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爺用一個小本子記下借的誰家的什麼東西,是什麼樣子的,用完了還得還回去。
家裏的房間除了新房不能安排酒席,別的房間都安排上了,甚至還在住在不遠的省全大娘家安排了兩桌。
從中午開始家裏就得準備請村裏的人喝喜酒了,因為照明的問題,四爺爺準備隻是中午坐席,晚上就算了,現在沒有電,點那麼多的蠟燭很不安全,也有點浪費。
廚房的采買已經全都交給了六爺爺,酒席上要用的豬肉最後是田支書幫著找了縣裏的肉聯廠的一個戰友幫著解決的,那個戰友最後還給搭了很多的豬骨頭,奶奶跟沈母抹了鹽放在盛菜的地窖裏放著,過些時候熬了湯不管是用骨頭湯熬白菜還是蘿卜都很美味還有營養。
家裏的親戚得在結婚那一天請來觀禮,所以村裏的就得早著點開始請來喝喜酒,四爺爺用紅紙裁了一個本子,上麵會記著誰來了,留下多少錢的禮金,到時候奶奶就會用這個作為人家家裏有事的時候自家準備回禮的一個依據。
吃了早飯,六爺爺帶著兩個幫忙的就準備中午酒席需要用的東西,問好了中午是幾桌席,想著需要準備多少食材,煎炸烹煮蒸燉,六爺爺拿出自己的壓箱底的本事準備著。
離沈家村不遠的一個村子種了一大片的蓮藕,培茵聽培軍說起過,夏天的時候培軍跟自己的小夥伴一起去采過荷葉,六爺爺幫著在那裏采買了一些蓮藕,切成滾刀塊,用肥厚的五花肉片燉的爛爛的,吃到嘴裏沙沙的,還有一股蓮藕的清甜氣息,昨天這道菜上桌的時候培茵就被喂了兩塊蓮藕,估計今天也能再次嚐到這樣的美味。
對於培茵這個安靜聽話見人就笑的偽蘿莉,來幫忙的人都喜歡來逗一逗,有的還會掏出點好吃的塞到培茵的手裏。
估計得有十一點來鍾,被通知到的村裏人就開始往沈家小院走了,四爺爺拿著個小本子在大門外支起的一張桌子前等著,來人先上了賬,然後按照大總管四爺爺的安排到桌前就坐,就等著上酒上菜。
有專門端盤子的,用木板做的專門的食盒,四四方方的,用漆塗成紅色,每次能乘四個盤子,小夥子們就端著這個到桌前,專門的陪客把菜放到酒桌上,曾經聽一位在農村老家辦婚事的同學說過,婆家的村子很大,自家堂叔兄弟幾個住的有些遠了,可苦了端盤子的,一桌席下來就跟跑了個馬拉鬆似的。
端盤子的一般都是小夥子,培華培軍就是最佳的人選,培茵發現那個帶著紅衛兵來揪鬥幾位教授的田愛文也拿著一個四四方方的食盒跟培華站在一起,估計要不是因為姐姐田玲玲是新娘田愛國也得來幫著端盤子。
沈母跟奶奶很忙,沒空把培茵抱在懷裏,坐在荊條筐裏的培茵自己玩夠了就看看忙碌的眾人,覺得這一派忙而不亂的景象帶著一股說不出來的喜氣,真是一副熱烈的風景。
殊不知,一個白胖的小女娃,微眯著雙眼,沐浴在秋日暖陽裏,偶爾打個小嗬欠,再揉揉有些惺忪的眼睛,滿足的咧嘴笑一下,培茵這副慵懶的小樣子在別人眼裏也是一副風景。
三奶奶因為自己寡居的身份,沈母坐月子都沒敢進東廂房,沒事就一個人在後院侍弄菜園,偷著養了幾隻雞,還有一頭豬,這次省勤結婚三奶奶本不想出來的,奶奶勸著,說村裏多少沒老伴的老頭老太太參加自家孩子的婚禮啊,到時候很多事情都得有人幫著,最終把三奶奶勸著出了後院,幫著整理點東西。
三奶奶看時間不早了,去廚房找六爺爺用小碗盛了點容易消化的菜,其中就有蓮藕塊,培茵現在已經能自己吃東西了,三奶奶用勺子把蓮藕弄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看著培茵吃的笑眯了眼睛。
中午的酒席結束之後得收拾餐具打掃衛生,省全大娘幫著把她家那兩桌席的盤碗碟子洗幹淨了拿過來,晚上大家好好的歇一歇,明天還得繼續。
沈家村的生活水平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的,隻要是勤勤懇懇家裏的糧食都夠吃,但是需要花錢花票買的肉就不是能經常吃到的,所以村裏有些人來喝喜酒會帶著自家的孩子,而主家也是體諒孩子平時吃不到這麼好吃的東西,帶著孩子來也不說些什麼。
酒席上的東西吃得很幹淨,收拾碗筷的時候培茵看到每個盤子最多剩下點菜湯,甚至有些菜湯也被用兩合麵饅頭擦得幹幹淨淨的。
一下午的時間,沈家人在洗洗刷刷,打掃收拾中度過,晚飯沈母把白天廚房剩下的菜熱了熱,餾了饅頭,做了稀飯一家人吃了點準備休息。
晚上睡覺的時候,沈母偷偷的碰了碰沈父的胳膊,悄聲說:“省思,我聽著院裏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