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年表

1954年7月17日,生於德國漢堡市。

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

1978年至1990年,在原民主德國科學院物理化學中心研究所工作。

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1989年11月,加入原民主德國“民主覺醒”組織。

1990年,出任原民主德國最後一屆政府的副發言人。

1990年8月,加入德國基民盟並在德國重新統一後當選聯邦議員。

1991年至1994年,任聯邦婦女和青年部部長。

1994年至1998年,任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

1997年8月,作為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訪華。

1998年至2000年任基民盟總書記。

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任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

2003年,不顧全國反對,公開讚成伊拉克戰爭。

2005年11月,出任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並繼續擔任基民盟主席。

2006年5月,首次以總理身份訪華。

2007年8月26日至2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9年9月27日,連任總理。

2013年9月22日,再次連任總理。

默克爾語錄

1. 我願為德國效力。

2. 力量蘊藏在鎮定之中。

3. 我不是個英雄,我必須適應我生存的環境。

4. 要是大家都來擔心我的模樣好看不好看,他們一定是生活得非常幸福。

5. 我要說明的一點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以及他(她)的政治動機迸發出生命的全部激情。

6. 如果一個人總被看作另一個人派生出來的身影,真夠讓人傷腦筋的。我必須從開始就為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奮鬥,不是讓科爾,而是讓其他人這樣看我。

7. 在決定性的時刻我還是勇敢的,但我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總是盡可能實現考慮周全。即興的勇敢我沒有。

8. 民主絕非靠單個決定堆砌,而是許多人形成意見的過程。

9. 國家必須扶持,而不是設限:它得做一個園丁而不是成為籬笆。我們要相信人們願意參與並擔負起責任的決心。

10. 如果我們今天不當場、立刻解決問題,那麼總有一天我們得回過頭來補救。

11. 默而不言,讓時間檢驗一切。

12. 是的,我有時候皺著眉頭,看起來像是在發脾氣或不讚成某件事,其實這不過是因為我在沉思。

13. 我丈夫是一名化學教授,也是一名出色的研究人員。自然,他想繼續他的工作。我們十幾年來一直爭取男女平等權利,如果我要求他放棄工作,那就太荒謬了,我不會要求他這麼做的。

14. 如果我的丈夫在南非得到一個教授職位或研究課題,我會義無反顧地跟著去,把政治撂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