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批評時別忘記先誇獎(1 / 1)

麵對別人的錯誤,如果不予以指出,那麼別人可能會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但是,如果我們直接地加以批評,非但不容易讓別人接受,恐怕還會引起人家的反感。

那麼怎麼才能既指出別人的問題、提出批評意見,又不會讓別人厭惡呢?這就需要給苦藥加點糖,也就是在批評之前先誇獎。

黃曉今年上五年級,愛好踢足球,口才和反應能力都很不錯,出黑板報也很棒。不過他的性格比較叛逆,把班幹部的話當做耳旁風,對老師的話也經常抗議,非常讓班主任頭疼。

有一天,他竟然在課堂上當眾對老師喊道:“你講得太差了,我們不需要你這樣的老師!”氣得那位老師扭頭走掉了。

下課後,班主任找來黃曉,語重心長地說:“黃曉,老師知道你並不是一個壞孩子,你有很多優點,在足球場上積極英勇,為班級贏得榮譽,在主題班會上舌戰群雄,你出的黑板報也別具一格。如果你能夠更加成熟和懂事的話,相信你會更加優秀!”

黃曉聽到這非常高興,想起今天自己的做法,黃曉慚愧極了。

接著,老師話鋒一轉,嚴肅地說道:“但是,你今天的行為非常不好,已經違反了校規,作為一個學生,首先就應該做到尊重老師,你這種擾亂課堂紀律的行為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以後不允許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這樣,你才能保住你的榮譽!”

聽完這些話,黃曉心裏激動極了,以前從來沒有人這樣誇獎過他,雖然最後老師還是批評了他,但是他同樣覺得非常高興。並且下定決心,以後一定好好學習,不再搗亂。

從此以後,黃曉果改變了很多,在期末還被評為“三好學生”。

批評也可以先貶後褒,像這位老師一樣,先肯定再批評,可以讓對方得到安慰,從而樂意接受你的批評。

就如同讚美有助於敞開一切大門一樣,在批評中糅合褒揚,就會滿足對方的麵子需要,有助於克服批評中經常遇到的麵子障礙。

所以,18歲以後,年輕人在批評別人的時候,一定不要直來直往,而是要照顧對方的麵子,在批評之前先表揚。

心計提示:

有“心計”的人會寓批評於褒揚之中,給苦口的“良藥”包裹上一層糖衣,從而使對方愉快地接受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