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遊戲人生,部分網絡輿情走向娛樂化
中華民族是個具有豁達樂觀性格的優秀民族,善於營造喜劇氣息正是民族性格的體現。近幾年,網絡詞彙大量湧現,說明網絡的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從打醬油、俯臥撐、豬堅強、範跑跑、郭跳跳到躲貓貓、躲媽媽、周逃逃、何逛逛,等等,一係列的網絡熱詞出現,是網友對現實情況加工、提煉、調侃、嘲諷、發泄的一種嶄新創造。他們形象化的思維,寓莊於諧的調侃,寓嚴肅於詼諧的表達,顯示出我們民族深厚的人文性和機敏的幽默感。
2010年,網絡熱詞的運用似乎半正式地得到了一貫以正統和主流自居的傳統媒體的認可甚至是追捧。官方最主流的報紙《人民日報》竟然將網絡詞“給力”赫然印在文章主標題上,一時間,無論媒體刊登還是口頭流傳,不管官方論壇還是民間話語,事事都稱“給力”,大有不給力就落伍之勢。
2011年新春佳節來臨,全國17個省區市的31位黨政領導齊聚網絡,通過人民網發表新春賀詞,向網友拜年並致新春祝福。這30份來自東西南北不同地區的賀詞充滿濃鬱的“網絡味兒”,“給力”“拍磚”等當下時髦“潮語”被寫進省級領導賀詞。其中,雲南省兩位主要領導的賀詞引來網友跟帖熱潮,他們將“十一五”發展總結為:“神馬都是浮雲,科學發展才是真經,轉變發展方式最給力”。④領導幹部重視和使用網絡語,說明官員也已意識到網絡民主參與可以影響政治運作。在此情況下,官員開始意識到網絡的重要作用,主動親近網絡,利用網絡,以網民喜聞樂見的流行語溝通官民關係。同時,也從側麵反映了娛樂化的網絡語對現實政治生活的強大滲透力。
在肯定網絡的積極性時,我們必須清醒地一分為二思維。網絡輿情走向娛樂化,往往含有網民(他們是現實的公民)對現實的無奈、苦悶甚至怨怒,這種情緒如果在現實中不能得到合理途徑的釋放,往往化為網絡的黑色幽默,而看似遊戲人生的嬉笑怒罵,甚或無厘頭的惡搞,其實隱含著巨大的社會破壞能量,這些不能不引起當政者深思和高度重視。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啟銘酒後在河北大學內開車接女友,撞倒兩名女大學生,致一死一重傷。在撞人欲逃被截之後,其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剛。”此熱詞暴露了“官二代”狂妄囂張的嘴臉,成為當今最為熱門的網絡事件詞語。網民創作出以此事件為藍本的文言小說,網絡流行“我爸是李剛”的“惡搞式”歌曲,網友一時盛行以此“名言”造句的風潮。看似輕鬆搞笑的娛樂化輿情背後,隱含著百姓的辛酸,隱忍著平民的無奈,刻寫著草根的怨憤,揮灑著民眾的蒼涼!遊戲人生,很可能導致理想信念倫理道德的流失與缺憾;以人生為遊戲,最後極可能像傳統的“狼來了”故事結局一樣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此語甚危,但良言逆耳,我們不可不加以警覺,而日常的法製完善和民主監督,正確的輿論疏導,有效的價值導引,是麵對當代網絡輿情不可不做的工作。含淚的笑聲響起之時,真是嚴肅的警鍾敲響之際!
【本文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庶民權利與社會公正:當代網絡輿情的現狀與走向研究”(XW10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①劉旭濤、周曉燕:《7成受訪者認為官員“恐懼”網絡 稱係社會進步》,http:
//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
05/09/content_9826142.htm
②《官員被女服務員刺死續:警方稱其曾要求特殊服務》,http://news.sin-
a.com.cn/s/2009-05-13/024517800813.shtml
③劉鵬飛:《2010:網絡輿論格局新變及傳統媒體的作為》,http://media.people.com.cn/GB/137684/13706138.html
④孫乾:《31位省級官員上網拜年 給力神馬等成問候語》,http://news.qq.com/a/20110128/000096.htm
(作者: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新聞業務)
責編:葉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