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虛假報道
作者:馬娜
【摘要】互聯網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人們的交流方式也隨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網絡媒體憑借著自身的特性與優勢顯示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但是也造成了網絡虛假新聞泛濫的局麵。為了杜絕網絡虛假新聞,營造健康的網絡傳播環境,作為新興媒體,網絡媒體應該本著對受眾和社會負責的態度對信息進行嚴格的篩選、把關,為受眾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本文從網絡媒體的角度探討虛假新聞的成因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網絡媒體 虛假新聞 真實性 把關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與發展,網絡傳播日益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媒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通過網絡,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這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速度。但與此相應的是,網絡虛假新聞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由於網絡傳播的匿名特性,網民們可以在網絡上隨意發表言論而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為網絡虛假新聞的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例如鬧得沸沸揚揚的“艾滋女”事件,始作俑者楊某為了發泄私憤而利用網絡精心炮製了一場鬧劇。這一事件不但給當事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也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在這一事件中,除去楊某的個人責任外,網絡媒體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網絡媒體應該秉承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對信息來源進行認真地核查,並且要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引導輿論。而在“艾滋女”事件中,網絡媒體卻在沒有核實信息真偽的情況下充當了楊某的幫凶,使虛假信息在網絡上泛濫,造成了嚴重後果。
本文認為網絡虛假新聞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網絡空間的高度開放使各種信息聚集。互聯網帶來了一個虛擬的世界,隻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發布和接收信息。網絡傳播打破了傳統的傳播方式和角色定位,網民既可以是傳播者,也可以是受眾。網民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也可以隨時發布信息,而且這些信息的發布大多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同時,由於網絡傳播的匿名形式,使得信息的發布者不需要承擔責任,以致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虛假信息。
第二,網絡媒體為了追求高點擊率以謀取經濟利益而放棄了對信息的把關。某些網站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為了吸引受眾想方設法地製造轟動效應,主動地放棄了對信息的把關。在追求高點擊率的刺激下,網絡媒體甚至背棄了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對所報道或者轉發的新聞信息不加核實,一味求快,從而造成了網絡虛假信息泛濫的嚴重後果。
第三,一些網絡媒體的采編人員自身素質差使得虛假信息有機可乘。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媒體還沒有形成一套健全的采編機製,網絡新聞大多是相互轉載的。網絡媒體為了追求信息發布的速度和數量,很少主動地去獲取第一手資料,而是由編輯們根據第二手資料編發稿件。網絡新聞的采編人員在沒有認真核實信息真偽的情況下就將信息發布出去,這樣很容易造成虛假信息的泛濫。同時,某些商業網站不像傳統媒體那樣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發布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追求高點擊率,以期獲得可觀的商業利益,他們為滿足部分受眾的低級情趣而發布了大量內容低俗的新聞,有的甚至刻意製造虛假新聞以此吸引受眾的眼球。在網絡虛假新聞泛濫的今天,網絡新聞的采編人員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努力做好網絡把關人,為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要杜絕虛假新聞的傳播就需要網絡媒體認真履行其職責,對信息進行嚴格的篩選,摒棄虛假信息,將真實有用的信息傳遞給受眾。具體來說,網絡媒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