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保羅高爾……摩托羅拉之路(1 / 3)

要知道,摩托羅拉一無所有,它所擁有的就是人的力量。——保羅?高爾文

摩托羅拉,一個響亮的品牌。作為手機、尋呼機以及其他無線通訊設備的大哥大,它的市場占有率一直領先。有了它,才有了第一部對講機,第一部可佩帶手機,第一部全中文手機,而今天人類能夠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和快樂時,應該感謝這個改寫了通訊曆史的人——保羅?高爾文,正是在他的辛苦努力之下,才有了摩托羅拉的雛形和壯大,才有了今日我們的方便與便捷。

創業艱難

1895年6月29日,保羅?高爾文出生在美國伊利諾斯州一個叫哈佛的小鎮上。年幼的高爾文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渴望和憧憬,整天都夢想著可以去外麵闖蕩,因此,看上去,他比同齡人要早熟很多。

自1856年芝加哥和西北鐵路建成後,哈佛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給這個閉塞的小鎮帶來了活力,孩子們為了賺錢,開始在火車上做起了爆米花生意。早熟的高爾文自然也投入這場競爭中,憑借自己的敏捷和聰明,還賺了一些錢。

因為可以得到可觀的利益,越來越多的人到鐵路上賣些小玩意,但高爾文意識到,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便在大賺了一筆之後,果斷地退出了這個行當。果然不久之後,車站就貼出告示,禁止隨便買賣。從這裏,高爾文學會了對市場動向的把握是多麼重要!

18歲時,高爾文上了大學,但因為家境不好,因此,大二就退學了,他找了幾分零工來做。正在這時,一戰爆發,高爾文便加入軍隊,3年之後,光榮退役。軍隊生活是艱苦的,但鍛煉了高爾文的體魄和意誌,為他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戰後,美國經濟正處與一個大發展的時期,新興工業十分蓬勃,高爾文感受到了這種時代氣息。他在等待時機好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能。

1921年,朋友斯圖爾特向高爾文提議在馬什菲爾德市辦一個蓄電池廠,由他出主要資金。高爾文覺察到無線電領域是大有作為的,便答應了。

1921年7月15日,斯圖爾特電池公司成立了。

剛開始的時候,在兩個人的努力下,公司的效益不斷提高,一度成為當地最大的工廠,但是,由於忽然到來的經濟不景氣,公司很快也陷入了困境。雖然高爾文想了很多的辦法,但還是無法挽救頹勢。幾天後高爾文回到了故鄉,此時身上連吃飯的錢都不夠,偏偏這時總統去世了,一瞬間,他覺得無比空虛,好像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

可是高爾文不甘心,自己的第一次失敗了,難道就一輩子呆在這個小地方過完一生嗎?絕對不可以,兒時的願望不能就這樣放棄。之後,他向父親借了40美元,來到了芝加哥,來到親戚一家公司做事。

斯圖爾特又一次來到了高爾文身邊,給他帶來了一個希望,就是在芝加哥重組公司,於是兩人開始第二次合作。

當時無線電行情看漲,但與此相關的幹電池卻笨拙烏黑,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換,高爾文發現到這個缺口,便開發一種叫B-整流器的產品來取代原有的幹電池,最初新產品銷路特別的好,但正因為是新的產品,不就還出現了很多故障,為此,行政局再度查封了公司,並拍賣公司所有物品。

高爾文這次認準了整流器的市場價值,他堅信這種事物改進之後,絕對會大賣,為此,他來到了拍賣場,用750美元的高價買下了這種不為人看好的新玩意。

1928年9月25日,高爾文製造公司誕生了,盡管在成立之初,僅有565美元和5名員工,第一個星期的工資總額也僅為63美元。但他畢竟是高爾文獨立創業的開始,從這裏,他要征服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