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有自己的空間,也給男人足夠空間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不把愛情看做生命的全部,不把男人看成自己的私有品。她們有自己的閨蜜,當不開心的時候向朋友傾訴,不一定把自己的煩惱一股腦拋給自己的另一半。她有自己的異性好友,也和自己另一半的女性好友相處融洽。
第四,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不管社會如何發展,男人們還是喜歡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但同時,他們既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事業上有不錯的發展,操持家務也井井有條。雖然這點對女人的要求很高,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的。
第五,懂得自愛的女人。
一個好女人在遇到自己心儀的男人時,應該先相處,隨著了解加深,感情更加穩固之後順其自然地發生其他的事情。如果一個女人第一次約會就和男人上床,無論哪個男人,都不敢把這樣的女人娶回家。一般來說,男人們更加珍惜自重自愛的女人。
雖然男人選妻子的標準還有很多,但把外貌作為首要擇偶條件的男人很少,男人並不都是以貌“娶”人的。婚姻是女人一輩子的事業,想要嫁得好,就要多了解一下男人的真實想法,才能真正打動他,抓住他的心。
男人為什麼把結婚和戀愛當成兩回事
人生總是兩難,懂得談戀愛的男人很多都不懂得結婚。
戀愛下午茶。
林潔瑩和男友戀愛了三年,兩人的年齡也不小了,談婚論嫁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可每次麵對這個問題,男友就逃避,有一段時間兩人常為此事吵鬧。林潔瑩隻好妥協,一直不再提。令她想不到的是,不久,男友卻提出要和她分手。
林潔瑩欲哭無淚,她和男友相戀三年,她愛他遠超過他愛她。在這場戀愛中,她自始至終在不停地付出,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相應的回報。她心有不甘,質問男友為什麼要這樣對她。
這個男人卻振振有詞:“我不明白我怎樣對你了,我不是不想和你結婚,而是不想和任何人結婚,我根本不想結婚。你非要逼我結婚,不如我們分開算了!”
然後,他闡述了大段的道理:當初是你想和我在一起的,我不覺得有愛情和無愛情有什麼差別,也從來不覺得一個人非要婚姻不可,一個人的日子也挺快樂。
有氧“戀”習吧。
在婚姻殿堂的鮮花和掌聲中,與男人相伴一生的女人,往往不是曾經與他山盟海誓的那位。也許你要說,那是各種外界條件的阻撓,使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但男人心裏並不是這樣想的。
很多男人的戀愛是純粹的戀愛,他們在談戀愛的時候,並沒有結婚的打算,總是想著可以和更好、更合適的女人結婚。甚至在某些男人心裏,戀愛其實和運動、交友差不多,是一種娛樂。這對為愛付出全部情感的女人來說多少有些殘酷,但往往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不過,男人這種總想找下一個的心理還隻是表麵的自我安慰,等結婚年齡一到,無論社會的還是家庭的壓力都會接踵而至,他們自己也會在結婚與不結婚的矛盾中掙紮。事實上,他們的深層心理多半是不想結婚的,他們覺得在單身時期能無拘無束、盡情玩樂,一旦結了婚就不可能再如此自在了。從新婚開始,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將成為過去,一切將被家庭所束縛,凡事都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自在。
當某個朋友即將結婚時,男人會不由自主地感到些許傷感和同情:“唉,這家夥,看樣子你的好日子也要結束了。”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男人們隻在乎自身的快樂。但反過來說,男人覺得結婚後再也不能隨意遊玩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重視家庭的一種反映。
另外,需要申明的是,我們這裏講的戀愛是指男女雙方認真投入的戀愛,而不是愛情遊戲。
對於戀愛,男人希望能忠實於自己的感情,忠實於自己所愛的女人,同時又不願陷得太深,最理想的是將它作為美好的回憶一直保留。所以,當女人要求結婚時,男人往往會如此辯駁:“我是說過喜歡你,可我沒說要和你結婚呀!”男人以此作為脫身之由,可很多女人並不接受這一套,她們常常會向各方麵求援,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促成婚姻。一般情況下,尚無結婚打算的男人為遠離這樣的麻煩事,會盡量同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子交往,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女子同樣渴望享受單身的自由,自然不會急於結婚。
聰明的女人要知道,男人除了想和女友約會外,還想去旅行、滑雪、喝酒,這些願望同樣強烈。而過一段與女友不見麵的日子後,他們又會急切地想見女友。說男人是一種隨性很大的動物一點也不為過。男人的隨意性便是在考慮事情時容易隻從自身角度出發,女人若同男友生活一段時間,便會對此有較深了解。
總之,男人往往把戀愛和結婚當兩回事,因此結婚時選擇與戀愛對象不同的女性毫不奇怪。但不是所有女人都能理解並接受男性“戀愛不一定都是為了結婚”的規則,因此,為了避免被傷害,在戀愛過程中女性要確定你的男友是否仍然保有“不結婚”的想法,如果有,最好盡快脫身,尋找一個想跟你結婚的男人。
選擇“愛”,還是選擇“合適”
愛情是命運的選擇,而婚姻是你的選擇。
戀愛下午茶。
魏雯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她每天都在等男友崔健求婚。可是崔健還是一副小孩玩心未泯的模樣,從來不提與婚姻有關的承諾、責任。魏雯越來越覺得崔健靠不住,於是選擇和他分手了。之後母親為魏雯介紹了一個同事的兒子,對方性格比較內向,不像崔健那樣健談、討人歡心,不過魏雯和他相處以後發現兩人很合得來,興趣、觀念等各方麵都很相近,而且對方也是傳統型的人,很希望能早日步入婚姻殿堂。
就在兩人正要談婚論嫁的時候,崔健突然又聯係她。他告訴魏雯,經過這幾年的沉澱,他內心已經成熟了,而且事業上也很有起色,這個時候他越來越覺得魏雯才是他不可缺少的。崔健的回心轉意讓魏雯陷入矛盾之中,從現在看,崔健無論從感情或者其他方麵條件來看都比現在的男友要好,但是魏雯仔細考慮了一下,認為兩人在很多看法上還是有分歧的,當初交往時就經常吵架,這樣的關係進入婚姻恐怕更受考驗。她權衡再三還是選擇了現在的男友。兩人結婚後,日子雖然平實無奇,但素來喜愛平穩的魏雯覺得找到了最合適她的生活。
有氧“戀”習吧。
選擇婚姻的另一半,合適也許比愛更重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大概是描述婚姻最動人的一句話。大多數人把這句話理解為愛情的永恒,實際上,它更代表了一種親情的體悟。那些愛你一生一世的話固然浪漫,卻不能當真,甚至可以說是十足的謊話。很多科學數據也證明,真正熾烈的愛情在人的大腦裏不過維持22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愛的溫度會越來越低,最終轉換成一種親情。有很多人認為,婚姻中如果沒有愛情會很遺憾,其實,這世上能成就永恒之愛的絕不是愛情,而是親情,是相互契合、心有靈犀的親人般的體貼。
所以說,你喜歡的人不一定是最適合與之生活的人,最適合你的人才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和考驗。談過戀愛或是踏入婚姻殿堂的人都知道,條件再好的男女佳偶,在“年久失修”後仍可能變成一對怨偶;當時愛得死去活來,過不了幾年,可能就因一些家庭和感情的變數而對彼此咬牙切齒。
在生活中,有些婚姻價值連城,男人女人的物質條件都好,結為秦晉之好,互惠互利,外表看起來炫目至極,可也有難言的苦楚。有些婚姻存在的基礎是純粹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在世間幾近絕跡,因此彌足珍貴。雖然他人眼裏,步履維艱,貧賤夫妻,百事皆哀,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外人無法揣測。
婚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它包含著各種瑣碎。在這個最真實的世界裏,童話不足為信,童話中的王子公主到了現實裏也許就受不了柴米油鹽的“熏陶”了。在現實裏,找一個能和你平平淡淡過日子的人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那麼我們該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自己,別問他人,也別光憑自己的感覺,有以下幾個因素你必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