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愛國者’打造成國人的品牌,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終點的目標。——馮軍
在移動存儲產品領域MP3裏,一家中國企業隻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打破了韓國品牌的壟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相關新產品的推出一直保持領先國際品牌6-12個月的優勢,這家企業就是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在整個數碼領域,華旗為中國人出了一口氣,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民族品牌能夠超越海外品牌,為國爭光,為民族增光。”華旗資訊總裁馮軍對記者說。
1992年,正值小平同誌南巡講話,當時的馮軍剛剛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在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政策鼓舞下,23歲的馮軍毅然來到中關村開始了自己的艱苦創業,並在1993年成立了華旗。
華旗承載了這個全新高科技企業的企業精神和報國理想,因此後來馮軍把自己的產品品牌定名為“愛國者”,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令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
華旗從1993年創立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營業額連續10年保持60%的增長率,產品遠銷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區。已形成以北京華旗資訊為主體、多家分公司及子公司為組成部分的中型企業集團。而其“愛國者”已成為我國知名計算機及數碼產品品牌。
在清華大學的名將錄中,馮軍的知名度是特別的高,這是因為他是清華大學培養出來的難得的創業型將才。馮軍本來從清華大學畢業後打算出國,但因為要交一大筆錢,可是當時他沒有這一大筆錢,於是,就“撲通”跳到中關村,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幾年後,馮軍居然將一個民辦企業做成了中國最大的數碼產品製造商,同時,也使自己躋身於中國IT戰場的名將行列之中。
從“馮五塊”到“數一數二”
雖然如今的馮軍已成為富豪和成功人士,但一想到過去,他依然清晰地記得創業時的酸楚。
“馮五塊又來了。”1993年的一天,中關村頤賓樓正在裝機器的小趙對他的老板說。馮軍一手拎著鍵盤,一手抱著機箱,滿臉堆笑地正往櫃台這邊湊。“看一眼今天的最新款,”說話間,馮軍已經將機箱送到了老板的眼前。
“我隻賺你5塊錢。一月之內。你賣不出去,我保證退款。你看我每天都來,不會跑掉的。”馮軍說道。
“馮五塊”的綽號就是這樣來的。其實,馮軍做推銷完全是自己的選擇。
1987年,馮軍考入清華大學土木係建築結構專業。大一時,他想轉到建築,但是並沒有成功。後來,馮軍一直都不順利。
1992年8月10日,馮軍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家建築工程總公司。在那個單位待了半個小時,聽說自己將被派往馬來西亞,他毫不猶豫地起身走了。
從單位出來,馮軍口袋裏隻有200多塊錢。他跑到中關村,因為有個同學在中關村幹得特別好。
他和那個同學商量,在6平方米櫃台裏擺一張桌子,占1/3的麵積,付1/2的租金,從此就開始了做起了推銷鍵盤還有機箱的個體小生意。
馮軍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是,他一開始就給自己的公司注冊了一個商標“華旗”,取“中華的旗幟”之意,而當時他的公司隻有他和一個搬運工。
最初,馮軍推銷的鍵盤和機箱都是“小太陽”品牌。經過兩年的努力,小太陽鍵盤月銷量達到3萬隻,占中國北方市場的70%。後來他又開始做彩顯推銷,同時繼續做“小太陽”品牌。在中關村,馮軍是第一個將彩顯、機箱、鍵盤品牌統一起來的人,都叫“小太陽”。
1996年的中關村,滿眼都是“小太陽”的仿冒品。看著自己花了幾年時間培養起的品牌被搶奪,被侵蝕,馮軍心裏特別的難受,然而卻又毫無辦法。最終,他隻得在“小太陽”商標旁邊打上了一個新商標“愛國者”。從此開始為這個新品牌奮鬥。
2003年3月,馮軍推出了花100多萬元請奧美設計了華旗國際的LOGO“aigo”,還推出了包括移動存儲、數碼視聽產品在內的多款數碼消費電子產品。從此,“愛國者”這個民族品牌正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從那時起,馮軍就提出華旗要試著走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路線,希望像他們一樣在行業領域內做到“數一數二”。“因為做不到數一數二,那麼就隻有死路一條,隻是或早或晚。全球市場的最終結果是隻有兩個品牌能很好地活下來,如可樂市場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