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知道吳佳佳,是個思想非常先進的小姑娘,村裏來的這十個知青,就她給田支書提意見,說村裏的階級鬥爭搞得不行。
培茵說:“可是你比他們都矮呀,你看我在家裏就是最小的最矮的,我就不去幹活,我現在在家裏幫著我奶奶燒火,現在幫著我娘來洗衣服,等我大了就能跟著去地裏幹活了。”
沈母說:“培茵,別亂說話,你哪裏能跟你周姐姐比呀。”
周茜低著頭坐在馬紮上抹著眼淚,沈母說:“周茜啊,咱們現在幹的不快等咱們再長大一些,身上力氣大了就能幹得跟他們一樣快了,你別著急,慢慢來哈。”
周茜說:“我們已經快要沒飯吃了,齊向南說等弄閑了讓我們跟著村裏的大娘嬸子們編草繩掙錢,可是現在我覺得我幹的就不行,到時候我能掙錢嗎?”
沈母說:“周茜,現在村裏在搶收,幹活得出大力,還得幹得快,你剛來村裏,從來沒有幹過這樣的活,你身上又沒有力氣,等你再長大一些,就能跟村裏的姑娘們一樣下地幹活了,幹的慢了沒關係,咱們跟著村裏的大娘嬸子們穩穩當當的幹著,等咱們都熟悉了就能跟上趟了。”
周茜點了點頭,看沈母跟培茵要回家了,禮貌的道謝道別之後又沿著來時的路回了小河邊,小河的另一邊是村裏的一片地瓜地,村裏一部分人去玉米田裏掰玉米,一部分人去地瓜地裏割地瓜蔓,準備刨地瓜,切地瓜幹,曬地瓜幹,等到地瓜幹曬幹了就可以收到倉庫了。
每天去地裏幹活都得生產隊長安排,隊裏那麼多的地,每個人去幹什麼,每天幹多少都得是生產隊長安排,這樣看來想當好一個生產隊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沈母端著臉盆帶著培茵回了家,把小菁菁的尿布掛在晾衣繩上,看看時間不早了又趕緊的去廚房準備晚飯,培茵則去了二嬸的屋裏,看看小妹妹有沒有醒了。
二叔家的孩子已經出生十幾天了,白天的時候已經能睜著眼玩一玩,培茵進去的時候菁菁正好醒著,睜著眼睛東瞅西看的也不知道看見了什麼。
培茵知道這麼大的小孩子其實看不清多遠的地方的東西,湊到菁菁麵前,說:“我是姐姐,我是姐姐,菁菁快長大,我帶你去河邊洗衣服。”
二嬸坐在炕頭上,笑嗬嗬的說:“培茵真有姐姐樣子,來跟二嬸說說,你今天跟你娘去河邊洗了幾件衣服呀?”
培茵伸出手指,說:“好幾件呢,我洗的可幹淨了,等以後菁菁長大了我就教給她洗衣服,也做一個跟我一樣聽話的好孩子。”
田玲玲被培茵這自誇的話逗得笑個不停,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好玩呀,還有這麼誇自己的呢。”
培茵說:“我都不覺得自己是個好孩子了誰還覺得我是個好孩子呀,娘,你說我是不是個好孩子?”培茵問剛剛進門的沈母。
沈母說:“你是個好孩子,咱們家這麼多孩子就數你最好了,最聽話了。”
培茵點了點頭,說:“看吧,我娘都這麼說了呢。”沈母跟田玲玲妯娌倆都哈哈的笑了起來。
晚上睡覺的時候,沈母跟沈父說起白天在河邊遇見周茜的事情,沈父說:“這個事情大家都知道,可是村裏也有村裏的難處啊,你照顧了這個,那個再有那樣的理由你照顧呢還是不照顧,再說了,這些知青來這裏就是給自己掙飯吃的,村裏真沒有義務多做一些什麼”
沈母說:“看著那麼小的孩子呢,照顧自己都做不到,就得自己勞動去掙飯吃。”
沈父歎了口氣,說:“上麵就是這樣的指示精神,咱們這裏能有什麼辦法?田支書做的已經夠多了,咱們公社這麼多村裏有知青的,哪裏有跟咱們村似的,能有單獨的宿舍,單獨的夥房,夥房的家夥事村裏都給配全了,不說別的,但說瓊姐村裏的吧,就給了兩件茅草小屋,他們村來的幸虧都是男知青,吃飯也沒有做飯的地方,都是跟村裏的人家搭夥,為了這個村裏人也有意見,知青們也有意見,都鬧到公社去了,村裏就是不撒口,說村裏困難,你能有什麼辦法?”
沈母說:“你說都好好的待在城裏不行嗎,這麼大老遠的來農村,又不是從小就做慣了
的,一下子就得下地去幹活哪裏受得了呀,周茜那小身板,看著就讓人擔心。”
沈父說:“等秋收結束了就好了吧,這幫子知青有齊向南帶著我看也餓不著,我聽田支書說等村裏組織人去出夫的時候這幾個知青也跟著去,到時候還能多掙一些錢糧,累點那是一定的了。”
看沈母還在想事情,沈父說:“別想一些了,快睡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經曆,咱們誰都幫不了誰的。”
沈父吹熄了等,黑暗中聽見沈母長長地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