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學習炒股牛人,大牛市穩賺不賠(2 / 3)

貪婪和恐懼是人類的天性,對利潤無休止地追求,使投資者總希望抓住一切機會,而當股票價格開始下跌時,恐懼又占滿了投資者的腦袋。市場是由投資者組成的,情緒比理性更為強烈,懼怕和貪婪使股票價格在公司的實質價值附近跌宕起伏。當投資者因貪婪或者受到驚嚇時,常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追漲殺跌是貪婪與恐懼形成的典型後果。

巴菲特有句名言:“當別人貪婪時我們恐懼,當別人恐懼時我們貪婪。無人對股票感興趣之日,正是你應對股票感興趣之時。”

相對於占絕大多數的短線投資者,以及股票市場的投機炒作,價值投資者是孤獨的。能否承受這種孤獨,是能否堅持長線投資的關鍵。耐得住寂寞的投資者,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巴菲特說:“我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期限是——永遠。”

【股市箴言】

在牛市中,不要太貪婪。要學會止贏,鎖定利潤,落袋為安。

最富傳奇色彩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

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資組合經理人彼得·林奇,是麥哲倫100萬共同基金的創始人,是傑出的職業股票投資人,華爾街股票市場的聚財巨頭。他在其數十年的職業股票投資生涯中,特別是在出任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基金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

彼得·林奇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是以下幾方麵的原因:

1.勤奮

彼得·林奇的選股方法是“藝術、科學加上跑腿”,他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3個小時,每年行程達10多萬公裏,連午餐時間都安排與公司洽談。他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他成功的秘訣是“每年要訪問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閱讀700份年度報告”。

2.靈活

彼得·林奇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選股靈活多變,他說:“我從來就沒有全麵的戰略,完全是經驗主義,像受過訓練的警犬一樣嗅來嗅去,總可以找到被低估的股票。”他在麥哲倫基金公司選擇的股票主要有5種:中、小規模成長型公司,前景有所改善的公司,被低估的循環型公司,高收益和分紅增長的公司和企業真實資產被市場低估的公司。此外,外國股票也在基金中占有相當的比例。

3.常識

彼得·林奇不相信技術分析和股市預測,隻相信生活常識。彼得·林奇第一準則:絕不投資於任何你畫不出來的東西。彼得·林奇第八準則:如果你愛上這家商店,多半會愛上它的股票。彼得·林奇最喜歡的投資靈感來源是伯林頓商廈。他帶領三個女兒去選購聖誕禮物,發現“美容小店”投資機會的故事,是彼得·林奇利用常識選股的生動寫照。

4.耐力

彼得·林奇說:“不論你使用什麼方法選股或挑選股票投資基金,最終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一種能力,即不理睬環境的壓力而堅持到投資成功的能力,決定選股人命運的不是頭腦而是耐力。”

在彼得·林奇所經營的麥哲倫基金的1400種股票中,大致有4類股票:

1.是彼得·林奇希望能夠收益200%-300%的成長股。

2.是股價低於實值的價值股,彼得·林奇希望在股價上漲三分之一時就脫手。

3.是績優股。如:公用事業、電訊、食品、廣告公司的股票。這類股票帶防禦性,經得起經濟不景氣的打擊。

4.是特殊情況,如再生股。

彼得·林奇與巴菲特有許多相同之處,他們都是價值投資的擁護者;都專注公司分析,不喜歡技術分析;都隻投資自己熟悉的公司,注重上市公司調研;都偏好競爭不激烈的公司、持續增長的公司;都強調安全邊際原則,要求買進價格低估或合理;都強調堅持長期投資,耐心比頭腦更重要等。

1990年彼得·林奇急流勇退,宣布退休。但他的投資哲學在全球廣泛傳播,對基金經理和投資大眾影響深遠。他在享受著親情的同時,也享受著獨立投資的快樂。也許,隻有內在衝動,沒有外在壓力的投資者,才有可能夜夜安枕、樂在其中,達到投資的最高境界。

【股市箴言】

隻要所投資的股票業績優良,大可以持五年、十年不變。彼得·林奇說:“我投資組合最好的公司往往是購股三五年才利潤大增而不在三五個星期之後。”什麼時候賣股票,他認為有兩種情況。一是公司業務從根本上惡化了。二是股價上升過高,超過了盈利的增長。這時賣掉它以後再買另一種股票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率。

龐啟樵:熊市也賺30%的人

1997年,龐啟樵在一個朋友的說動下,初涉股市。撞得頭破血流的他不認輸,拿出研究電器修理的勁尋找股市投資規律,終於取得了成功。

“股市像一塊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住我。”一年後,龐啟樵把剛剛承包的廠轉給親戚,全身心投入了股市。拿出積攢的100萬元,入了市。仗著行情好,老龐初入市即嚐到了甜頭,如5·19行情中短短幾天就賺了二三十萬元,股市賺錢魅力充分展現。

隨後,市場開始了調整,轉眼間,賬上的盈利又成了零。兩年下來,變幻莫測的股市讓老龐嚐盡了“上上下下坐電梯”的滋味。“為什麼總是坐電梯呢?”百思不得其解的老龐經常這樣問自己,他決心搞清楚這個問題。

上海是炒股信息集散地,聚集了不少高手。1999年下半年,老龐決定到上海拜師學藝。當時,上海唐能通寫了幾本書,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老龐第一個目標就是投奔唐能通。可是呆了1個半月後,老龐發現,“唐的書很有吸引力,但不少是反推的,並不是實戰經驗的總結”。失望之餘,老龐離開了。

2000年春節後,經朋友介紹,老龐再次到了上海,跟一個操盤手學習。跟著操盤手,老龐追漲殺跌、反複進出,折騰了幾個月時間,靠著行情好,總算做到不賺也不虧。

2000年底,他重點研究起技術分析軟件來,購置了幾套,然後天天對著行情琢磨。別人看來枯燥無味的指標、參數、分析方法,老龐琢磨起來津津有味。他重新找到了在煩瑣細微中尋找規律的感覺,就如他當年琢磨電器修理的規律一樣。

他把自己的投資策略總結為:基本麵為主、技術分析為輔、中線為主、小波段為輔。從宏觀經濟、行業分析入手後,再用技術分析方法反複驗證。大部分的資金都做半年以上的中線投資,拿小部分的資金做小波段,保持和市場的親近度。明確了操作思路,老龐不再那麼急巴巴地殺進殺出了。克服自己的急性子,順應市場的變化,做到“不貪心、不恐懼”。再高的高價股,隻要看準了,照追。

2004、2005年,老龐買了蘇寧電器前後有4、5次。盡管沒有從頭拿到尾,但中間一段都“吃”到了。“看好公司業績和發展前景,技術分析印證,就不會恐懼”。第一次買入24元,後來48元再追進,55元出來。現在蘇寧電器複權後的價格是100多元。航天電器20多元,他也追。“高價股看起來危險,其實不危險。最危險的地方其實最安全。”

從2002年到現在,老龐在股市中穩健操作,得心應手,每年穩賺20~30%。

他是憑什麼取得如此大的投資業績呢?

1.信心與自信心

信心不同於自信心。自信心是要的,但沒有理由支持的、太強的自信心是害人的。他說,以前自己的自信心很強,結果是一直虧錢。做企業也是這樣,光靠自信心是不夠的。信心是建立在對一個事物有認識、有把握的基礎上的。

2.擺正自己的位置

在股市裏玩,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就是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身份,自己是哪類投資者。幾十萬、幾百萬頂多是個中戶。基金是機構,機構有自己的操作思路,中戶也該有自己的操作思路和炒股紀律。

擺正自己的位置,才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操作手法簡單地說就是三種:中線、小波段、短線,一定要分清。定了操作思路後,一定要嚴格執行,嚴格遵守操作紀律。

3.越成熟短線做得越少

老龐總結,投資心理越成熟,短線操作越少。做短線的必須有五成的勝算,才能保平。沒水平,要少做。10次中有6次勝算,才具備盈利的基礎;10次中有7次勝算,才能盈利。真正靠短線賺大錢的,估計在全國也是少數。

4.戰勝自我

在投資中,要順應股市的規律,克服自身的缺點,戰勝自我。戰勝自我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貪心,不恐懼。”

【股市箴言】

股市有股市的規律,成功投資股市一定要認識把握好股市的運作規律。股市是高度學習型、知識型的市場。

世紀炒股贏家羅伊·紐伯格:成功投資十原則

羅伊·紐伯格,一個由15萬美元發展到16億美元的投資大師。1903年出生,20年代,待在巴黎,之後及時地到了華爾街,並且成為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直接見證人,後來他成為合股基金的開路先鋒,並大膽地提出成功的十大原則。

1.了解自己

在開始做公司分析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你自己。對一個投資者來說,你自身的力量可以幫助你走向成功。投資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專業投資,如果你對此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沒有對公司及細節進行分析,你最好還是離它遠點。

個性在現代技巧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指標基金,期貨中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及其他股票指數。怎樣選項,這在現在要比20或30年之前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但我並不注重這一點。我隻是有時在日常商品中做期貨交易。但我並不向個人投資者做這方麵的建議。

在你真正成為一名投資者之前,你也應該檢查一下身體和精神是否合格。好的身體是你作出明智判斷的基礎,不要低估它。

2.向成功的投資者學習

即使是成功的投資者,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在本世紀末度過了一段艱難時期。我和他們中許多人交談過,其中隻有一小部分人相信,1996年在股票一漲再漲的情況下,他們還能把握市場的形勢。

許多曾經傑出的投資者在如今的市場中有過艱難的時期。然而無論怎樣,他們的經驗教訓在任何時候,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這個瘋狂的時代,對我們都有所啟發。

在華爾街有兩條被廣泛認可的理論:增長性和價值性。我們的紐伯格·巴曼基金就是運用我們稱之為“價值法則”的理論投資證券市場的。它的意思是:我們購買證券,然後在獲利數倍於市盈率後賣掉它。

回過頭來看看那些成功的投資者,很明顯,他們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他們的路都通向成功。本·格雷厄姆尊重基本價值規律;沃倫·巴菲特則認真地研究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時老師本·格雷厄姆教給他的經驗;喬治·索羅斯把他的思想理論運用於國際金融領域;吉米·羅傑斯發現了國防工業股票,並把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告訴老板索羅斯……他們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羊市”思維

你可以學習成功的投資者的經驗,但不要盲目追隨他們。因為你的個性,你的需要與別人不同。你可從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從中選擇適合你本身、適合周圍環境的東西。

不要低估心理學在股票中的作用,買股票的比賣股票的還要緊張,反之亦然。除去經濟統計學和證券分析因素外,許多因素影響買賣雙方的判斷,一次頭痛這樣的小事就會造成一次錯誤的買賣。

在羊市中,人們會盡可能去想多數人會怎樣做。他們相信大多數人一定會排除困難找到一個有利的方案。這樣想是危險的,這樣做是會錯過機會的。設想大多數人是一機構群體,有時他們會互相牽累成為他們自己的犧牲品。

4.堅持長線思維

堅持長線投資觀點可以使你不盲目追隨潮流。華爾街總是有時尚的,從90年代的“超級動力”汽車到50年末的保齡球股票。人們似乎認為每個美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成為保齡球手,就像呼啦圈運動一樣。但時尚來了又去了。那些買得早的成功了,那些買得晚的,價格過高,被套住了。

投資會存有一點僥幸因素,但時尚隻是一來來去去。長時間地觀察一下華爾街的大趨勢,你會發現,一次市場上升的推進一般會延續大約兩年。而下跌相對時間短些,大約是上升的1/2的時間。下跌時,每個股票表現不同,這就給機構和個人提供了好的賺錢機會。

5.及時進退

什麼時機可以入市購買股票?什麼時候適合賣出股票、在場外觀望?

時機可能不能決定所有事情,但時機可以決定許多事情。本來可能是一個好的長線投資,但是如果在錯誤的時間買入,情況會很糟。有的時候,如果你適時購入一隻高投機股票,你同樣可以賺錢。優秀的證券分析人可以不追隨市場大流而做得很好,但如果順潮流而動,操作起來就更簡單些。

一般說來,牛市的時間一般比熊市長,牛市時,股價增長緩慢、不規則,可能比熊市更不規則。熊市則短促、劇烈動蕩。但是市場終究是有一定規律的,股市很少連續超過6個月上升,也很少連續超過6個月下跌。

在牛市中,應該適當地抑製人們的貪婪心。華爾街有句諺語:牛市賺錢,熊市賺錢,豬市怎麼辦?你不可能101%的對,也不可能100%的對。你的目標應該是,在每一次大漲中,獲得66.66%的機會。然後退出,重新研究新的股票。經常有許多投資者固執地堅持錯誤,使得損失逐步擴大,好幾年才可以平倉。雖然股價還沒有到最高點,但如果你獲利了,還是退出為好。

6.認真分析公司狀況

必須認真研究公司的管理狀況、領導層、公司業績以及公司目標,尤其需要認真分析公司真實的資產狀況,包括:設備價值及每股淨資產。這個概念在世紀初曾被廣泛重視,但這之後幾乎被遺忘了。如果一家公司擁有許多地產,這構成我們購買其股票的原因。這些資產與公司的盈利能力密切相關,它表明了公司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