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眾媒介對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作用(1 / 3)

學子論文選登

作者:黃鴻業

【摘要】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其實質是使馬克思主義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分析媒介在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並運用傳播學中的“培養分析”、“使用與滿足”、“議程設置”等理論,闡述大眾媒介在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眾媒介 馬克思主義 大眾化 培養分析 議程設置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涵與實踐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對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所謂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指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通俗化,使之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所理解,並能在生活中運用與思考。

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其大眾化的實踐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恩格斯為便於群眾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曾建議把《資本論》中的主要觀點改寫成通俗的小冊子,進行理論的普及工作。列寧也認為“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等於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我們黨在1942年和1956年的兩次新聞改革均涉及“去除黨八股,改進文風”,就是為了將黨的觀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到人民群眾中去。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發展才是硬道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等論斷,其實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相關原理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通俗語言表達出來。可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已經有了起步的基礎。

二、媒介在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過程是一個由點到麵,即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掌握,進而將其通過一定手段,讓更多的人知曉的過程。這一手段主要就是媒介。媒介是指信息傳遞的載體和渠道,也可以指從事信息的采集、加工、製作和傳播的社會機構。本文主要指報紙、廣播、電視、雜誌、電影、互聯網等大眾媒介。馬克思主義要實現大眾化,必須是一個由點到麵的傳播模式,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必須經過大眾媒介,才能實現高效率的傳播。在這一過程中,大眾媒介主要發揮兩大功能。一是信息傳播功能,即將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信息內容上,並經過媒介傳遞給受眾;二是信息加工功能,即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事例闡述出來,使受眾易於接受,提高傳播效率。

另一方麵,大眾媒介對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傳播效果並不是顯性的。由於馬克思主義原理本身的特質,再加上將其轉譯成中文的語言轉換過程,其文字具有抽象、晦澀等特點,這注定了其實現大眾化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

三、大眾媒介在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1、固有傳統新聞理念的桎梏

以往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借助媒介宣傳在各種類型活動中的教育意義,以居高臨下、說教傾向明顯、單向性的“宣傳鼓動”來實現。如今,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多維度、多選擇的傳播模式決定了受眾的信息接受過程是一個自主行為,如何改變傳統的新聞思維,創新新聞理念,給新聞專業主義注入更多的時代內涵,這些問題都是整個大眾傳媒界應該積極麵對的。

2、信息缺乏深度,不能滿足受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