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的誕生
20年代,隨著汽車的風靡一時,收音機的大行其道,這兩種新型產品的相輔相成自然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但是,由於安裝過程複雜、音質不良、價格昂貴,同時最重要的是因為如果要收聽廣播,司機必須把引擎停下來,因此直到1930年很多人都還是拒絕安裝收音機。
高爾文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擴大公司影響的一個絕好時機。他向他的員工提出挑戰,去設計一個價格低廉並可安裝在大多數汽車內的簡易車用收音機。這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為此,高爾文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進去,期間經過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高爾文公司差點倒閉,不僅如此,在那段時間,高爾文相繼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使他喘不過氣來。
失敗,失敗,為什麼失敗總是如影隨形,但高爾文和公司的員工互相鼓勵著,走過了這段最難熬的日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不斷的嚐試和失敗,1930年6月,他們終於生產出一台樣機。高爾文帶著這個辛苦的結果去收音機製造商協會,雖然沒錢在會場租一個展位,但他機智地將汽車停在會場外,把這個樣機安裝在車內,以便參觀者在入場前就能看到他們的收音機。這一成功的戰略為公司帶來了足夠的訂單,使他對車用收音機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為了強調是行動中的收音機,高爾文將他已頗有名氣的收音機取名為摩托羅拉,“摩托”是汽車的引擎,“羅拉”則是形容汽車收音機裏傳送出的歡快而悅耳的聲音。這個名字既醒目又有趣,很快受到了熱捧。第一代商用車用收音機就這樣誕生了。
但是,盡管如此,難題還有很多,汽車收音機的安裝程序過於繁瑣,為此遭到了不少客戶的投訴。高爾文連忙召開緊急會議,最後決定建立一個“公認的摩托羅拉安裝站”,來克服這個難題。
幾年之後,全國範圍內發展了一支熟練的安裝隊伍,摩托羅拉在市場上已經站住了,而且是獨領風騷。
不斷創新的征途
1936年,戰爭的烏雲籠罩著整個世界。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家報紙編輯告訴高爾文,由於缺少無線電通訊,軍隊裏的行動受到特別大大的阻礙,用這樣的裝備去打仗,結果可想而知。
後來,高爾文說:“我能看見一塊無人占領的市場中的一個需求。”
於是,他決定進入警用無線電市場,組織公司的工程師們開始生產。樣機很快生產出來,能夠保證大約1英裏的通話質量。但大部分人對這個小玩意都不是很信任,不相信它可以在戰爭中發揮作用。但事實證明了他們的疑惑是不成立的,在戰爭中它大放光彩!贏得了許多戰時訂單,並為美軍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接著,他們又為美國陸軍通訊部研製了FM便攜式無線電電話收發機,在戰爭期間共生產了5萬台。而參與開發的主力科研人員諾布爾為此被陸軍授予“功勳證書”。後來他成為摩托羅拉的科研主管。
戰爭期間,高爾文被選為無線電業製造商協會主席,並領導組織無線電工業界支持戰爭的行動,他堅決反對牟取暴利,這段時期他的公司贏得了富有創造力和有效力的聲譽。
高爾文製造公司也改變了,1941年它還是一個僅有大約1000名員工銷售額約1000萬美元的小型無線電公司,1941年到1945年間,它與軍方的合同總金額近2.5億美元,這段期間員工總數增長三倍,年銷售額也增到超出8000萬美元。確定了在行業內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