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軍旅詩1(1 / 3)

第二篇軍旅詩1

秋收時節暮雲愁——《西江月①·秋收起義》

一九二七年春

軍叫工農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②。

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

農民個個同仇③。

秋收時節暮雲愁,

霹靂一聲暴動。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學生》雜誌上,是謝覺哉在《關於紅軍的幾首詞和歌》的文章中提供的,詞題是《秋收暴動》。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中改為這個標題。

題解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並對共產黨人進行血腥的屠殺和鎮壓;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實行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屠殺,在湘鄂粵贛發動秋收暴動。會後,毛澤東即以中央特派員身份,星夜兼程趕回湖南,然後在湖南東北部和江西西北部領導安源工人,湖南、江西的農民和一部分北伐軍,組成了一支工農革命軍,在9月9日進行了武裝起義。起義隊伍計劃先攻克平江、瀏陽,然後從南北兩路包抄長沙。這首詩就做於起義隊伍向平江、瀏陽挺進之時。

注釋

①西江月: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由李白《蘇台懷古詩》中“隻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的詩句得名。

②鐮刀斧頭:當時中國工農紅軍軍旗的圖案,1933年改為鐮刀錘子,後來演變為現在的八一軍旗。

③同仇:齊心協力打擊敵人。《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賞析

綜觀毛澤東一生的詩詞創作,這首詞的藝術成就並不算是最高的,甚至作者生前都沒有把它收入到《毛澤東詩詞選》裏,但是如果我們結合毛澤東的生平和中國工農革命的曆史再讀這首詞,就會發現它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甚至可以說它是毛澤東戎馬生涯的戰鬥檄文。

上闋開頭兩句用通俗的語言交代了起義隊伍的性質和旗號,從表麵上看這兩句似乎很普通,實質上卻很有典型性。因為這次的軍事行動與以前相比有著顯著的不同,不再借用國民黨的旗號,而是第一次亮出無產階級軍隊的旗號,這支隊伍是由共產黨領導的,主要是由工人、農民組成的革命之師,這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上闋的後兩句則交代了秋收起義的爆發地點以及工農革命軍行動的方向,突出作者指揮若定的氣概以及戰士們奮勇行軍的氣勢,讓人讀後能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作者的原作中“匡廬”為“修銅”,也就是修水和銅鼓,“瀟湘”為“平瀏”,也就是平江、瀏陽,讀起來顯得比較平直,後來作者修改為現在的“匡廬”和“瀟湘”,代以當地的名山秀川,這使全詞的境界變得更加開闊,美感也大大增強。

詞的下闕重點寫秋收起義爆發的情景,開頭用一組對偶句交代了起義爆發的原因,在舊中國,主要的矛盾就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地主不勞動或隻做一點附帶的勞動,然後憑借自己所占有的土地殘酷地剝削、壓迫農民,有壓迫自然就會有反抗。這兩句深刻地揭示了秋收起義的現實原因以及曆史的必然性。

“秋收時節暮雲愁”這句點明了詞題,也點出了起義的時間。秋收時節本來是收獲的季節,但是農民卻沒有收獲的喜悅,因為這個季節也是地主催逼他們交租的時候,農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交了租後糧食卻所剩無幾,難以度日,因此農民要想擺脫這種饑寒交迫的生活,就隻有“霹靂一聲暴動”。在這裏,作者把秋收起義形容成一聲霹靂,以驚天動地的聲威突然迅猛地爆發,使剝削階級猝不及防,這表現出作者萬分激動、對起義熱烈歌頌的情懷。

這首詞可以稱為是描繪秋收起義的壯麗史詩,揭示出隻有以革命的暴力來對抗反革命的暴力,中國革命才能走向勝利這一深刻主旨。在藝術特色上全詞語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節奏急促、硬朗,顯得十分剛健有力。毛澤東之所以這樣寫,主要是受這首詞的接受對象所影響,因為這首詞所麵向的是廣大的工農群眾,所以不宜使用群眾不容易理解的語言形式來表達。

初稿對照

西江月·秋收起義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修銅一帶不停留,要向平瀏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詩情畫意敘戰場——《西江月·井岡山①》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②在望,

山頭鼓角③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④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誌成城⑤。

黃洋界⑥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⑦。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學生》雜誌上,是謝覺哉在《關於紅軍的幾首詞和歌》的文章中提供的。

題解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了著名的秋收起義,但由於敵強我弱,在與國民黨的激戰中,起義隊伍損失嚴重。9月19日,隊伍退至瀏陽文家市,毛澤東說服眾人向江西萍鄉撤退。10月,起義隊伍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來到井岡山,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7月,湖南省委代表杜修不顧邊界特委和紅四軍軍委堅持井岡山鬥爭的建議,強行命令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進攻郴州,結果造成戰鬥失敗。毛澤東聽到這一消息,便親自帶領部隊去接應,隻留人數不足一個營的隊伍堅守井岡山。這時,湘贛兩省敵軍趁紅軍主力不在井岡山之際,大舉向井岡山進犯。麵對比我軍多十幾倍的兵力,井岡山守軍憑借黃洋界天險奮勇抵抗,與敵人激戰一天,最終擊潰敵人。這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偉大勝利,它保衛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在9月率軍返回時,聞喜讀後,寫下這首詞來紀念這次保衛戰。

注釋

①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裏羅霄之腹”之稱。

②旌旗:旗幟,這裏指山下部分紅軍和井岡山一代的暴動隊等地方武裝。

③鼓角:戰鼓和號角。古代軍隊用鼓角發號施令,指揮行軍,這裏指我軍守軍的軍號聲。

④巋然:高峻獨立。

⑤眾誌成城:萬眾一心,用決心築起堅固的城防。《國語·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

⑥黃洋界: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外四個分別是八麵山、雙馬石、朱沙衝和桐木嶺,黃洋界兩側是懸崖,地勢十分險峻,易守難攻。

⑦宵遁:連夜逃跑。

賞析

這首詞的詞題為“井岡山”,但是全詞的內容卻不是寫山景,而是描寫為了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我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因此這首詞也可以說是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戰場速寫圖。

詞的上闋主要寫戰鬥場麵,開頭兩句以精致的對仗領起,分別從視覺和聽覺上描寫了我軍士氣高漲,嚴陣以待敵軍的雄壯氣勢,不僅為全詞奠定了昂揚的基調,也為詞的結尾寫我軍的勝利作了鋪墊。黃洋界位於井岡山上很高的位置,從這裏向下望去到處可見迎風飄揚的紅旗,山上也可以聽到軍號陣陣,可以說,這完全是一幅壯觀雄偉的人民戰爭圖景。

那麼,為什麼說開頭兩句不是寫敵人的囂張氣焰呢?這主要是因為毛澤東在1964年曾對《毛主席詩詞》的英譯者解釋:“‘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軍,黃洋界很陡,陣地在山腳,指揮在山頭,敵人仰攻。山下並沒有都被敵人占領,沒有嚴重到這個程度。”

接下來作者先從敵方寫起,“敵軍圍困萬千重”,這說明敵人在數量上占很大的優勢,並且是氣勢洶洶,耀武揚威而來,把我軍一層一層地包圍起來。麵對如此強大的敵人,早已嚴陣以待的我軍並不把敵人放在眼裏,他們是“巋然不動”,這充分表現出我軍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下闕主要寫戰鬥經過,“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誌成城。”這兩句寫出了我軍戰勝敵人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根據地的軍民同仇敵愾,齊心抗敵。其次,我軍事先早就構築好了工事,戒備森嚴地等待敵人的到來,我軍打的是有準備之戰,因此戰鬥的勝負早就有了結果。

接著作者並沒有寫戰鬥的具體過程,也沒有渲染戰場的慘烈景象,而是充分發揮短歌小令寫意抒情的特長,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了這次戰鬥的地點和勝利的必然結果。“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這兩句巧妙地嘲笑了敵人,有力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同時與上闋根據地軍民的備戰與巋然不動的情景相照應,前後貫通。當時敵人派出四個團從井岡山西北麵最險要的黃洋界對我軍發起進攻,根據地軍民堅守陣地,奮勇抗敵,連續打退敵人四次衝鋒;後來我軍調來一門迫擊炮,向敵人發射炮彈,敵人聽到炮聲後,誤以為紅軍主力已經回來,連夜就倉皇逃遁。

采用對比的手法是這首詞的突出特點,一是敵我對比。“敵軍圍困萬千重”,來勢洶洶,氣焰囂張,而“我自巋然不動”,鎮定自若,堅守陣地。二是根據地軍民前後變化的對比。最初是“巋然不動”,最後是“炮聲隆”,顯示了我軍民由守轉攻的過程,三是敵人前後變化也形成了對比。最初是“圍困萬千重”,最後卻是“宵遁”,諷刺意味極其強烈,把敵人那不堪一擊,狼狽逃竄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這首詞寫的是黃洋界保衛戰,那麼為什麼詞題卻以“井岡山”來命名呢?這是因為黃洋界保衛戰是井岡山鬥爭時期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它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得以保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這場局部戰爭也是整個井岡山武裝鬥爭的縮影,所以毛澤東以“井岡山”作為詞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風雲突變紅旗躍——《清平樂①·蔣桂戰爭》

一九二九年秋

風雲突變②,

軍閥重開戰。

灑向③人間都是怨,

一枕黃粱④再現。

紅旗躍過汀江⑤,

直下龍岩上杭⑥。

收拾金甌⑦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人民文學》1962年5月號。

題解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其內部各派係仍然混戰不斷。1929年3月~4月間,蔣介石同廣西桂係軍閥李宗仁、白崇禧之間為了爭奪湖南、湖北兩地爆發戰爭。同年秋天蔣介石又與馮玉祥之間爆發了戰爭,軍閥混戰在給人民帶來無盡災難的同時,也使他們無暇顧及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這在客觀上也為革命的發展提供了條件。1929年3月,紅四軍由江西進入福建西部,占領長汀,5月至6月期間又三次占領長汀東南的龍岩,9月占領長汀以南、龍岩以西的上杭,建立工農革命政權,這首詞就作於紅軍攻占上杭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