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有狼性,做人有水性?(2 / 3)

和陳彬一起來公司的一個女孩升職後成了他的上司,雖然他們平時在業務上是對手,其實他對她沒有任何成見,確切地說,他們在生活中還是好朋友呢!

他對升她職的老板也沒有意見,老板有這個權力嘛!他隻是覺得,如果換成他升到那個職位,他一定能做得更好。

事實已經如此,他就在心裏給自己鼓勁:既然我們基礎差不多,而且我比她強,為什麼明年就不能是我上去呢?於是陳彬就努力工作、努力學習,業績越來越突出,他的“光芒”甚至已經“掩蓋”了他的上司。

到第二年公司開始聘任員工的時候,陳彬直接去找了老板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板除了大家都看到的以外他還有哪些優點、哪些長處沒有發揮出來。他是拿著自己對部門的策劃書去的。

結果,他升職了。

和為貴,別意氣用事

美國總統威爾遜說過:“假如你握緊兩隻拳頭來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訴你,我會把拳頭握得更緊;但假如你找我來,說道:‘讓我們坐下商談一番,假如我們之間的意見有不同之處,看看原因何在,主要的症結在什麼地方?’我們會覺得彼此的意見相去不是十分遠。我們的意思不同之點少,相同之點多,並且隻顧彼此有耐性、誠意和願望去接近,我們相處並不是十分難的。”

中國古代學者強調寬厚待人、事物和諧,提倡“和為貴”。他們明白,人與人,團體與團體之間關係是相互的,大家和諧相處,就能形成良性互動,達到雙贏,如果因為一點小衝突就意氣用事,破壞和諧,則可能使自己陷入惡性互動,對雙方都不利。這才是因小失大。

一次,上海一家著名飯店宴會外賓。一位中等身材的外賓被餐桌上擺放的雕有九條飛龍的精美酒杯——“九龍杯”所吸引,讚歎不已。於是,他乘人不備順手把一隻“九龍懷”塞進了自己的公文包裏。外賓的這一舉動,被飯店服務員看在眼裏,並立即向經理作了報告。經理覺得此事比較棘手:如果直接到外賓的公文包內翻取,外賓會提出抗議,造成不良影響;如果想法把外賓引開,也不行,因為此時外賓肯定不會讓公文包離身;如果等明天外賓離開飯店時扣下來,又怕夜長夢多,夜間發生變故。正在一籌莫展時,經理忽然想到周總理正在上海。於是,他們向周總理作了彙報。周總理聽後,說:“九龍杯是我們的國寶,一定要追回來,而且要有禮貌不傷感情的追回來。”接著,總理問晚上給外賓安排什麼活動。當聽說宴會後安排外賓看雜技表演時,總理笑了,說:“這不就很好嗎?讓外賓欣賞一下中國雜技的神奇奧妙嘛!”經過一番布置,雜技演出的最後一個節目為魔術。隻見舞台中央的桌子上擺放著三隻“九龍杯”,魔術師用一塊黑色方布將杯子蓋起來,走開幾步,掏出道具手槍,對準杯子開了一槍,然後揭開黑布一看,三隻酒杯隻剩兩隻。魔術師指指空缺酒杯的地方,又指指台下,示意酒杯變到台下觀眾席中了。緊接著,魔術師走下舞台,來到宴會上拿“九龍杯”的那位外賓麵前,先鞠了個躬,然後請他打開他的公文包。在這樣的場合和氣氛下,外賓不得不將公文包打開,魔術師從他的公文包中取出真的“九龍杯”,舉在手上。此時,雜技場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國寶“九龍杯”終於巧妙地取了回來。

要防止意氣用事,就要時刻保持與人為善的心態,把美好的回憶銘刻在心裏,把不愉快用最快的時間衝刷幹淨。

拉辛和吉姆、馬特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們三個一起旅行。當三人行經一處山穀時,馬特失足滑落。幸而拉辛拚命地拉住他,才將他救起。馬特於是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一句話:“某年某月某日,拉辛救了馬特一命。”

三人繼續向前走,幾天後來到一條小河邊,拉辛跟馬特為了一件小事爭吵了起來,拉辛一氣之下打了馬特一個耳光。馬特當時非常憤怒,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拉辛打了馬特一耳光。”

當他們旅遊回來後,吉姆好奇地問馬特為什麼要把拉辛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卻將拉辛打他的事寫在沙灘上?馬特回答:“拉辛救了我,我永遠都感激他。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幹二淨。”

有的人信奉有仇必報的哲學,卻常常因此喪失了更多,得不償失。尤其是“怨怨相報何時了”,一心要去碰,就會被這句咒語套住。倒不如放人一馬,因為我們要把握今天和明天,而不能永遠生活在昨天。

李陽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某電視公司請他去主持一個特別節目,那節目的導播看他文章不錯,就又要他兼任編劇。

但在節目做完領酬勞時,導播不僅不給他編劇費,還扣他一半的主持費。他對李陽說:“這是收據,你簽收一千六,但我隻能給你八百,因為這個節目透支了。”

李陽沒吭聲,照簽了,心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後來那導播又找他,他也“照樣”做了幾次。

最後一次做完,他沒扣李陽的錢,反而對他很客氣,因為李陽被該公司的新聞部看上,一下子成為了電視記者兼新聞主持。

後來他們經常在公司不期而遇,那個導播每次笑得都有點尷尬。

李陽曾經也想去告他一狀,可是一想:沒有他能有我的今天嗎?如果我當初不忍下一口氣,又怎能繼續獲得主持的機會呢!機會是他給的,他也算是我的恩人,現在他已經知錯,我又何必去報複呢?

你對別人投之以桃,別人也會報之以李,而你對別人不依不饒,自己也必將受到損害(因為著急上火而對自己的損害還不包括在內),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古時候有個宰相,一天,請來一位理發師給他理發。理發師給他理好發後,就給他修麵。麵修了一半,理發師忽然停下手中的剃刀,兩隻眼睛看著宰相的脖子。宰相心中納悶,就問道:“你不修麵,卻在看我的脖子,這是為何?”理發師聽了宰相的問話,說:“人家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是嗎?”宰相聽了哈哈大笑,說:“是呀,宰相氣量大,對各種小事,都能容忍,從來不計較。否則怎麼做宰相呢?”理發師聽了,慌忙跪在地上,口中連連說:“小人該死,小人該死。”宰相忙問:“什麼事?”理發師說:“小人該死。在修麵的時候,小人不小心,將大人左麵的眉毛剃掉了,千萬請大人恕罪。”宰相一聽,十分氣憤。他想,剃去了一道眉毛,如何去見皇上,又如何會客呢?正想發怒,但又一想,自己剛才講過,宰相的氣量最大,對那些小事,從來不計較,現在為了一道眉毛,又怎麼能治他的罪呢?想到這裏,宰相隻好說道:“去拿一支筆來,將剃去的眉毛給我畫上。”理發師就按宰相的吩咐,給宰相畫上了一道眉毛。

宰相走了,理發師望著他的背影心中很不是滋味:“宰相大人呀,幸虧你肚量大,如果你不原諒我的話,當時我就會馬上用刀割斷你的喉嚨!與您相比,我真是一個小人啊!”

這位宰相的“撐船”膽量不僅救了自己,還感化了一時做了“小人”的理發師。這難道不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想做大事先做好小事

許多知名富豪把自己的企業交給下一代之前,都讓其從最“基層”幹起,甚至從打水掃地開始幹。這些富豪也多是由窮困起家的,他們知道,不從看似不驚人的“小人物”、“小事”開始,就不會了解許多社會生態,形不成有益的智慧和行事方式。

日本水泥大王,淺野水泥公司的創建者淺野宗一郎,他23歲時穿著破舊不整的衣服,失魂落魄地從故鄉富士山走到東京來。因身無分文,又找不到工作,有一段時間每天都陷在半饑餓狀態之中。“幹脆賣水算了。”他靈機一動,便在路旁擺起了賣水的攤子,生財工具大部分都是撿來的。“來,來,來,清涼的甜水,每杯1分錢。”淺野大聲叫喊。果然,水裏加一點糖就變成錢了。頭一天所賣的錢共有6角7分。這最簡單的賣水生意使這位吃盡千辛萬苦的青年,不必再挨餓了。淺野日後成為大企業家,就是由於他對任何事都能夠好好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說:人在困境時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反而能給予他一個轉機,使他湧上來無比的勇氣,使他更加聰明,更加能勇往直前。因此對人生厄運不恐懼,應感謝才是。淺野又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無用的東西,任何東西都是可以利用的。”淺野賣了兩年水,25歲時已賺了一筆為數不少的錢,於是開始經營煤炭零售店。30歲時,當時的橫濱市長聽到淺野很會使無用的東西產生價值,就召見他說: “你是以很會利用廢物聞名的,那麼人的排泄物你也有辦法利用嗎?”淺野說:“收集一二家的糞便不會賺錢,但是收集數千人的大小便就會賺錢。”市長問: “怎麼樣收集呢?”淺野說: “做個公共廁所,我做給你看,好不好?”這樣,淺野就在橫濱市設置63處日本最初的公共廁所,因而他就成了日本公共廁所的始祖。廁所做好之後,淺野把收集糞便的權利以每年4 000日元的代價賣給別人,2年後設立1家日本最初的人造肥料公司。也許你會感到震驚,設立日本最大的水泥公司——淺野水泥公司的資金,是從這些公共廁所的糞便上賺來的!

希爾頓飯店的創始人、世界旅館業之王康?尼?希爾頓就是一個苟求細節完美的人。

康?尼?希爾頓要求他的員工:“大家要牢記,萬萬不可把我們心裏的愁雲擺在臉上!無論飯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難,希爾頓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顧客的陽光。”正是這小小的永遠的微笑,讓希爾頓飯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一家企業的副總凱普曾入住過希爾頓飯店。那天早上剛一開門,走廊盡頭站著的服務員就走過來向凱普先生問好。讓凱普先生奇怪的並不是服務員的禮貌舉動,而是服務員竟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因為在凱普先生多年的出差生涯中,在其他飯店住宿時從沒有服務員能叫出客人的名字。

原來,希爾頓要求樓層服務員要時刻記住自己所服務的每個房間客人的名字,以便提供更細致周到的服務。當凱普坐電梯到一樓的時候,一樓的服務員同樣也能夠叫出他的名字,這讓凱普先生很納悶。服務員於是解釋:“因為上麵有電話過來,說您下來了。”

吃早餐的時候,飯店服務員送來了一個點心。凱普就問,這道菜中間紅的是什麼?服務員看了一眼,然後後退一步做了回答。凱普又問旁邊那個黑黑的是什麼。服務員上前看了一眼,隨即又後退一步做了回答。她為什麼後退一步?原來,她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唾沫落到客人的早點上。

從小事做起時對鍛煉人們的工作態度極為重要。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雖然不免偏頗,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作態度的重要性。態度是成功的基石之一,如果這一基石不穩,是建立不起堅固的事業大廈的。

所以,起點低不要緊,關鍵是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把尋常的事做得不尋常。隻有樹立這樣的高標準,才能使每項工作和每個人有最快最大的進步。

把比自己強的人收入麾下

據說,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墓碑上有這樣一行字:這是一個能讓比自己強的人為自己做事的人。

卡內基原來是一個毫不出名,且對鋼鐵生產和經營知之甚少的一個小工。但當曆史將他推向鋼鐵事業之時,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他雖然沒有鋼鐵知識,但他卻相信隻要他把世界上那些專門知識比自己豐富得多的人物集中到自己的麾下,充分利用他們的鋼鐵生產和經營知識,他就一定能夠成為鋼鐵王國的巨無霸。正是有了領導的信念後,卡內基才開始網羅天下人才,組成了一個近50名專家的智囊團,並充分調動了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充分施展了自己的領導才能。這樣,在他的創業過程中,正是經由無數專家的出謀劃策,才解決了生產經營中許多疑難問題;正是團隊凝聚成的巨大力量,才產生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個財團;正是眾人的力量才創造出了卡內基這個鋼鐵王國裏的巨無霸。

把比自己強的人收入麾下,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很自然地希望自己是團隊中最有能力的人,但這種境界隻是相對的。領導者或許在某些方麵能力較強,但在另一些方麵就未必了。因此上司與下屬互相配合,各取所長,是團隊良性運作的重要方式。

漢朝初年,楚王韓信在玉夢澤被劉邦擒拿,貶為淮陰侯。一次,劉邦與韓信對談。劉邦問韓信:“你看朕能帶兵多少?”韓信答道:“不過十萬而已。”劉邦又問:“那你呢?”“我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劉邦很不高興:“那你為什麼還被我擒住呢?”韓信微微一笑:“陛下不善帶兵,但善帶將。您通過帶將來帶兵,天下還有誰能與之爭?”韓信這一番言語,雖有拍馬屁之嫌,卻也說明了領導者最需要管理能力,而不用樣樣精通,專業事務可以讓各方麵人才來負責這樣一個道理。

一個人若能引導其他人進行合作,以及從事有效的團隊工作,或者鼓舞其他人,使他們變得更為活躍,那麼,這個人的活動能力並不亞於以更直接的方式提供有效服務的人。在工商企業中,有些人具有極高的能力,能夠鼓舞並指揮他屬下所有的人員獲得比在沒有這種指揮影響力之下更大的成就。眾所周知,卡內基很能幹地指揮他個人的一些幕僚人員,因而使得這些幕僚人員當中的許多人也成為富翁。每位銷售經理,每位軍事領袖,以及各行各業的領導者,都了解“共同諒解及合作的精神”的必要性。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擁有這種精神。這種和諧的大眾精神,可經由自動或強製的紀律而獲得。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思想將被融合成為一種“智囊團”,這表示個人的思想受到修正,彼此的思想合二為一。造成這種融合過程的方法很多,就如同將個人置身於各種行業的領導地位,每一位領袖都有自己協調追隨者思想的方法。

企業強大的競爭優勢不僅在於員工個人能力的卓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團隊合作力量的強大。

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倍增效果。據統計,諾貝爾獲獎項目中,因協作獲獎的占2/3以上。在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獎占41%,後來則增至80%。

分工合作正成為一種企業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們能把容易的事情變得簡單,把簡單的事情也變得很容易,我們做事的效率就會倍增。合作,就是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的一個關鍵,世界正逐步向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於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產物。

“把比自己強的人收入麾下”,除了強調領導者與下屬、下屬與下屬之間的合作互動外,還在於刻意“培養”“比自己強的人”。每個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有的成了蘇格拉底、孔子那樣的聖人,有的隻能碌碌一生,就是“培養”上有差別。對一個企業來說“培養”主要是依靠激勵機製。

美國的羅賓?維勒開始創業時,經營著一家規模很小的鞋廠,全部雇工加起來才十幾個人。於是羅賓為工廠的出路提出了兩個設想:

首先,使產品向高檔化發展。選用上好的皮料,雇用熟練老工人,使皮鞋在質量上超過別的廠家。而由於工廠本來就規模小、成本高,使產品高檔化會讓工廠負擔不起,況且創名牌並非易事,也許名牌還沒有創出來,工廠就已經垮了。所以,羅賓決定把這個設想取消。

另外一個設想就是,改革皮鞋款式,追趕市場潮流。如果不斷有新產品、新樣式上市,從而引起顧客的注意,那麼,鞋廠的前途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於是,羅賓把所有的雇工召集在一起,要求他們各盡所能設計新款皮鞋。他還專門製定了獎勵製度,凡是所設計的新款鞋樣被工廠采用者,獎勵1 000美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出一個月, 羅賓就收到了很多種設計的草樣,其中不乏很有創意的設計。他和那些熟練的老工人一起研究挑選了幾個晚上,終於選定了三個款式別致的鞋樣作為試製品。而且,第二天便在全體工人的麵前把1 000美元獎金分別發給了這三個工人。

羅賓將這三個新樣式的鞋分別製了1 000雙,然後立即送往各個大城市進行推銷。都市人群早已穿厭了那些式樣單一、顏色黯淡的舊式皮鞋,忽然看見了這些樣式新穎的皮鞋,眼前為之一亮,仿佛看見了一個新的世界,於是競相購買。不出幾天,這3 000雙樣品就被搶購一空。

一星期後, 羅賓的工廠收到了如雪片般飛來的訂貨單, 總數達2 700多份。羅賓捧著這沉甸甸的訂貨單,知道自己的心血並沒有白費。

有了市場作後盾, 羅賓的工廠日益壯大起來,幾年之後, 羅賓已經擁有了十多家頗具規模的皮鞋製作工廠了。

一個團隊的領導者,關鍵是要有好心態,容得下“比自己強的人”,可以有這樣的人合作。還要有控製力,像劉邦一樣,不必善帶兵,但必須善帶將,讓合作能產生最大效益。

堅信收獲與風險成正比

每件事的製約因素都很多,我們隻能知曉其中一部分,其他的則隻能臆測。不可以說,我們每做一件事其實都有風險,像是一場賭搏。在賭搏過程中,你要想獲得越多收益,必須下越多賭注。賭注越多,輸得可能越慘、贏得也會越爽,也就是說,收獲與風險成正比。

從前有個人,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饑渴難忍,瀕臨死亡。可仍然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終於找到了一間廢棄的小屋。這間屋子已久無人住,風吹日曬,搖搖欲墜。在屋前,他發現了一個汲水器,於是使盡全力抽水,可滴水全無。他氣惱至極。忽又發現旁邊有一個水壺,壺口被木塞塞住,壺上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你要先把這壺水灌進汲水器,然後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裝滿。”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壺塞,果然裏麵有一壺水。

這個人麵臨著艱難的抉擇:是不是該按紙條上所說的,把這壺水倒進汲水器裏?如果倒進去之後汲水器不出水,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能暫保自己的性命。他決心照紙條上說的做,果真汲水器中湧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休息了一會兒,他把水壺裝滿,在紙條上加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隻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

收獲與風險成正比。要像上麵那位旅行者一樣,果斷地做出決策,因為優柔寡斷會讓人錯失許多良機。

美國一所著名商學院畢業的一位業務員前去拜訪西部一個小鎮上的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想把“銷售及商業管理”課程介紹給這位房地產商人。

這位業務員到達房地產經紀人的辦公室時,發現他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機上打著一封信。這位業務員自我介紹一番,然後介紹所推銷的這個課程。

那位房地產商人顯然聽得津津有味。然而,聽完之後,卻遲遲不表示意見。

這位業務員隻好單刀直入: “你想參加這個課程吧,不是嗎?”

這位房地產商人以一種無精打采的聲音回答說:“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想參加。”

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因為像他這樣難以迅速做出決定的優柔寡斷者比比皆是。

這位對人性有透徹認識的業務員,這時候站起身來,準備離開,但接著他采用了一種多少有點刺激的技術,下麵這段話使房地產商人大吃一驚。

“我決定向你說一些你不喜歡聽的話,但這些話可能對你很有幫助。先看看你工作的辦公室,地板髒得怕人,牆壁上全是灰塵。你現在所使用的打字機看來好像是大洪水時代諾亞先生在方舟上所用過的。你的衣服又髒又破,你臉上的胡子也未刮幹淨,你的眼光告訴我你已經被打敗了。

“在我的想像中,在你家裏,你太太和你的孩子穿得也不好,也許吃得也不好。你的太太一直忠實地跟著你,但你的成就並不如她當初所希望的。在你們剛結婚時,她本以為你將來會有很大的成就。

“請記住,我現在並不是向一位準備進入我們學校的學生講話,即使你用現金預繳學費,我也不會接受。因為,如果我接受了,你將不會擁有去完成它的進取心,而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學生當中有人失敗。

“現在,我告訴你你為何失敗。那是因為優柔寡斷的你沒有做出一項決定的能力。在你的一生中,你一直養成一種習慣:逃避責任,無法做出決定。錯過了今天,即使你想做什麼,也無法辦到。”

這位房地產商人呆坐在椅子上,下巴往後縮,他的眼睛因驚訝而膨脹,但他並不想對這些尖刻的指控進行辯解。

這位業務員道聲再見,走了出去,隨後把房門關上。但再度把門打開,走了回來,帶著微笑在那位吃驚的房地產商人麵前坐下來,又說:

“我的批評也許傷害了你,但我倒是希望能夠觸怒你。現在讓我以男人對男人的態度告訴你,我認為你很有智慧,而且我確信你有能力。你不幸養成了一種令你失敗的習慣。但你可以再度站起來。我可以扶你一把,隻要你願意原諒我剛才所說過的那些話。

“你並不屬於這個小鎮。這個地方不適合從事房地產生意。趕快替自己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錢也要去買來,然後跟我到聖路易市去。我將介紹一個房地產商人和你認識,他可以給你一些賺大錢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教你有關這一行業的注意事項,你以後投資時可以運用。你願意跟我來嗎?”

那位房地產商人竟然抱頭哭泣起來。最後,他努力地站了起來,和這位業務員握手,感謝他的好意,並說他願意接受他的勸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進行。他隨後答應報名參加《推銷與商業管理》課程,並痛快地交了學費。

3年以後,這位去掉了尋找保險、優柔寡斷這樣人性弱點的房地產商人開了一家大公司,成為該市最成功的房地產商人之一。

對一個團隊領導者來說,一般喜歡敢闖敢幹的年青人,因為雖然闖可能會失敗,但另一方麵,隻有敢闖才能做出意想不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