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依據自己的風格製定投資策略
冒險型投資人的投資策略
對於承受能力較強的個人而言,風險投資法是不錯的選擇。
1.炒股法
股票市場中的品種有兩類,一類是套利型的專業品種,一類是低風險的盲點品種。如果能夠學會這方麵的技巧,機會是非常多的。
2.炒彙法
個人外彙買賣,是指依照銀行掛牌的價格,不需要用人民幣套算,直接將一種外幣兌換成另一種外幣。參與個人外彙買賣主要可以獲得兩個方麵的投資收益:
(1)保值增值。可以避開彙率風險,使手中的外幣保值增值。
(2)增加利息收益。將低利率外幣換成高利率外幣,同時需要考慮升值趨勢。
3.基金法
基金是中國近幾年新出現的一種投資方式,主要有兩種: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
(1) 股票型基金。贏得股票市場上漲趨勢時的收益,要有判斷股票市場走勢的能力。
(2) 貨幣型基金。贏得穩定的高於銀行利息的收益,與股票型基金套做。
另外,對於冒險型投資人,我們也可以選擇最佳的投資組合。
這種組合模式呈現出一個倒金字塔形結構,各種投資在資金比例分配上大約為:儲蓄、保險投資為20%左右,債券、股票等投資為30%左右,期貨、外彙、房地產等投資為50%左右。
這一投資組合模式適用於那些收入頗豐、資金實力雄厚、沒有後顧之憂的投資者。其特點是風險和收益水平都很高,投機的成分比較重。
投資者要慎重選用這種模式,在作出投資決定之前,首先要正確估計出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對於高薪階層來說,家庭財富比較殷實,每月收入遠遠高於支出,那麼,將手中的閑散資金用於進行高風險、高收益組合投資,更能見效。由於這類投資者收入較高,即使偶爾產生一些損失,也容易彌補。
穩健進取型投資人的投資策略
穩健進取型投資人通常有較大的風險承受能力,不滿足於隻是獲取平均收益,他們與保守安全型投資者相比更希望個人財富能迅速增長。
穩健型投資人在製定投資策略上更適合於做一種錘形的投資組合,各種投資的資金分配比例大約為:儲蓄、保險投資為40%左右,債券投資為20%左右,基金、股票投資為20%左右,其他投資為20%左右。
這一投資模式適合以下兩個年齡段的人群:從結婚到35歲期間,這個年齡段的人精力充沛,收入增長快,即使跌倒了,也容易爬起來,很適合采用這種投資組合模式; 45~5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孩子成年了,家庭負擔減輕且家庭略有儲蓄,也可以采用這種模式。
適合穩健型投資人的低風險投資法,包括以下三種:
1.儲蓄法
銀行儲蓄雖然簡單,但簡單中透出技巧。在進行儲蓄的時候,必須事先比較、計算一下各種不同儲蓄方式的利息額度和利息稅的征收情況,選擇其中收益最大的方式。
2.投保法
隨著現代家庭財產趨向豐富化和多元化,保險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品種豐富的保險險種為我們家庭財產的穩定提供了保障,但是選擇範圍越廣泛,其中的技巧性和難度就越大,越不能盲從隨大流,應睜大眼睛看好每一個產品的利弊得失,權衡不同組合的風險收益。
3.債券法
對於追求穩健的人而言,債券投資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國家對於這個市場看管很嚴,監督也很仔細,所以投資風險較小,且比單純的儲蓄回報率更高一些,因此債券投資成為許多人投資的重要途徑。
保守型投資人的投資策略
保守型投資人一般來說收入不是很高或者很穩定,因而對資金的安全性有著很高的要求。因而保障本金的安全是保守型投資人在做投資時首先需要考慮的。
保守安全型投資組合具有以下特點:
市場風險較低,投資收益十分穩定。其選擇基本上是一些安全性較高,收益較低,但資金流動性較好的投資工具。
保守安全型的投資組合模式呈現出一個正金字塔形結構,各種投資的資金分配比例關係大約為:儲蓄、保險投資為70%(儲蓄占60%,保險占10%)左右,債券投資為20%左右,其他投資為10%左右。保險和儲蓄這兩種收益平穩、風險極小的投資工具構成了穩固、堅實的塔基,即使其他方麵投資失敗也不會危及個人正常生活,不能收回本金的可能性較小。
當然,這隻是幾種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模式,分別反映出高、中、低三種投資目標層次。事實上,在實際操作中,各種投資工具的選擇及其比例並沒有嚴格的限定,也沒有必要嚐試每一種投資工具。投資者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投資組合,適當增加或降低風險及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