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億萬富翁善於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3 / 3)

有一個法國人,42歲仍一事無成,他認為自己簡直倒黴透了:離婚、破產、失業……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存價值和人生的意義。他對自己非常不滿,變得古怪、易怒,同時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個吉普賽人在巴黎街頭算命,他隨意一試。

吉普賽人看過他的手相之後,說:

“您是一個偉人,您很了不起!”

“什麼?”他大吃一驚,“我是個偉人,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吉普賽人平靜地說:

“您知道您是誰嗎?”

“我是誰!”他暗想,“是個倒黴鬼,是個窮光蛋,我是個被生活拋棄的人!”

但他仍然故作鎮靜地問:

“我是誰呢?”

“您是偉人”,吉普賽人說,“您知道嗎,您是拿破侖轉世?您身上流的血,您的勇氣和智慧,都是拿破侖的啊?先生,難道您真的沒有發覺,您的麵貌也很像拿破侖嗎?”

“不會吧……”他遲疑地說,“我離婚了……我破產了……我失業了……我幾乎無家可歸……”

“嗨,那是您的過去”,吉普賽人說,“您的未來可不得了?如果先生您不相信,就不用給錢好了。不過,五年後,您將是法國最成功的人啊?因為您就是拿破侖的轉世!”

這個法國人表麵裝作極不相信地離開了,但心裏卻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偉大感覺。他對拿破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家後,就想方設法找與拿破侖有關的一切資料來學習。漸漸地,他發現周圍的環境開始改變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換了另一種眼光、另一種態度對他。事情開始順利起來。

後來他才領悟到,其實一切都沒有變,是他自己變了:他的膽魄、思維模式都在模仿拿破侖,就連走路說話都像。

13年後,也就是在他55歲的時候,他成了億萬富翁。

積極心態的激勵力量是巨大的。因此,保持積極的心態是必需的。

積極的心態使你不斷嚐試,一直到獲得想要的財富為止。然而,你可能積極地跨出第一步,卻因為態度變得消極而功虧一簣。

1929年底,史蒂文森在俄克拉何馬市的火車站等車。他必須等待數個小時才有通往東部的火車。他曾經任職石油公司,在攝氏43度高溫的西部沙漠地區待了幾個月,負責勘測石油。

史蒂文森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操作勘探油井的設備得心應手;此外,他還自行設計組裝一套探測儀器,準確度非常高。

然而,史蒂文森

所屬的公司,因為總裁挪用現金炒作股票而破產。1929年經濟大蕭條,史蒂文森失業了,十分落魄潦倒,消極的心態開始大大地影響他。火車還要幾個小時才進站,為了打發時間,他取出探測儀器,就地測試。儀器顯示火車站的地底蘊藏豐富的石油。

史蒂文森懊惱極了。

“不可能有那麼多石油,沒有那麼多石油!”他憤怒地咆哮著,那套儀器在他盛怒之下被踢翻而損壞了。

史蒂文森由於失業的挫折,正受到消極的心態所影響,夢寐以求的機會就在他的腳下,他卻拒絕看到。

他對自己設計的儀器失去信心。如果他有積極的心態,就能招徠財富,而不會趕走財富。

在每一行業,不論是法律、醫藥、銷售、教學、科學與藝術,那些達到高峰或快達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積極而快樂的人。

為什麼成功的人是積極的呢?反過來說,為什麼積極的人是成功的呢?他們之所以積極,是因為他們定期以“良好、清潔、有力、積極的精神思想”充實心靈。就像食物成為身體的營養一樣,他們也不忘每天的精神食糧。他們知道如果能充實頸部以上的部分,就永遠不愁填飽頸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憂愁老年的財務問題。

快樂可以使你放鬆,可以使你的潛意識發揮充分的作用。你還記得你在意識中學開車嗎?踏離合器踩加速器小心地推變速杆,現在,放開離合器就是這麼容易。

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

——佚名

情緒是致富的晴雨表

致富路上的人最忌意氣用事。在商戰中,千萬不要放任自己的情緒,因為隻有冷靜的人才能分析清楚各種形式,一旦你被壞情緒衝昏了頭腦,財富可能就會離你遠去。

情緒性太強的人大多被認為神經質,他容易給人造成不合群的感覺,人緣便也隨之而去。言談舉止始終保持常態,在公開場合隨圓就方,會取得別人的認同。

當眾受到侮辱或攻擊,憤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它隻能使你陷入社交的困境。由於情緒失控,頭腦更不清醒,就更難找到擺脫困境的途徑。唯一可取的是保持冷靜,冷靜是一種積極的、由靜轉動的心理活動過程。

冷靜,目的在於使自己能客觀地從對方的攻擊中尋出他的不符合事實、不近情理之處,抓住他的弱點,分析他的目的,然後采取對策,加以揭露,予以反擊,使自己從劣勢轉為優勢,轉危為安。

雖說保羅·紐曼如今已是好萊塢明星,是奧斯卡金像獎的獲得者,然而,他的第一部影片《銀酒杯》 (1955年)卻並不為觀眾看好,沒有出現預料中的火爆。就連他的家人也不客氣地把它評為“一部糟糕的影片”。幾年之前,洛杉磯電視台突然決定重新在一周內連續放映該片,顯然是有意在公眾麵前中傷他。

保羅·紐曼對此經過冷靜思考後,來個異軍突起,後發製人。他自費在頗有影響的《洛杉磯時報》上連續一周刊登大幅廣告:“保羅·紐曼在這一周內每夜向你道歉!”此舉轟動全美,大獲全勝,他不僅未因此出醜,反而得到絕大多數人的同情、諒解,從而聲譽大增,好評如潮,後來終於獲得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

保羅·紐曼的勝利源於冷靜。在當眾受辱之後,既不暴跳如雷,也不委靡不振,他保持動態的冷靜,公開坦然承認自己過去的失敗,這樣非但絲毫無損於自己的形象,反而使對方陷入被動的境地,暴露出其居心之卑劣。

很多時候,當你遇到的結果超乎你的預料時,就認為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於是感到自己丟了麵子,臉色一定變了。接著便是一些衝動的相伴動作,其實這樣的想法和行為隻會給別人留下小家子氣的印象。

因此,不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不如意的事,不妨學學保羅·紐曼,絕不輕易發怒。因為發怒對人、對己都不會有好結果。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則因不能控製情緒而損失財富的故事。

當王藝還是個業務新手時,常學著稱讚別人,不過有時也會因為言語不當而招致反效果。因為不懂語言之美,所以,多數的時候稱讚都不管用。但有一次,瞎貓撞上死耗子,被他無心的一句“美言”,“她”高興之餘,一毛不殺地買下王藝做中介的一棟房子。

“她”是某大企業的高級主管。有一天,上班途中,恰好看到 王藝受理的一棟房子,乍看之下頗中意,就順道上來參觀一下。看她的神情,似乎對房子還合意,但詢過價後,隻留下一張名片就走了。

看過名片, 王藝嚇了一跳,這可是家頗具知名度的大公司。這位“小姐”看起來年紀不大,但名片上的頭銜可是“副總經理”。直覺告訴王藝 ,她不但有足夠的消費力而且應該就是這棟房子的主人。

第二天, 王藝 就直接打電話過去“行銷”,她沒有特別表示意願,隻是簡單地說了一句:

“價錢太貴了,如果能降一點

再談。”這個“話中之話”是說:房子滿意,價錢不滿意。但當時的 王藝 還不大“懂事”,隻是要求去公司拜訪她,當麵談價。

一進入她的辦公室 ,王藝眼前忽然一亮,哇,多氣派、多豪華啊!一張大辦公桌,左邊一套精致的沙發,右邊還有一張大型的會議桌,有七八位男職員正在“小組討論”,看來她正在開會。 王藝也沒想太多,驚歎著脫口而出:

“哇!您手下有這麼多人啊!”

“是呀!這些都是我的公司下屬。”

“真不得了,男性主管我見得多了,女性主管有這麼大排場的,這是第一次看到呢!”呆頭呆腦的王藝, 還真很羨慕地又脫口而出:

“哇!那您的權力一定很大吧!可以決定人員錄取、人事升遷及薪資調整吧……”

“這隻是一小部分而已!”

“這還隻是一小部分啊!這麼多男主管還得聽您這位女副總經理的,您一定很能幹,做事一定很痛快、幹脆,有女中丈夫的架勢。”聽了這番話, 王藝發現她忽然變得兩眼炯炯有神,不知道她是高興還是生氣,他趕快把話題轉到房子上:“這房子真的很不錯,您要不要帶您先生來看過後再決定?”

沒想到,她對王藝的“建議”很不以為然似的,提高了嗓門,很大聲地說:“不用等我先生來看了,我決定就行了。”王藝覺得她好像是講給旁邊的男部屬們聽的,就故意說:“這個價錢絕對很便宜,若您能做決定,不必問過您先生,我可以立刻幫您去找屋主談談價格,否則的話,等到家人看過再說好了。”王藝這一說奏了效,她拿出支票,當場開了50萬元當訂金。這時,全辦公室的男主管都靜寂無聲,十幾雙眼睛都一起盯著她看。她很“嚴肅”地對王藝說:

“好!我買了,就這個價錢,不必再帶什麼‘人’去看了,我們明天就簽約。”

就這樣, 王藝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生意已經成交了,和屋主開的價一毛不少——130萬。

第二天,她是帶著先生來的,整個簽約過程中,她不斷地否決先生的意見,目的隻有一個——“我講的就算數”。

就因為這女經理的一種情緒在起作用,使得她白白損失了幾萬元甚至數十萬元。

台灣的安泰人壽經理周麗華女士進入壽險業才六年,但獎牌卻堆積如山,她每年都要前往美國領取“百萬圓桌會議會員”獎,這是壽險業最高的榮譽。

但她剛開始做保險時,卻飽嚐羞辱。1993年底,那時台灣股票市場還未低迷,她到富邦證券門口,發現有位穿黑大衣的中年人,狀似黑社會大哥。心想這大哥應該要保醫療意外險,他的家人才有保障。她決定等到證券所收盤。

中午,果然這位黑衣大哥緩步下樓,她立刻趨前遞名片,問他:“你要保險嗎?”大哥順手拿起名片,將嘴裏的檳榔汁吐在上麵,隨手一撕丟在地上,順帶附上一句三字經。周麗華眼淚涔涔落下,默默走開。沒有爭執,也沒有憤怒,但是她心中浮現一句話:“將來拿我名片的人會很有福氣的。”

周麗華的脾氣其實不太好,之所以能承受數以萬計的白眼、怒罵與輕視,是因為她認定自己在從事愛心的傳遞工作。她的父母晚年臥病,醫療費幾乎拖垮全家,她不要別人也遭受這種痛苦。秉持工作的理念與執著,每當負麵情緒湧上時,她就告訴自己:“放下。”

心理學家約翰·懷海德曾說:“負麵情緒可以為生命帶來一份禮物。”曾有個簡單實驗,研究情緒對健康的影響。美國生理學家艾爾瑪將一支支玻璃管插在0℃、冰和水混合的容器裏,借以集人們不同情緒時呼出來的“氣水”。

結果發現,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凝成的水澄清透明、無色、無雜質。如果生氣,則會出現紫色的沉澱;研究者將這“生氣水”注射到白鼠身上,幾分鍾後,老鼠居然死了。

可見,生氣對身體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你,仍決定生氣嗎?

人是理性的動物,如果你一直保持冷靜的頭腦世界上的難題能阻止你的很少。許多人的失敗及失財往往都是因為失去對自身情緒的控製。最終被一些很簡單的小事絆倒。控製你的情緒,對於立誌於創富的你很重要。

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夠控製自己的情感。 

——W·克萊門特·斯通

富人的“做派”與“休閑”也能創造價值

有些窮人經常喜歡說富人愛做派,是的,富人穿名牌、戴名表、開名車。“人模狗樣”,窮人不無豔羨地說。其實窮人不明白,富人的“做派”有時並非為了享受,有時更多是為了生意的需求,簡言之,富人的“做派”也在創造價值。

帕克在公司中工作很努力,但他卻無法得到賞識。

事實上,公司並沒有說過什麼,至少沒有對他提過。這時候, 帕克正是一位30歲而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他的敬業精神是不容置疑的。平日裏,他每星期會多花10至20小時的時間在工作上,極少有例外,還替公司做了不少額外的工作,這些公司都知道。

不過,我們仍想看看幾年來帕克到底表現多好。對他來說,待遇及升遷固然重要,工作的獨立性也同樣重要,若獨立性必須以較低的收入和犧牲管理職位交換的話,他是願意的。不過有一點必須強調,就是他認為唯有成果最重要。

關於這點,他多少是對的,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顯然他的表現就不如部門裏其他同事。在這家公司工作的第六年,有位同事建議他替自己買一套西裝,“為什麼?”帕克粗魯地打斷對方的話“難道我會被埋沒嗎?”

就在那個月中,他又聽到了同樣的話,但方式有些不同,他偶然偷聽到一位組長說:“我可不想派帕克

到客戶那兒,他看起來像個流浪漢,我不想造成那種印象。”

從那時開始,帕克才明白,他的選擇代價有多高。不過,他仍然不想改變他的方式,著名科學家不修邊幅的傳統——愛因斯坦最具代表性——已深植在他心中。不到一年後,帕克說沒有人敢命令我該怎麼做事,特別是怎麼穿衣服。

雖然帕克經常為他那條破牛仔褲感到自豪,但衣著決定了他的態度。多數情況下他顯得很合作,也很隨和,但在這方麵卻顯得信心十足,他認為即使稍作讓步,對他個人的獨立決策也是一大威脅。

由於衣服的問題,他引申說,絕不讓他們逼我做這,逼我做那,那就永遠沒完沒了。他這樣說過好幾次,衣著就是他傾全力保護的勢力範圍,甚至賠上工作也在所不惜。

帕克雖然沒有丟掉工作,他仍然待在公司裏,不過隻是在工業界服務的優秀科學家,而永遠無法升上管理階層。

你的儀表會對自己說話,也會對別人說話。它可以讓別人決定對你的看法。從理論上看來,我們應當看重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外表,但請你不要太天真,大家都是以你的外表衣著來打量你,因為你的儀表是別人打量你的第一印象,而且這印象會持續下去,在許多方麵影響別人往後對你的看法。

有多少窮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停滯不前,並不是他們缺乏才智和不努力工作,而是不良的外在形象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和自由地發揮,因而得不到別人的承認。無論你承認與否,人們總是根據你的服飾、手勢、聲調、語言等來判斷你,無論你願意與否,你都留給別人一個印象,這個印象在商業上影響著你的生意,在工作上影響著你的升遷,在社會上影響著你的人際關係。因而,你如何展現自己,是在告訴人們你的能力、個性、創造力、事業成功與否、你有無發展潛力。因而,如何展示自己是對成功追求者的一個關鍵。

形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穿衣和外表長相的概念,而是一個綜合全麵素質,外表與內在結合的、一個在流動中的印象。形象的內容太豐富了,它包括你的穿著、言行、舉止、修養、生活方式、知識層次、家庭出身、你住在哪裏、開什麼車、和什麼人交朋友等。它們在清楚地為你下著定義——無聲而準確地在講述你的故事——你是誰、你的社會地位、你如何生活、你是否有發展前途……形象的綜合性和它包含的豐富內容,為我們塑造成功富有的形象提供了很大的回旋空間。

富有魅力的著裝,得體的裝飾,會使一個人在圈子內部頗具威嚴而又不失幽默、充滿自信、談吐自如,會在休閑的時候成為一種靚麗的閃光點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現代生活的節奏快,人和人的接觸短暫,往往我們隻有一個機會告訴另外一個人我們是誰,在商業、政治和戀愛等交際場合中,語言和文字常常不夠使用,我們得用衣著服裝來表明自己的個性和意向。

一位企業家這樣說道:“在商界,企業家最初的合作看什麼?其實很大的成分看衣著。有一次,我想開發一種新的產品,一位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合作夥伴。見麵的那天,他穿著西裝,裏麵沒穿襯衣,隻穿了一件圓領衫,手裏拎著一部手機。

我當時看著就很別扭。你想想,西裝是多正式的著裝,他穿了件圓領衫來配,還拎著個手機,典型的暴發戶形象。我當時就決定,不與他合作。後來,朋友說,他真的很有錢,而你正缺錢。我說,我缺錢不假,可是合作夥伴這個人才是主要的。他出錢他要參與,要管理,要與我共同決策,他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我的生意,所以我不選擇他。”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服裝對人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服飾是否有魅力直接關係到個人良好形象與威信的確立與否。

一個人的服飾對於自身形象的塑造、傳播就是這般重要。一般都可以這樣說,沒有得體的服飾,就沒有自身良好的形象。

一個邋遢猥瑣之人,你不相信他會造出精品,當商品競爭已經進入到品牌競爭的時代,擁有這個品牌的人,他自身的品位也就是品牌的一部分了。

銀行的員工,哪怕隻是打掃清潔的,也不能穿著T恤上班;銀行的老板,更不可能穿著一件劣質西服四處招搖。作為一個經營錢的企業,絕對不能顯得沒錢,隨時隨地,銀行都要有銀行的氣派。

台灣明基電腦在蘇州的營銷中心以“小資”和“腐敗”著稱。他們專門從連雲港運去250噸沙子,就為了弄出一個正規的沙灘排球場;花1 000萬元裝修明基學苑;幾乎完全按照“星巴克”的風格改造員工休息區,讓明媚的陽光透過整麵落地玻璃灑滿房間……這一切似乎與一個電腦企業的經營無關,但恰恰是這一切,構成了明基的文化底蘊。總經理曾文祺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也是個很有品位的人。生活中有品位的人很多,但能將品位和工作、事業結合得如此之好,卻是不多的。既然他立誌要把明基打造成一個美的、有品位的品牌,既然他的品牌的內涵就是“享受快樂科技”,那麼讓自己的生活、工作先快樂起來,讓自己先有品位起來,讓自己的品位去體現品牌的品位,不也是一種經營策略嗎?

富人的品位,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掙錢是為了花錢,而有品位地花錢,又能掙來更多的錢。

現實生活中,窮人作秀,富人做派,從性質上說,兩者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隻是效果。

窮人做出來的是秀,隻能達到靚麗的表層,鮮豔奪目,卻終有點淺薄的味道,難有磅礴氣派。

派不是窮人能做的,就像玲瓏的奧拓,隻有噴上鮮豔的顏色,才有點醒目的感覺,如果學了大奔,也做成豪華黑色,那就成了一個可憐的小老頭兒了,要財富沒財富,要青春沒青春。

仔細看看,但凡背上扛著大包的,多半是民工,為一碗飯賣命;肩上背著挎包的,多半是打工仔,匆匆忙忙趕去上班;腋下夾著小包的,不是小老板就是小領導,時刻準備著替人埋單;甩著兩手,什麼都不拿的,才是大老板和大領導,一切自有人安排。

有些時候沒有“做派”就無法做生意,更談不上創造價值了。因此,“做派”也可以說是一種手段,需要創富的你去認真學習。

富人的“休閑”其實也並非真正的“閑”,富人的“休閑”也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其實,

真正的悠閑是一種內心的悠閑,或許泡一杯茶,看半天書,街邊上溜達溜達就可以辦到。美國總統之所以要到戴維營度假,那是一種規格,兼有安全的考慮。富豪們之所以要打高爾夫,並不是幾百元一局花了,人就可以放得更鬆,休得更閑,而是因為那裏常常是個俱樂部——富人的俱樂部,處在那個圈子裏,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溝通,更多的感情可以聯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生意之間!

富人的休閑往往並不是真正的休閑,窮人不能隻學習富人的外表,更應該學習富人的精髓,這樣才能真正學到致富的奧秘。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