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安住當下,與幸福約會
佛家勸誡世人,所謂的分別、狹隘、無明都會將人類的心門鎖閉。我們手裏握的,心裏裝的不過是我們所留戀的事物的一個點,如果我們能夠放寬心,攤開手,內心的點就會無限延伸,並且伴隨著宇宙的生滅而繁衍。這樣,我們才能走進更為廣闊的天地,得到更真實的自在和大智慧。
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美國】奧格·曼狄諾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這最後、最寶貴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一天的時間珍藏好,不讓一分一秒的時間滴漏。不為昨天的不幸歎息,過去的已夠不幸,不要再賠上今天的運道。
時光會倒流嗎?太陽會西起東落嗎?我可以糾正昨天的錯誤嗎?我能扶平昨日的創傷嗎?我能比昨天年輕嗎?一句出口的惡言,一記揮出的拳頭,一切造成的傷痛,能收回嗎?不能!過去的永遠過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我該怎麼辦?忘記昨天,也不要癡想明天。明天是一個未知數,為什麼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費在未知的事上?想著明天的種種,今天的時光也白白流逝了。企盼今早的太陽再次升起,太陽已經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嗎?我能把明天的金幣放進今天的錢袋裏嗎?明日瓜熟,今日能落蒂嗎?明天的死亡能將今天的快樂蒙上陰影嗎?我能杞人憂天嗎?明天和昨天一樣被我埋葬,我不再想它。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這是我僅有的一天,是現實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喜悅的淚水擁抱新生的太陽。我舉起雙手,感謝這無與倫比的一天。當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不複存在時,我為自己的幸存感激上蒼。我是無比幸運的人,今天的時光是額外的獎賞。許多強者都先我而去,為什麼我得到這額外的一天?是不是因為他們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途中跋涉?如果是這樣,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機會,讓我功德圓滿?造物主的安排是否別具匠心?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機會?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生命隻有一次,而人生也不隻是時間的積累。我若讓今天的時光白白流逝,就等於毀掉人生最後一頁。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為它們將一去不複返。我無法把今天存入銀行,明天來取用。時間像風一樣不可捕捉,每一分一秒我要用雙手捧住,用心來撫慰,因為它們如此寶貴。垂死的人用畢生的錢財都無法換得一口生氣。我無法計算時間的價值,它們是無價之寶!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費時間的行為,我要摧毀拖延的習性。我要以真誠埋葬懷疑,用信心驅趕恐懼。我不聽閑話,不遊手好閑,不與不務正業的人來往。我終於醒悟到,若是懶惰,無異於從我所心愛的人手中竊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賊,我有愛心,今天是我最後的機會,我要證明我的愛心和偉大。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今日事今日畢。今天我要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多加愛護,明天他們將離我而去,我也會離開;今天我要深情地擁抱我的妻子,給她甜蜜的熱吻,明天她會離去,我也是;今天我要幫助落難的朋友,明天他不再求援,我也聽不到他的哀求。我要樂於奉獻,因為明天我無法給予,也沒有人來領受。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如果這是我的末日,那麼它就是不朽的紀念日,我把它當成最美好的日子。我要把每分每秒化為甘露,一口一口細細品嚐,滿懷感激。我要每一分鍾都有價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這樣,我還要繼續努力。我要拜訪更多的顧客,銷售更多的貨物,賺取更多的財富。今天的每一分鍾都勝過昨天的每一小時,最後的也是最好的。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如果不是的話,我要跪倒在上蒼麵前,深深致謝。
慧心禪語:
說起一輩子,總是個很長很長的故事,但是我們不是上帝,因而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因為生活的快節奏,我們努力、奮鬥、拚搏,我們不停地趕路,卻漸漸忘記了來時的路,也忘記了我們最初的方向。我們疲憊不堪,我們心力交瘁,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做些什麼?加班,努力工作?恐怕很少有人選擇這樣的事情吧。
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你的心靈將得到平息和安寧,你將會發現世界如此美好,生命如此珍貴;把每天當做最後一天來過,你將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盡的懊悔和氣餒上;把每天當做最後一天來過,盡情擁抱一切美好的事物吧。
熱愛生命——【法國】蒙田
我對於某些詞語賦予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做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願意去“度”,這時我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
壞日子,要飛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嚐。“度日”“消磨時光”等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將它打發,消磨,並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仿佛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即使我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認為。我們的生命來自自然的恩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隻能怪我們自己。
“糊塗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於來世。”
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生之艱苦或苦惱所致,而是由於我清楚地知道,人本來就是要死的。因此,隻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對死不感到苦惱。
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生活樂趣的大小與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成正比。關心生活比別人多一倍,我就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飽滿。
慧心禪語:
生命的美好在於意念的單純。熱愛生命,不去想不必想的東西,不給生命增添額外的負擔;熱愛生命,不要讓它染上功利的灰塵,未來不可求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本身的分量;熱愛生命,要學會感恩生命,安住當下,不抱怨,不患得患失,不錙銖必較……試著做一個熱愛生命的人,抓住那稍縱即逝的單純小幸福。
如何看待“隻在乎曾經擁有”——聖嚴法師
電視上曾經流行一句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這句話似乎給人很樂觀的感覺,但其實暗藏了灰暗的一麵,那就是成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心態。
從正麵來看,“天長地久”是一般人的希望,也是古老的哲學思想,認為天與地是有始無終的、是永恒常住的,卻不知道天地本身也是無常的。“天”原是非常抽象的,乃是形式上的存在,若就有形而具體的天體來說,太空中的銀河、星辰就是天;一般人所接觸到的天,則是指自然界的現象,例如寒、熱、冷、暖、陰、晴等,是天氣的常態。但是春夏秋冬在變化,風雲雨露也在變動,這就是無常;天在變,地也在變,所謂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高山變大海、大海變高山。既然天地萬物都不斷地在變,天長地久的期望,根本是不存在的。
那麼,暫時能擁有的究竟是什麼?通常人們想到的是美眷、兒孫、物質、財富、名位、權勢,以這些來代表幸福快樂與成功。但是,擁有了這些東西也會產生變化,因為擁有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消失。此外,所擁有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美好的,譬如,台風正在侵襲的時候,你可以說擁有一個台風;正在地震的時候,可以說擁有一場地震,因此,擁有也可能即是苦難。
前一陣子有人告訴我,他很慶幸在去年捐款給我們法鼓山,假如當時未把那筆錢捐出來,現在也不是他的了,因為他的股票都在最近一年內賠光了。他曾經擁有很多錢,捐出的當時,雖然少了些資產,但是,內心卻有了滿足與歡喜。因此做這件好事,並沒有讓他失去什麼。所以說物質隻能暫時擁有,而精神上的擁有,則可以長久保持。
很多人在當了官之後來找我,我經常跟他們說,當官之後要多製定便民政策,官位的變動是很快的,但是你所做的好事會留下來惠及後代。事實上不論是當官、做生意,隻要在你的職務上留下功績,縱使職位會隨環境變動,你對這個社會的幫助、貢獻、成長,卻可以流傳長遠。抱持這種觀念,人們就不會產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了。
慧心禪語:
萬事萬物都是變幻無常的,期望天長地久的不變隻會讓人失望,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但是也不能走極端,“隻在乎曾經擁有”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物質隻是暫時擁有,精神上的擁有卻可以保持長久,你對這個世界的貢獻是可以流傳長遠的。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是也要為未來的細水長流做長遠的打算,為未來保留一顆溫暖的種子。
活在當下——釋果寧
古時,有一個將軍上山去請教一位著名的禪師關於人生的三個重要問題。到了山上之後,將軍看到禪師正在地裏辛勤地勞作。於是,將軍便向禪師請了安,向他提出了自己困惑已久的問題。
“人生中,什麼樣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什麼樣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人?什麼樣的時間,才是最重要的時間?”
禪師笑了笑,並不回答,繼續幹活。
此時,突然有一個遍體鱗傷的人衝上山,舉刀向將軍砍過來。然而,剛跑到將軍麵前,那個人便倒在地上,昏了過去。將軍吃了一驚,急忙蹲下去,將那個人抱起來,撕破自己的衣服為他包紮。之後又將他帶到禪師的道場之中,幫他擦洗傷口,把自己所帶的金瘡藥替他塗在傷口上,又親自一口一口地喂他鹽水以保存體力。第二天,這個人醒來,看到來看望他的將軍,一下子從床上跳起來,跪倒在地上。他告訴將軍,自己的哥哥曾經在戰場上被將軍殺死,他此次是來報殺兄之仇的。不想,在山腰遇上了將軍的衛士,他幾乎殺死了將軍帶來的所有衛兵,可是自己也受了重傷,昏倒在將軍麵前,“我的命又是將軍您所救,將軍對我有恩,我們的恩怨一筆勾銷。”說完,提刀轉身下山而去。
看著眼前為自己磕頭的敵人,將軍若有所思。於是,他再次找到禪師,詢問自己曾經問過的三個人生問題。
禪師笑笑,對他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當下的事情;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便是當下與你在一起的人;當下的時間,便是最重要的時間。正如昨天你救人的那件事,就是你最重要的事情。你盡心盡力地去救他,他便是你最重要的人。昨天所發生事情的那個時間,就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時間。”
將軍大徹大悟,原來禪師想告訴他的人生智慧就是:人要活在當下。
聰明人認為,明天和未來更重要,他喜歡展望未來,整天夢想明天;而有智慧的人認為,今天、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位武士曾向白隱禪師問道:“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白隱禪師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禪師聽後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後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父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笑道:“此乃天堂。”
當下我們在做什麼,這便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天堂與地獄的差異。一念善天堂現前,一念惡即成地獄。
如果我們重視當下的所有,把它變成人生中最重要的時間,最重要的人和事,我們一定不會覺得人生空虛無聊,也不會感覺歲月蹉跎。活在當下,重視麵前的人和事,用坦然的心態去麵對他們,我們才活得真實,活得充滿智慧,才不會虛度一生。正像禪宗一樣,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完全靠心與心的感應,這便是智者的行為方式。
老禪師帶著兩個徒弟,提著燈籠在黑夜行走。一陣風吹過來,燈滅了。
“怎麼辦?”徒弟問。
“看腳下!”師父不慌不忙地回答。
當一切變成黑暗,後麵的來路與前麵的去路都看不見,如同前世與來世都摸不著,我們要做的是什麼?
慧心禪語:
《論語·微子》記述了楚狂接連路遇孔子的故事,“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這位楚狂唱出了兩句千古名言:“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恰好這也正合於孔子在《八佾》篇裏所說的“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精神。
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了,怎樣後悔也都無濟於事,不如放眼未來,而所有的未來都以現在為開始,都是對現在的投入,因此,最理智的做法是把握當下,珍惜現在的時光,否則人生就會在對過去的追悔與對未來的憧憬中一事無成,消磨殆盡。
人生旅途——【印度】泰戈爾
我在路邊坐下來寫作,一時想不起該寫些什麼。
樹蔭遮蓋的路,路畔是我的小屋,窗戶敞開著,第一束陽光跟隨無憂樹搖顫的綠影,走進來立在麵前,端詳我片刻,撲入我懷裏撒嬌。隨後溜到我的文稿上麵,臨別留下金色的吻痕。
黎明在我作品的四周嶄露;原野的鮮花,雲霓的色彩,涼爽的晨風,殘存的睡意,在我的書頁裏渾然交融;朝陽的愛撫在我手跡周遭如青藤般地伸延。
我前麵的行人川流不息,晨光為他們祝福,真誠地說:祝他們一路順風。鳥兒在唱吉利的歌曲。道路兩旁,希望似的花朵競相怒放。起程時人人都說:“請放心,沒有什麼可怕的。”
浩茫的宇宙為旅行順利而高歌,光芒四射的太陽乘車駛過無垠的晴空,整個世界仿佛歡呼著天帝的勝利出現了。黎明笑吟吟的,臂膀伸向蒼穹,指著無窮的未來,為世界指路。黎明是世界的希冀、慰藉、白晝的禮讚,每日開啟東方金碧的門戶,為人間攜來天國的福音,送來汲取的甘露;與此同時,仙境奇花的芳菲喚醒凡世的花香。黎明是人世旅程的祝福,真心誠意的祝福。
人世行客的身影落在我的作品裏。他們不帶走什麼,他們忘卻哀樂,拋下每一瞬間的生活負荷。他們的歡笑悲啼在我的文稿裏萌發幼芽,他們忘記他們唱的歌謠,留下他們的愛情。
是的,他們別無所有,隻有愛。他們愛腳下的路,愛腳踩過的地麵,企望留下足印。他們離別灑下的淚水肥沃了立足之處,他們走過的路的兩旁,盛開了新奇的鮮花。他們熱愛同路的陌生人,愛是他們前進的動力,消除他們中途跋涉的疲累。人間美景和母親的慈愛一樣,伴隨著他們,召喚他們走出心境的黯淡,從後麵簇擁著他們前行。
愛情若被束縛,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愛情若葬入墳墓,旅人就是倒在墳上的墓碑。就像船的特點是被駕馭著航行,愛情不允許被幽禁,隻允許被推著向前。愛情的紐帶的力量,足以粉碎一切羈絆。崇高愛情的影響下,渺小愛情的繩索斷裂;世界得以運動,否則會被本身的重量壓癱。
當旅人行進時,我倚窗望見他們開懷大笑,聽見他們傷心哭泣。讓人落淚的愛情,也能抹去人眼裏的淚水,催發笑顏的光華。歡笑、淚水、陽光、雨露,使我四周“美”的茂林百花吐豔。
愛情不讓人長年垂淚,因一個人的離別而使你潸然淚下的愛情,會把五個人引到你身邊。愛情說:“細心察看吧,他們絕不比那離去的人遜色。”可是你淚眼蒙蒙,看不見誰,因而也不能愛。你甚至萬念俱灰,無心做事。你向後轉身木然地坐著,無意繼續人生的旅程。然而愛情最終獲勝,牽引你上路,你不可能永遠把臉俯貼在死亡上麵。
拂曉,滿心喜悅動身的旅人,前往遠方,要走很長的路。沿途沒有他們的愛,他們走不完漫長的路。因為他們愛路,邁出每一步都感到快慰,不停地向前;也因為他們愛路,他們舍不得走,腿抬不起來,走一步便產生錯覺,已經獲得的大概今後再也得不到了。然而朝前走又忘掉這些,走一步消除一分憂愁。開初他們啜泣是由於惶恐,除此別無緣由。
你看,母親懷裏抱著嬰兒走在人世的路上。是誰把母子聯結在一起?是誰通過孩子引導著母親?是誰把嬰兒放在母親懷裏,道路便像臥房一樣溫馨?是愛變母親腳下的蒺藜為花朵!可是母親為什麼誤解?為什麼覺得孩子意味著她“無限”的終結呢?
漫長的路上,凡世的孩子們聚在一起娛樂。一個孩子拉著母親的手,進入孩子的王國——那裏儲藏著取之不竭的安慰。因著一張張細嫩的臉蛋,那裏像天國樂園一般。他們快活地爭搶天上的月亮,處處蕩漾著歡聲笑語的波瀾。但是你聽,路的一側,可愛無助的孩子的啼哭!疾病侵入他們的皮膚,損壞花瓣似的柔軟肢體。他們纖嫩的喉嚨發不出聲音;他們想哭,哭聲消逝在喉嚨裏,野蠻的成年人用各種辦法虐待他們。
我們生來都是旅人,假如萬能的天帝強迫我們在無盡頭的路上跋涉,假如嚴酷的厄運攥著我們的頭發向前拖,作為弱者,我們有什麼法子?起程的時刻,我們聽不到威脅的雷鳴,隻聽黎明的諾言。不顧途中的危險、艱苦,我們懷著愛心前進。雖然有時忍受不了,但有愛從四麵八方伸過手來,讓我們學會響應不倦的愛情的召喚,不陷入迷惘,不讓慘烈的壓迫用鎖鏈將我們束縛!
我坐在絡繹不絕的旅人的哀泣和歡聲的旁邊,注望著、沉思著、深愛著。我對他們說:“祝你們一路平安,我把我的愛作為旅資贈給你們。因為行路不為別的,是出於愛的需要。願大家彼此奉獻真愛,旅人們在旅途互相幫助。”
慧心禪語:
旅途,是一種正在進行的狀態,你在途中的所見所聞都是你當下生活的組成部分。人生就像是一首首歌曲的串燒,一個連著一個,連著每一個曾經的當下。
無德禪師曾說:“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像花瓶裏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換水,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而對於這一切的覺悟,歸根到底源於愛,隻有當你感到身邊的一切人和事都像你的臥室一樣溫馨,你才會感知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去想辦法改變和彌補。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並且融入生活,則是最好的安頓當下。
人的信念——【蘇聯】邦達列夫
我們恐怕不能解釋,為什麼給人的期限不是900年而是70年?為什麼青春是如此閃電般迅速和短暫?為什麼衰老又是如此漫長?我們也無法找到答案,有時善與惡就像原因和後果一樣不能分離。無論這是多麼痛苦,卻都不值得去重新評價人對自己在地球上位置的理解。大多數人都沒有被賦予去認識生存的意義、認識自己生命的能力。一定得度過賦予你的生命的期限,才有根據說你生活得正確與否。怎樣按別的方式思考這個問題呢?是用可能性和教益性的命中注定的抽象思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