,但不一定每天都要去。我隻有感覺到有必要的時候才去上班,並且這一天我真的要做一些事情。而其他投資者,每天都去上班,並且每天都做些相似的事。長期這樣,他們很難感到哪一天和平時的日子有哪些不同,也就不容易敏銳地預感到特別日子的降臨。”

每天都去上班,這看起來很勤奮,也很守工作紀律。這種工作方式,對其他職業也許必不可少,不能更改,但不一定適用於像股市交易這樣的職業。股市交易需要掌握來自不同渠道的大量的信息,並對它們做出正確的鑒別和利用。這在交易所的辦公室裏是做不到的。在那裏,得到的盡是些過時的信息,對投資決策沒多大用。你相信那裏邊的信息,結果隻有一個:跟著別人屁股後麵跑,拾人牙慧,一點主動性都沒有。

索羅斯對此非常明白,他看到了走出工作室的意義。他說:“不一定每天都去辦公室,給自己留點閑暇時間,哪怕去散步或閑逛都好,放鬆一下繃緊的神經,有利於保持清醒頭腦,在關鍵時刻做出最敏捷的反應和判斷。”在閑暇時間,你可以約見你想見的政府官員或有關金融方麵的決策者,也可以去做些思考、回憶和總結,這對新一輪的投資決策太有幫助了。

當你停止一天的工作的時候,就不要再去想著工作的事了。當你鎖上你的辦公室或工廠大門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的事業也一並鎖起來。不要把工作中的煩惱、疲憊的感覺一起帶回家,否則,那將破壞你夜晚的好夢。

有些人躺下的時候,就好像沙漠中的駱駝馱著駝峰一樣在肩上馱著沉重的“包袱”。他們好像不知道怎樣卸下身上的“包袱”,晚上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想著一些煩人的事。如果你在晚上經常緊張的話,那麼給你一個建議:在你的臥室裏掛一張弓,這樣每天你都要給弓鬆弦以保持弦的彈性,從而可以同時提醒自己放鬆自己的神經。印第安人就很懂得保護他們的弓,隻要不用弓的時候他們就會把弓的弦放鬆以保持它的彈性。

如果一個人在一天辛苦的工作後,晚上回到家中還整夜不停地想著工作的事,那麼他就不可能休息得好,早上起床的時候還是會很疲倦。這樣他就不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精力充沛地進行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就會下降。就好比一匹第二天就要參加比賽的馬在頭一天晚上一直不停地跑一樣,第二天肯定拿不了冠軍。在這種情況下做事,即使你有著拿破侖一樣的能力,你也不可能獲得成功。

我們隻有在晚上停止大腦的胡思亂想才能防止我們消耗生命、浪費我們寶貴的生命活力。很多人都有這種不好的習慣——晚上胡思亂想,而且他們總是在就寢後還為了一些瑣屑的麻煩事而煩惱,這種不良的習慣很難被改掉。

保持身體健康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不要在晚上談論對人有刺激的工作上的麻煩事,更不要在就寢前談論,因為這種刺激即使在人睡著了以後也會在人的頭腦中保留很長時間,從而影響人的神經係統。

隻知工作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沒有刹車的汽車,其險無比。而不知工作的人,則和沒有引擎的汽車一樣,沒有絲毫用處。

——福特

不能讓壞心態誤了大事

人的一生有順境和逆境,命運之神是公平的,當它往你左手中塞東西的時候,它也從你右手中奪走一些東西。你可曾有過對別人的發問侃侃而談、胸有成竹的體驗?可曾有過一帆風順、春風得意的時光?或是在籃球場上,你的大力扣籃所向披靡;或是在商業交涉中,你不動聲色,但卻胸有成竹。這一切是那麼的美好,使你如沐春風。但在某一段時期裏,你可能處處碰壁,甚至連走路都會栽跟鬥。那種痛苦和無奈可能使你苦不堪言,欲哭無淚。人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尷尬?人為什麼有時候會事事順心,有時候卻屋漏偏逢連夜雨?

其實,這一切,都是由人的心態所決定的。當你處於積極進取的良好狀態時,你會顯得自信、堅強、快樂、興奮,這時你的思想活躍,思維敏銳,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但是,當你處於消極頹喪的心態時,你表現出來的是恐懼、憂慮、心浮、氣躁、多疑、悲傷、焦慮等,這使你精神委靡,毫無鬥誌。我們每個人都會在這兩種好壞不同的心態中更迭轉換,似乎是在進行一係列的角色大會演。研究表明,我們的行為來源於我們的心態,隻有對自我的內心狀態進行全麵而透徹的了解之後,我們才能順利地改變自我,並走向卓越。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春風得意、事事順心時,往往是駕輕就熟,左右逢源,沒有幹不好的事情。但是一旦你情緒低落、意誌消沉時,做出來的事情往往是陰差陽錯,紕漏百出,使你感到萬分惱火和懊悔。

人們都或多或少地體驗過這些心態,但是很少有人想到要刻意去控製它。追求人生目標的結果隻有一個,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哲人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心態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因此,成功學的始祖拿破侖·希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有積極的心態,而失敗人士則習慣於用消極的心態去麵對人生。

成功人士始終用積極的思考、樂觀的精神和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人士不斷地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他們空虛、猥瑣、悲觀失望、消極頹廢,最終走向了失敗。

你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感覺,會大大地影響你做事的方式。你如果十分快樂地接受這件事,這件工作就會更好更順利地完成。但是,如果你對工作感到生氣和不滿的話,這件工作就會變得冗長,你也更有可能犯下很多錯誤,而周圍的人也會慢慢疏遠你。

林肯說過: “你想讓自己有多快樂,你就會有多快樂。”隻要你去練習,你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但一開始你要想些快樂的事情。把恐懼、憤怒、挫折感全部從心中除去,麵對別人時,也要快樂一點,在你周圍盡量找些快樂的事,看些令人快樂的書,看些喜劇片,碰到好笑的事就開懷大笑。

塞爾瑪陪伴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裏。她丈夫奉命到沙漠裏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天氣熱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華氏一百二十五度。她沒有人可談心,這裏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她太難過了,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她父親的回信隻有兩行,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

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爾瑪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常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這沙漠還是海床時留下來的……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流連忘返的奇景。

是什麼使這位女士內心有這麼大的轉變?

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但是這位女士的思考方式改變了,心態改變了。積極與消極思考的差異,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新世界而興奮不已,並為此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出版了。她從自己造的牢房裏看出去,終於看到了星星。

一位青年銷售員,他在工作時常常使用卡耐基的自我鼓勵警句以控製自己的心態。他是一個18歲的大學生,隻是在暑假期間到保險公司去做出售保險單的銷售員。在兩周的理論訓練期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其中有:

1一位銷售員在離開銷售學校後的最初兩周內所養成的習慣,應在他的事業中保持不變。

2當你有了一個銷售目標時,你就要不斷努力,直到達到這個目標為止。

3力爭上進。

4在你需要的時刻,要用自我激勵警句,如“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去激勵你自己朝著預定的方向前進。

這個大學生有了一些銷售經驗之後,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特殊的目標——獲獎。要想做到這一點,他至少要在一周內銷售100份保險單。在那一周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經成功地銷售了80份,離目標還有20份。這位年輕人下定決心:什麼也不能阻止我達到目標。他相信自己所受的教育, “人的心理所能設想和相信的東西,人就能用積極的心態去獲得它”。雖然他那一組的另一位銷售員在星期五就結束了一周的工作,他卻在星期六的早晨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到了下午3點鍾,他還沒有做成一筆買賣。他受過這樣的教育:交易可能發生在銷售員的態度上——不在銷售員的希望上。

這時,他記起了卡耐基的自勵警句,滿懷信心地把它重複5次: “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

大約在那天下午5點鍾,他做成了3次交易。這距他的目標隻差17份了。他記起了這樣的話: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熱情地再重複幾次: “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大約在那天夜裏11點鍾時,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天他做成了20次交易! 他達到了他的目標,獲得了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