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圓,做人要方?(1 / 3)

做事要圓,做人要方

運作好你的人際空間

中國人很看重人際關係,這個讓不少老外一頭霧水的東西,給我們做事帶來了極大方便。當然,這是指人際關係搞得好的情形,如果搞不好倒會帶來很大麻煩。所以,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運作好你的人際空間。

小芳畢業分到單位的時候,大家最不看好她,因為大家認為她打扮土氣、談吐可笑,而更要命的是做起事來經常出錯,害得大家都跟著加班。可是看著她老實無辜的臉,前輩們又不忍心批評她,畢竟剛開始工作嘛!托她代買一包零食,錢付了,東西卻忘拿了,隻好再奔回去取。看著她氣喘籲籲的樣子,前輩們隻好說:“小芳呀,你真是小孩子!以後要多多吸取教訓啊!”讓她打掃房間,她常常出了門才想起來忘了,她還經常把自己的手表忘在洗手間的梳妝台上……如果她是因思考問題而忘了,那又另當別論,可她隻是一個大專畢業剛分配來的小女生,也幸好她隻是一個小女生。

小芳做事情雖然大大咧咧,但是脾氣好,誰說也不生氣。一同進單位的同伴,大多喜歡和中青年主管套近乎,又由於年齡相差無幾,很能說到一起。但小芳卻同單位裏的高齡主管挺說得來,經常陪他們聊天、散步。當那些得閑來陪中青年主管買皮鞋、內衣的同伴仍然在底層辛苦幹活時,小芳已經微笑著坐在總台的位置上了。不久,小芳又坐進了辦公室,從此告別了不規則的上下班時間。

剛開始,大家覺得小芳是運氣好,可後來的事實證明,大家的判斷都錯了。小芳後來換了幾家單位,都節節高升,在不同的單位竟得到了不同領導的賞識。

同學十周年聚會的時候,小芳的收入已經是其中的佼佼者,盡管大家覺得她仍然是那麼直白,甚至可笑。

有人研究了一下,發現了小芳成功的秘密:小芳和單位的高齡主管其實是“兩情相悅”。她帶給高齡女主管心理的安撫,覺得有年輕人跟自己靠攏,說明自己還不老;她陪她們逛中老年商店,看懷舊電影,使她們少了許多孤獨;而對於高齡男主管而言,她到底是一個年輕女孩子,青春撲麵,也不難看,偶遇熟人,她淳樸天真不妖冶的外貌讓別人不會產生誤解。所以,高齡的主管對總是出錯的小芳不僅沒有責備之心,反而有很多慈愛之情,覺得她這個孩子人老實,因此就忍不住要關照她,怕她被別人欺負了。

這種人際關係在注重做人的場合適合,在注重做事的商場更是十分重要。

商界金言曰:“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緣。”反過來說:“最注重人緣的人,才能成為一流人才。”

確實,人際關係是很微妙的東西。我們在世間上的一舉一動,所接觸的大人或小人物都很可能變成日後成敗的因素。這個世界上的關係網密密麻麻地結在一起,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張巨大的關係網之中,攀沿著網絲就可以和許多人拉上關係。假如你們能和這麼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他們成為在事業上幫助你的朋友,在生意上照顧你的顧客,相信你的事業一定非常成功。

所以,要做好生意,人際關係是最先要搞好的事情之一。

在社會上我們麵對各種不同的人,如何才能與這些各有特點的人搞好人際關係?常言道: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在和不同人交往,尤其是口頭交往時,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

1.尋找死板人的興趣點

這種類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會做出你所預期的反應來。他通常不會注意你在說些什麼,甚至你會懷疑他聽進去沒有,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人?

遇到這樣情況,你就要花些時間,仔細觀察、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出他所真正關心的事來。你可以隨便和他閑聊,隻要能夠使他回答或產生一些反應,那麼事情就好辦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這一話題,讓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每一個人都有令他感到興趣、關心的事,隻要你稍一觸及,他就會開始滔滔不絕地說下去。此乃人之常情,故必須好好掌握並利用這種心理。

2.簡言應付傲慢無禮的人

有些人自視清高、目中無人,時常表現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像這樣舉止無禮、態度傲慢的人,實在叫人看了生氣,是最不受歡迎的典型。但是,當你不得不和他接觸時,你要如何對付他?

對付這一類型的人,說話應該簡潔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囉唆,所謂“多說無益”。因此,你要盡量小心,以免掉進他的圈套裏去。你最好在不得罪對方的情況下,言詞盡可能“簡省”。

3.麵對沉默寡言的人要直截了當

和不愛開口的人交涉事情,是非常吃力的。因為對方太過沉默,你就沒辦法了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

對於這種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當的方式,讓他明確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盡量避免迂回式的談話。你不妨直接地問:“對於A和B兩種辦法,你認為哪種較好?是不是A方法好些呢?”

4.不要揭穿深藏不露之人的“偽裝”

我們周圍存在有許多深藏不露的人,他們不肯輕易讓人了解其心思,或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有時甚至說話不著邊際,一談到正題就“顧左右而言他”。

雙方進行交涉,其目的乃在了解彼此情況,以使任務圓滿達成。因此,要經常挖空心思去窺探對方的情報,期待對方露出他的“廬山麵目”來。

但是,當你遇到這麼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時,你隻把自己預先準備好了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做出最後決斷。

5.瞻前顧後應對草率決斷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乍看好像反應很快:他常常在交涉進行到最高潮時,忽然做出決斷,給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覺。由於這種人多半是性子太急,因此,有的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果斷”,決定就會顯得隨便而草率。

像這樣的人,經常會“錯誤地領會別人的意圖”。也就是說,由於他的“反應”太快,每每會對事物產生錯覺和誤解。其特征是:沒有耐心聽完別人的談話,往往“斷章取義”,自以為是地做出決斷。如此,雖使交涉進行較快,但草率地做出的決定,多半會留下後遺症,招致意料不到的枝節發生。

從事交涉,總是要按部就班的來,倘若你遇到草率決斷的人,最好把談話分成若幹段,說完一段之後,馬上征求他的同意,沒問題了再繼續進行下去。總之你要瞻前還要顧後,如此才不致發生錯誤,也可免除不必要的麻煩。

6.適可而止打發冥頑不靈的人

頑強固執的人是最難應付的,因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隻知堅持一己的意見,死硬到底。跟這種頑固分子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費時間的,結果往往徒勞無功。因此,在你和他交涉的時候,千萬要記住“適可而止”,否則,談得愈多、愈久,心裏愈不痛快。

對付這種人,你不妨及時抱定“早散”、“早脫身”的想法,隨便敷衍他幾句,不必耗時,自討沒趣。

7.耐心應對行動遲緩的人

對於行動比較緩慢的人,最需要耐心。碰到這種人,絕對不能著急,因為他的步調總是無法跟上你的進度。換句話說,他是很難達到你的預定計劃。所以,你最好按捺住性子,拿出耐心,盡可能配合他的情況去做。

此外,應該注意的是:有些人言行並不一致,他可能話語明快、果斷,隻是行動不相符合罷了。

8.遇見自私自利的人能忍則忍

這世上自私自利的人為數不少,無論你走到哪兒,總會遇到幾個。這種人心目中隻有自己,凡事都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頭,要他做些於自己無利的事,他是斷不會考慮的。

當我們不得不與其接觸、交涉時,隻有暫時按捺住自己的厭惡之情,姑且順水推舟、投其所好。當他發現自己所強調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會表示滿意,如此,交涉就會很快獲得成功了。

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要想事業一帆風順必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說話做事總是不給人留下餘地,搞得對方非常尷尬甚至憤怒。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不如得饒人時且饒人。饒人,不但容易化解別人的尷尬與憤怒,還會給自己帶來方便。

《紅樓夢》中,黛玉、寶玉和寶釵構成了一種微妙的“三角”關係。對於寶釵與寶玉的親近,孤傲清高的黛玉自然心酸嫉妒,把寶釵視為“情敵”、“心腹之患”,因而每有機會,黛玉總要對寶釵貶損一番。然而寶釵總是采用恰當而巧妙的辦法予以化解,對於黛玉無關緊要的敵意,她不予理睬;對於某種有辱人格的諷刺挖苦,予以適當的回敬;一旦發現了轉機便緊緊抓住,努力爭取和解。

有一次,賈母等人猜拳行令隨意玩樂,黛玉無意中說出了幾句《西廂記》和《牡丹亭》中的豔詞。這類劇本在當時是禁書,黛玉這樣的名門閨秀怎麼能讀禁書、說豔詞?這會被人指責為大逆不道。好在許多讀書很少的人沒有聽出來,但此事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寶釵,然而寶釵卻沒有感情用事,圖一時痛快,借此機會讓黛玉難堪。她決定不宣之於眾,因為她很敏銳地發覺這是她與黛王化幹戈為玉帛的契機。這不能不說是寶釵的高明之處。

事後,到了背地裏寶釵便叫住黛玉,冷笑道:“好個千金小姐,好個尚未出閣的女孩兒!滿嘴說的是什麼?”她先給黛玉來個下馬威,讓對方感到問題的嚴重。黛玉隻好求饒說:“好姐姐,你別說與別人,我以後再也不說了。”寶釵見她滿臉羞紅,不再往下追問。這種適可而止、寬容的態度讓黛玉覺得感激。寶釵還設身處地、循循善誘地開導黛玉在這些地方要謹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因為她是出自真心實意地關心,“一席話說得黛玉垂下頭來吃茶,心中暗服,隻有答應一個‘是’了”。

此事之後,寶釵守口如瓶沒有向任何人透露一點黛玉失言之事。她果真信守諾言,使黛玉改變了對她的成見。黛玉誠懇地對她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而我又是個多心的,竟沒有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那樣教導我……比如你說了那個,我斷不會放過的,你竟毫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若不是前日看出來,今日這些話,再不對你說的。”至此,寶釵和黛玉已達成和解。寶釵的最大優點、可愛之處就是善解人意,珍重友情。她並不以和解為止,而是和解之後對黛玉關懷體貼,加深相互之間的感情。她深知黛玉心中的苦楚。黛玉生病,她來探望,當得知,黛玉怕別人說三道四而不願熬什麼燕窩的時候,立刻將自己家的燕窩送給黛玉吃。當黛玉悲歎自己孤苦伶仃的時候,她便勸慰道:“你放心,我在這裏一日便與你消遣一日。你有什麼委屈煩難隻管告訴我,我能解的替你解一日。”如此勸慰體貼,使黛玉覺得自己到底有個可以相伴談心的知己,自然更加親近。寶釵又說:“我雖有個哥哥,但你也是知道的,隻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是同病相憐。”一個同病相憐,一下子使兩顆心緊緊貼在一起。寶釵如此善解人意,又很會說話,怎能不使原先對她抱有敵意的黛玉視為可靠的知己呢?

春秋戰國時期的宓子賤,是孔子的弟子,魯國人。有一次齊國進攻魯國,戰火迅速向魯國單父地區推進,而此時宓子賤正在做單父宰。當時也正值麥收季節,大片的麥子已經成熟了,不久就能夠收割入庫了。可是戰爭一來,這眼看到手的糧食就會讓齊國搶走。當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賤提出建議,說:“麥子馬上就熟了,應該趕在齊國軍隊到來之前,讓咱們這裏的老百姓去搶收,不管是誰種的,誰搶收了就歸誰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個也認為:“是啊,這樣把糧食打下來,可以增加我們魯國的糧食,而齊國的軍隊也搶不走麥子作軍糧,他們沒有糧食,自然也堅持不了多久。”盡管鄉中父老再三請求,宓子賤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過了一些日子,齊軍一來,把單父地區的小麥一搶而空。

為了這件事,許多父老埋怨宓子賤,魯國的大貴族季孫氏也非常憤怒,派使臣向宓子賤興師問罪。宓子賤說:“今年沒有麥,明年我們可以再種。如果官府這次發布告令,讓人們去搶收麥子,那些不種麥子的人則可能不勞而獲,得到不少好處。單父的百姓也許能搶回來一些麥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後便會年年期盼敵國的入侵,民風也會變得越來越壞,不是嗎?其實單父一年的小麥產量,對於魯國的強弱的影響微乎其微,魯國不因為得到單父的麥子就強大起來,也不會因為失去單父這一年的小麥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讓單父的老百姓,以至於魯國的老百姓都存了這種借敵國入侵能獲取意外財物的心理,這是危害我們魯國的大敵。這種僥幸獲利的心理難以整治,那才是我們幾代人的大損失呀!”

做人不能睚眥必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雖然自己可能會暫時失去一點小東西,但從長遠來看,往往是有利的。一戰後協約國逼迫德國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將其經濟推向了崩潰,也使德國人民中聚集了強大的怨怒之氣。這怨怨之氣成為納粹上台的極重要原因。

所以我們必須懂得:

1冤家宜解不宜結

和人家鬥氣,一來未必能夠鬥得過,二來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什麼補益。因此換一種視角,換一套思路,另辟途徑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一旦問題解決了,你受氣的根源也自然消失了。你應當想到,這一次人家阻撓了你,給你氣受,也許下次你還要求人家,要是人家記了仇,你就還會有更大的氣要受。相反,如果你能夠適當給他一個台階下,他感激你的寬容大量,下一次辦事時也許就能給你幫上大忙。

2在人際交往中注意不把事情做絕

每個人受了氣後都會產生一種報複心理。於是處處留心,尋找時機。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為說不定你哪天還會有更大的氣受。相反,如果一個人在有了實力,或是抓住了對方的把柄,完全有能力收拾對方時,能夠恰當地利用這種優勢,以一種大度寬容的方式來對待對方,求得他的信任與感激,再進一步通過其他方式來增進彼此的感情,那麼就不但排除了樹敵的可能性,而且多了一個很可信賴的朋友。朋友多了,可以借助的力量就會強大,同時能夠彌補個人能力的種種不足。對於矛盾的雙方而言,這樣結局無疑是最為理想的。

如果不能與人方便,那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就多了許多冤冤相報,對誰都沒有好處。

有一位經理,一大早起床,發現上班時間快到了,便急急忙忙地開著車往公司急奔。

一路上,為了趕時間,這位經理連闖了幾個紅燈,終於在一個路口被警察攔了下來,給他開了罰單。

這樣一來,上班更是要遲到了。到了辦公室之後,這位經理如吃了火藥一般,看到桌上放著幾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書寄出的信件,經理更是生氣,把秘書叫了進來,劈頭就是一陣痛罵。

秘書被罵得莫名其妙,拿著未寄出的信件,走到總機小姐的座位,照樣是一陣狠批。秘書責怪總機小姐昨天沒有提醒她寄信。

總機小姐被罵得心情惡劣之至,便找來公司內職位最低的清潔工,借題發揮,對清潔工的工作,沒頭沒腦地又是一連串聲色俱厲的指責。

清潔工底下沒有人可以再罵下去,她隻得憋著一肚子悶氣。

下班回到家,清潔工見到讀小學的兒子趴在地上看電視,衣服、書包、零食丟得滿地都是,當下逮住機會,便把兒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頓。

兒子電視當然是看不成了,忿忿地回到自己的臥房,見到家裏那隻大懶貓正盤踞在房門口,一時怒由心中起、惡向膽邊生,立即狠狠地踢一腳,把貓兒給踢得遠遠的。

無故遭殃的貓兒,心中百思不解:“我這又是招誰惹誰啦?”

這裏最後倒黴的是隻貓,但如果最後倒黴的是個人呢?

是人都愛受恭維

在一般人看來,恭維別人似乎是不好啟齒的,尤其是肉麻的恭維,一般人更是說不出口。但我們必須承認,在這個社會上,善於恭維人的更討人喜歡,比較吃香,辦事情也比較順利。換個角度想想,當別人恭維自己時,我們雖然嘴裏連說“哪裏哪裏,我沒有那麼好”、“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可是仍然滿臉堆笑,心裏美滋滋的。即使事後冷靜地回想,明知

對方說的是恭維話,卻還是沒有辦法抹去心中的歡喜。

明白了這樣的道理,我們就可以認識到:愛聽恭維話是人的天性,虛榮心是人性的一大弱點

。當聽到別人恭維吹捧自己時,虛榮心得到莫大的滿足,對對方的態度也會更加喜歡起來,自然就很容易服從他的條件,聽從他的建議。

以買衣服為例,當你在服裝店試穿上一件衣服,還在那裏猶豫著不知道買不買時,營業員就發話了:

“啊,真漂亮,穿起來非常合身,又樸素又大方,簡直是為你定做的一樣!”

這時你滿心喜歡,不再猶豫,爽快地買下了這件衣服。

恭維別人對幾乎所有對象都適用,不過能產生最大效果,能給自己帶來最大好處的,還是對領導和一些女性。

人們通常把當麵說奉承話叫作“戴高帽”。

有一個京官要到外地任職,臨行前,去向老師拜別。老師說:“外地的地方官不容易當,你要小心謹慎為好。”京官說:“老師放心,我準備了高帽一百頂,逢人便送一頂。這樣,恐怕不至於會有什麼問題。”老師聽了很生氣,當場訓斥他:“吾輩為官,不可搞邪門歪道,哪有像你這樣辦事的?”京官連忙說:“老師這話很對,不過當今這個世界上,像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能有幾個?”老師聽了,轉怒為喜,點點頭說:“你這一句話倒也說得很對!”

京官從老師那裏辭別出來後,笑著對人說:“我的一百頂高帽,如今隻剩下九十九頂了!”

任何一位上級在不同程度上掌握著下屬的升降沉浮。作為一個下屬,有時要調動工作,尋求高就,爭取分房或者漲工資、評職稱等,都需要上級來權衡解決和幫助辦理,其間之難主要在於這些利益帶有明顯的競爭性。“僧多粥少”是這種競爭的顯著特點,所以,上級對這些利益的分配和處理也常常處在小心翼翼的矛盾中。但事實上,所謂“公平競爭”隻不過是人們向往的理想狀態,指望要爭取的利益通過所謂的“公平”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多半是一廂情願的奢望。所以,你若想得到什麼,就必須要勇敢而積極出麵去努力爭取。

這裏的所謂“爭取”一定程度上就包括恭維領導。

小江和小何分別被劉經理派到合肥和廣州參加展會。小江很不服氣,覺得自己比小何更具有豐富的推廣經驗和優秀的應變能力,應該讓自己去參加廣州的展會。因為,無論規模還是層次,合肥那個展會和廣州的展會都沒法比。

後來小江才知道,小何的嘴功了得,幾句奉承話外加一個進口高級打火機,就把劉經理拍得暈頭轉向了,於是那張飛向廣州的機票就歸了他。

月底的季度獎發下來,小江得知小何比自己多拿了200塊錢。200塊錢雖算不上什麼,可是卻代表著上司對自己工作的認可程度。他覺得自己與這樣一位馬屁精和這樣一位吃屁鬼上司共事,真是倒黴透了。他沮喪地坐在椅子上生悶氣,而劉經理正有滋有味地品著小何從廣州帶回的高級龍井茶,體會著被下屬孝敬的得意滋味呢。

有一位女領導,快50歲了,但是保養得不錯,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於是這天一個下屬在跟她聊天的時候說道:“我剛見您的時候,您看起來也就二三十歲的樣子。我還想著既然當了這麼高職位的領導,怎麼也得有35歲了吧。後來才……”女領導非常高興,過段時間

就把這位下屬升了職。

可以說,這位下屬的恭維有點肉麻,但是他抓住了女人愛美、喜歡被人說自己年輕的心理,終於為自己謀得了利益。

就像女人天性愛美一樣,她們也天生愛聽恭維話。所以若能掌握恭維女人的技巧,她們高興了,幫你辦事自是不在話下。

不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女性事實上似乎都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有些人是高尚優雅,有些人是天生麗質,不論哪一方麵,身為女性總有足以自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