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每天跳高一點(1 / 1)

鎮子上住著一個老人,據說是省城的一位體育教師,退休後住在鎮子上。有兩個少年慕名而來,拜在老人門下。老人有個怪脾氣,每天晚上睡覺時,他習慣把衣服涼在屋簷下,而到了第二天早上,他自己不去取,卻讓兩個弟子去夠。大弟子負責夠衣服,二弟子負責夠鞋子。

兩個弟子中,大弟子機智聰慧,二弟子老實憨厚。大弟子伸手夠衣服時,發覺衣服離手指有一段距離,如果每天跳來跳去的,很費勁,而且,衣服和鞋子好象還會慢慢抬高,顯然,老人在故意刁難他們。於是,他找了一根棍子來,每天早上,當老人要衣服時,他便用棍子將衣服挑下來,然後用手彈去塵土,雙手恭恭敬敬地遞給老人。取完衣服,大弟子故意把棍子藏起來,不想讓二弟子使用。每次看到二弟子跳著高夠鞋子時,大弟子就在一旁偷著樂。

一晃,大弟子和二弟子上山三年了。老人卻什麼也沒教給他們。一天,大弟子趁不住氣了,說:“師父,我們拜在您門下,本想學上一技之長,可是您每天指使我們幹這幹那,到什麼時候您才肯教我們呢?”

老人微笑著看看他,又看看二弟子,問:“你呢,你怎麼想?”二弟子諾諾地說:“我聽師父的。”老人笑了笑,說:“世上的事沒有一項是輕而易舉就能成功的,唐僧取經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你們每天侍侯我就厭煩了嗎?”大弟子低著頭不說話,二弟子卻連連說:“不敢,我們沒有怨言。”

又過了一段時間,大弟子見老人仍舊什麼也不教,就卷鋪蓋走人了。臨走,他給老人留下了一張紙條,紙條上說:“我再最後叫你一聲師父吧,師父,請不要誤人子弟。”老人看看紙條,一笑,然後遞給二弟子。二弟子看完臉色一變,說:“師父,我不會走的。”老人說:“你肯繼續侍侯師父嗎?”二弟子點點頭。老人說:“那你師兄的工作以後就歸你了。”二弟子說:“是,我一定做好。”

從此,二弟子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早上又多了一份替老人取衣服的活。當二弟子開始為老人取衣服時,老人已經悄悄地藏起了大弟子曾經用過的棍子。其實,不必他藏,二弟子腦子從未轉過這樣的彎。

一晃又兩年過去了。這一年,縣裏舉行青少年田徑運動會,老人帶著二弟子進城了。來到體館,老人為二弟子報了名。二弟子說:“師父,我什麼也不會啊。”老人說:“誰說你什麼也不會,你將是這屆運動會上最耀眼的明星。”二弟子諾諾地說:“師父,您就別讓我丟人了,我丟人不要緊,怕損了您的名氣。”老人笑了笑,說:“你就耐心地等著吧,自信些。”這時,老人看到了觀眾中的大弟子,原來,他也來觀看了。

運動會開始了。先是短跑,後是障礙、摔跤等等項目,最後是摸高比賽。喇叭裏突然出現了二弟子的名字。老人將他推上場去,說:“去吧,祝你成功。”二弟子心中怦怦直跳。但是,既然師父讓自己參加,就參加吧。摸高比賽開始了,輪到二弟子時,他快速地助跑,奮力地一跳,居然輕鬆地摘取了杆子上懸掛的金牌。全場一片寂靜,接著是如雷般地掌聲。

二弟子將金牌掛在胸前,激動地熱淚盈眶,他終於明白了,原來師父每天讓他取衣物,本身便是對他的一種訓練。

每天跳高一點,離成功也就近一點。一個人如果一年四季,無論寒暑,無論風雨,能夠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那麼,他肯定會有所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