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愛、龐人銓的領導下,湖南勞工會在成立後的一年多時間裏,組織工人先後開展了三次較大規模的鬥爭。第一次是在1921年2月,發動筆一紗廠收歸公有運動。第一紗廠是1912年湖南官商合辦企業,由於軍閥連年混戰,一直未能開工,後來被皖係軍閥張敬堯將股權承租給資本家新組織的華實公司。趙恒惕取得湖南政權後,繼續承認華實公司的經營權。後來華實公司無力經營又轉租與外省資本家,如此就排除了湖南人的股權。同時公司又多招收外省人來紗廠當技師和工人,由此引起湖南社會各界人士的反對,勞工會也提出紗廠公有運動,並領導紗廠工人向華實公司作經濟鬥爭。同年3月8日,黃愛、龐人銓等發表了“反對紗廠商辦”的宣言,要求趙恒惕立即取消同華實公司的租約,否則紗廠工人全體罷工。這個宣言得到湖南各界的支持。3月20日,勞工會發動紗廠工人罷工。4月13日,勞工會又動員了2000多工人到第一紗廠示威,逼迫華實公司老板保證不再承租第一紗廠,否則“任憑工界打死無論”。趙恒惕出動軍隊鎮壓工人運動,強迫工人複工,並逮捕了黃愛等勞工會的領導人,致使這次紗廠公有運動失敗。黃愛在獄中一個多月,還做了絕食鬥爭,後來在湖南各界輿論壓力之下,趙恒惕被迫釋放了黃愛等人。第二次是1921年12月25日的反對華盛頓會議的示威。華盛頓會議是英、美、法、意、荷、葡、比、日、中九國於1921年11月12日在華盛頓召開的旨在解決英、美、日在華利益的再分配問題。會議結果,使中國由日本的獨占變為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這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921年11月25日,黃愛、龐人銓以勞工會名義,在長沙召集各界群眾一萬多人,舉行反對華盛頓會議的集會和遊行示威。大會與全國各地的抗議運動相互呼應,在湖南省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第三次是1922年1號12日領導工人要求增發工資的鬥爭。當時華實紗廠工人受資本家和工頭的雙重剝削,工資低微,工人要求發給年終賞金和一個月雙薪。參加罷工的工人達三四千人。廠方以“公司虧本不能發給賞金和雙薪”,拒絕了工人的要求。省長趙恒惕派兵鎮壓罷工,開槍打死工人3名,打傷數十名。但勞工會領導工人繼續堅持鬥爭,並提出立即發給工人雙薪,軍隊一律從紗廠撤走,發給死難者喪葬費,給受傷工人醫療費等11項條件,如果不答應,決不上工。迫於工人罷工的壓力,公司老板一麵答應每人發給賞金兩千文,工資從優發至一月底止,提前於1月6日放假,2月4日上工;一麵以五萬元巨款賄賂趙恒惕,陰謀殺害黃愛、龐人銓。
1922年1月16日深夜,黃愛、龐人銓與華實公司代表在勞工會協商調停罷工問題,趙恒惕派軍隊逮捕了黃愛和龐人銓。未經審訊,即於1月17日清晨綁赴瀏陽門外斬首。然後以省政府名義宣布黃、龐的所謂罪狀,是“盛倡無政府主義,假勞工會名義煽惑人心,近複秘密收買槍支、勾結匪徒,乘冬防吃緊,希圖擾亂治安”。這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湖南勞工會被武力解散,《勞動周刊》也被查封。黃、龐被害,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不平,許多工人停止了工作,到勞工會門前痛哭,工人們自發衝進內務廳、財政廳等省府機關,向趙恒惕政府表示抗議。蔡元培打電報給趙恒惕提出嚴重抗議。在毛澤東主持下,工人們在船山學社召開兩次黃、龐追悼會,並發行紀念特刊。
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一致通過決議規定黃、龐死難日為紀念日。在黃愛、龐人銓精神的鼓舞下和原湖南勞工全的組織基礎上,湖南工運又迅速從低潮走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