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揮劍斬心魔,失眠就能不藥而愈
解開心理千千結,與失眠惡魔共舞
一千兩百多年前的一個夜晚,蘇州城外的江畔上多了一個落魄失意的學子。他落榜了,那個長長的榜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那個夜晚,對於這個讀書人來說似乎格外憂傷。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醒著,夜愈深,他愈清醒。
睡不著,索性就欣賞這肅殺的風景吧!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樹枝上烏鴉在不停地聒噪著,江岸邊已是霜結千草。遠處江麵上三三兩兩的漁火還在躍動著,而寒山寺振聾發聵的鍾聲,一次次地撞擊著他的內心。
多麼美妙的意境!於是他推枕而起,寫下“楓橋夜泊”四個字,然後一氣嗬成寫下那篇曠世奇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感謝上蒼,一次不朽的失眠,成就了如此偉大的詩篇。
我們有理由相信,失眠者張繼在將這首《楓橋夜泊》一揮而就的時候,內心是充滿喜悅的。不就是落榜嗎?不就是失眠嗎?與這首詩比起來,顯得是那麼微不足道!既然無法抗拒,何不好好享受失眠?其實,大多數時候不是身體在失眠,真正失眠的是我們的心!
想要打開失眠的“心結”,就要學會麵對失眠,接受失眠,與失眠共舞。現代人,已經遺忘了太多內在的智慧,想來讓人不禁扼腕歎息。我們生活在一個類似於網絡的大背景中,人類隻是這個大背景中的一部分,不能“以人類為中心”更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相對於整體的大背景來說,局部與整體的關係是“承乃製,亢則害”,正如《周易》所言:群龍無首,吉。一個自然的生態係統中有它固有的秩序,不可以通過人為地凸顯或者忽視其中任何一個部分來獲取眼前的利益。
其次,一個人的生命力所依賴的是精神,所依托的是身體。精神消耗太多就精疲力竭,身體過於勞作就會產生疾病。身體與精神分離,人就會死去。人死而不能複生,精神脫離人的身體而不能返回,所以精神是生命的根本,身體是生命的具體體現,這兩點是無法割裂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失眠就是身體發出的一種信號,是一種身體語言。我們不妨先和失眠交個朋友,聆聽它的傾訴,而不是將它看做不共戴天的仇人,必先除之而後快。每當失眠來臨的時候,我們用心去思考:為什麼我會失眠?以前為什麼睡得很好現在卻睡意全無?是哪裏出了問題?
記得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在參加一次電視訪談節目時,主持人問他是怎麼治好自己肝病的。賈先生說,他就是養成與自己的肝髒對話的習慣,每天都把肝髒當朋友一樣慰問一兩次。久而久之,肝髒竟然自己恢複健康的狀態了。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症狀可以說是疾病善意的使者。假如你能夠傾聽失眠的真實聲音並且同它進行交流,那麼就會自覺關注身體,關注內心和生活的方向,做到與失眠共舞。失眠使人通向拯救,越是自覺觀察它,就越會走向正確的道路,忽視它最終是折戟沉沙的下場。
所以,一旦失眠千萬不要去對抗它,而是要順應,不錯過人生的轉折機會。那些深深被失眠折磨的人一定要相信,這隻是你人生旅途中短暫的黑暗,隻要打開那些羈絆心靈的一個個“結”,你才會理性對待失眠,並利用失去的睡眠時間來修煉自己的心靈。
打破愛情“緊箍咒”,將失眠一腳踢開
親愛的嬋:
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踏上了南下的列車,永遠離開了那個讓我們傷心的城市。我這是在逃避,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我知道自己很狹隘,始終停留在狹隘的思維模式當中,認為你愛我就應該完全屬於我,你不應該接別的男生的電話,不應該和別的男生用QQ聊天,因為你是屬於我的!你說我的愛讓你感到窒息,我現在明白了那句話的真諦。我們應該更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內心,不要讓愛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這些經驗我會一直銘記在心,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
我們分手到現在已經3個多月了,這些天來我都一直在失眠。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都會習慣性地抓起手機想給你發條短信,可是我拿起手機之後才想起來:我們已經分手了!失眠的滋味不好受,我已經在老媽的幫助下去找心理醫生了,而且我也一直在吃藥。其實我知道,自己沒有病,更用不著心理醫生。我隻是思維方式出了問題,需要讓自己的思路更開闊,不要非此即彼,那樣對誰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曾經愛過的朋友:楓
2009年4月22日 於廈門
看完這封信,相信大多數讀者會有所觸動,可能這封信裏麵或多或少有你當年的影子。年輕人為愛癡狂,本無可厚非,但是一旦給對方戴上愛情“緊箍咒”,就會毀掉許多本來可以完滿的愛情。
愛一個人並非是一種完全的占有,而是一種內心的喜悅。就像《巴黎聖母院》中那個醜陋的敲鍾人,你能說他沒有體會過愛情的滋味嗎?當然,我們討論的重點不是愛情,而是失眠。睡不著可能有很多因素引起,但是最重要的是你的思維方式。很多人的思維就是你站在起點就必須要直線到達終點,有了理想就必須立刻把它變成現實。這就給人們帶來了思維上的困惑,是造成失眠的深層次原因。
兩點之間——現實與目標,過去與現在,現在與將來——都不是直線的兩點,永遠都是有變化的曲線的兩點。所以放棄狹隘的兩極思維,融入更多的因素,才能找到出路。可是內心意識經常在不自覺中采取了緊張的直線,執著於兩極,篡改了事物的位置,但真正現實的路線是曲線。妄行己道,忘卻天道,遭受心理的煎熬是必然的。
狹隘的思維方式總是使內心麵臨行動上的分歧,並且強迫你做出選擇。很多人失眠的原因就在於此,諸如:我離婚還是不離婚,是為了錢打官司還是放棄,是生孩子還是避孕,是繼續幹下去還是跳槽?甚至有強迫思維的人不自覺中“選擇是待在家裏還是出門”也為難起來,把自己折磨得身心疲憊。選擇的痛苦緊緊逼著自己做出一個更為高明的決定,但是由於價值標準的多元衝突,即使是當事人自己也會嚐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問題,但結果還是左右為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除了自己看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天下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改變。我們不要一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作為,去塑造更為理想的世界,那樣隻會碰得頭破血流。認識了天地間、人際間的大秩序,並學會去駕馭它,就能夠找準“我”的位置,懂得痛苦的由來,也就悟到了解脫的途徑。
自我救贖:當心“假性失眠”害了你
小麗今年29歲,是一家IT公司的文員。上周大學同學聚會,同學們忽然談起了睡眠時間的問題。小麗的幾個同學每天都能夠睡8個小時左右,可是她每天卻隻能睡6個小時,醒來之後無論如何都睡不著了。
因此,小麗覺得自己得了“失眠症”,每周末都要去一家私人診所接受治療,臨走還拿一大堆藥回來吃,而且還不間斷地進行心理谘詢。半年下來,小麗因為治療“失眠”花了2萬多塊錢,可是她的“失眠”卻一點都沒有好轉。小麗雖然睡得比較少,長期以來隻睡6個小時的她,可是精神狀態一直都很好,工作和生活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影響,慢慢地小麗就把這事情給忘了……
百度一下“假性失眠”,你會看到相關網頁約62,400篇,用時0.050秒。有些人經常對外宣稱自己飽受失眠之苦,但其狀態良好,半點失眠的意思也沒有,細問之下,原來他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少於常人,因此認為自己在“失眠”。這種失眠稱之為假性失眠,或者說,這種失眠不是真的,隻是當事人的心理上有失眠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