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企業文化篇(3 / 3)

張瑞敏才思敏捷,博學多才,人稱“儒商”。他對待成就的哲學是:“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他創建的海爾文化使三萬海爾人迸發了極大的活力。

在管理實踐中,張瑞敏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管理思想融會貫通,“兼收並蓄、創新發展、自成一家”,創造了富有中國特色、充滿競爭力的海爾文化。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CEO管理模式到每個人都麵向市場的SST市場鏈管理,張瑞敏在企業管理上的不斷創新贏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評價。在引領海爾一步步走向更大輝煌明天的同時,也給張瑞敏帶來了榮譽。

1994年4月,張瑞敏榮獲“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

1995年8月,在第50屆國際統計大會上,張瑞敏被授予“中國經營管理大師”。

1997年12月18日,張瑞敏榮獲《亞洲周刊》頒發的“九七年度企業家成就獎”。

1999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公布“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張瑞敏榮居第26位,這是中國企業家在世界範圍內所獲得的最高聲譽。

2001年9月13日,張瑞敏榮獲“中華管理英才”稱號。

2002年1月2日,張瑞敏入選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2001-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並成為“2001-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公眾獎”惟一得主。

2002年9月,張瑞敏榮獲國際聯合勸募協會設立的“全球傑出企業領袖獎”和“最佳捐贈者獎”。

2003年2月14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張瑞敏成為惟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2003年8月,美國《財富》雜誌分別選出“美國及美國以外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名商界領袖”,張瑞敏排在第19位。

2004年1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技術協會和中央電視台舉辦的2003年度“公眾關注的十位科技人物”評選活動揭曉,張瑞敏名列其中,並成為惟一入選的企業家。

2004年8月9日,美國《財富》雜誌選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有6名中國大陸企業家入選,人數超過了韓國、日本、印度和中國香港,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居第6位的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張瑞敏的座右銘是“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他所理解的大事、能夠盡力去做的大事,就是使海爾成為國際一流企業,成為中華民族企業的脊梁。

如今,海爾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企業集團。那麼海爾取得的巨大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隻有按照係統的、不偏激的哲學思想去管理企業,才有可能把長期積下的弊病除掉,才有可能保持好的發展勢頭。簡單地照搬任何一個國家的管理模式來治理中國的企業,都不會成功的。這就是以海爾文化治理企業,並獲得成功的原因。”張瑞敏如是說。

張瑞敏是這樣定義企業文化的:

“企業發展的靈魂是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最核心的內容應該是價值觀。外來人員到海爾來看到的一般是文化外層,即海爾的物質文化(每年接待約20萬人參觀學習)。海爾將企業文化分為三個層次,最表層的是物質文化,即表象的發展速度、海爾的產品、服務質量等等;中間層是製度行為文化;最核心的是價值觀,即精神文化。一般參觀者到海爾最感興趣的是,能不能把規章製度傳授給他們。其實最重要的是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文化製度和規章製度,這又保證了物質文化不斷增長。”

此外,張瑞敏還花了幾年的時間,用幾句婦孺皆可理解的簡單格言,提練歸納了海爾個性化的文化理念。這些格言包括:

海爾的核心價值觀:創新;海爾理念:海爾隻有創業沒有守業;海爾精神:敬業報國、追求卓越;海爾作風:迅速反應、馬上行動;海爾管理模式: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海爾生存理念: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海爾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海爾質量理念: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生產出來的;海爾的營銷理念:先賣信譽、後賣產品;海爾的競爭理念:浮船法:隻要比競爭對手高半籌;

海爾的QD市場理念:隻有淡季思想,沒有淡季市場,隻有疲軟的思想,沒有疲軟的市場;海爾售後服務理念:用戶永遠是對的;海爾出口理念:先難後易;海爾資本運營理念:東方亮了再亮西方;海爾技改理念:先有市場、再建工廠;海爾技術創新理念:創造新市場、創造新生活;海爾職能工作服務理念: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