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進墳墓,還是進天堂——愛情最好的結局是婚姻嗎(3 / 3)

1.彼此是最好的朋友

你們彼此都是對方最好的朋友,不帶任何條件地喜歡與對方在一起。

2.容易溝通,相互信任

彼此很容易溝通、互相可以坦白任何事情,而不必擔心被對方懷疑或輕視。

3.有共同理念和追求

兩人在心靈上有共同的理念和價值觀,並且對這些觀念有清楚的認識與追求。

4.雙方認同婚姻關係

你們都認為婚姻是一輩子的事,而且雙方(特別強調“雙方”)都堅定地願意走入這種婚姻關係中。

5.可以協商解決矛盾

當發生衝突或爭執的時候可以一起解決,而不是等以後才來發作。

6.幽默相待,彼此開心

相處時可以彼此逗趣,常有歡笑,在生活中許多方麵都會以幽默相待。

7.非常了解互相接納

彼此非常了解,知道對方的優點和缺點,但仍然互相接納。

8.有第三方支持肯定

從最熟悉你也是你所最信任的人之處,得到支持和肯定。

9.從從容容偶有浪漫

有時你們會有浪漫的感情,但絕大多數的時候,你們的相處是非常滿足而且從容自在的。

10.為人處世和諧默契

你們有非常理性、成熟的交往,你們雙方都感覺到在許多不同的層麵上你們都是很相配的。

結婚不是要找一個比你更優秀、更成功的人,而是要找一個跟你相投,使你心情愉快、能與你和諧生活的人。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你、欣賞你、包容你,理解你的個性,欣賞你的優點,接納你的缺點,並且讓你盡情發揮自身潛能,那麼,他往往就是最適合你的人。

走入圍城前應該知道的婚姻真相

有人想婚,有人搶婚,有人逼婚,也有人懶得結婚,婚姻對於我們而言,是一筆聰明又糊塗的賬。

戀愛下午茶。

新婚不久的孫雅婷本該是最幸福的,但她現在隻有滿肚子的委屈。她向朋友抱怨:戀愛時,男朋友總是主動請求約會,把她送到家門口;會牢牢記住自己的生日和情人節,並送上精心挑選的紅玫瑰,對自己大獻殷勤;鬧矛盾的時候,不管誰對誰錯,他也總是小心翼翼地賠不是。可結婚後,他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像以前那麼好,而且一直都在騙人。

有氧“戀”習吧。

戀愛與婚姻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隻有了解了婚姻的真相,才能適應愛情與婚姻的落差。

聽多了茶餘飯後口耳相傳的鄰裏八卦,看多了報紙雜誌上聳人聽聞的社會新聞,有一部分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婚姻恐懼症”,覺得結婚後可能會有諸多可怕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那些關於婚姻的談資許多隻是坊間的謠傳,並不代表著婚姻的真相。在這裏,就讓我們一一來破解那些應該明白的婚姻謬論。

謊言一:經過婚前同居的夫妻比直接結婚的夫妻婚姻更牢固。

現代人流行試婚,以為這樣可以更早發現婚姻中的矛盾和缺隙,提早解決兩人相處之中的障礙,而避免到結婚之後再談分手。婚前同居時分手,兩個人都還是未婚的身份,也都還可以完全沒有包袱地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人。而一旦結婚之後再離婚,到時候兩個人就都會背負 “已婚”的頭銜,也不利於繼續尋求人生伴侶。

但是現在許許多多的調查都顯示,婚前同居的夫妻在結婚後對婚姻不滿意的程度更高,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最終選擇離婚。原因在於,沒有婚姻這個法定的義務存在時,兩個人都還會抱著比較輕鬆的態度對待感情,相處的空間和彈性也更大一些,彼此的包容和忍讓也更多。而這種容忍在結婚後很可能轉變為不能容忍,從而加劇矛盾衝突。

還有一種與之相反的情況,兩個人也可能因為試婚,就用嚴格考試的態度對對方嚴加挑剔,導致一點細微的差異就造成排山倒海似的抱怨和不滿,從而使同居宣告破產,婚姻遙遙無期。

而如果是有在近期結婚打算的兩個人同居,那麼他們婚姻幸福的可能性會大一些。但如果隻是用“試婚”來為同居戴上一頂“合法”的帽子,則往往會帶來無休止的衝突和爭吵。

謊言二:同居就是沒有結婚證的婚姻。

婚姻所能夠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同居。在社會輿論方麵,已婚族總是能夠得到更多的認同和提倡。同居雖然已經不被看做是非常特立獨行的行為,但總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許多麻煩。在財產處理方麵,已婚族會有更多共同的經濟活動,處理家庭財務時相對容易,同居則意味著兩個人仍應該保持經濟的獨立,這無形中就給兩人關係造成了阻礙。在精神滿足感方麵,已婚族獲得的安全感,尤其是女性,要遠遠大於同居的人群。同居更像是陌生人的簡單組合,僅僅是生活在一起而已,而很少能夠達到更坦誠和更開放的交流。

同居和婚姻是完全不同的。同居者不會像結婚的夫婦那樣忠於對方,他們更關注於自己而不是家庭的利益。

謊言三:婚姻不幸福就應該結束它。

時代的進步帶來的好處是物質的迅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生活上的諸多便利。但是我們的精神在物質的天平上顯得越來越輕、越來越廉價,以至於最後不值一提。比如婚姻,在從前被看做是非常莊重和非常嚴肅的大事件,不論怎樣不好,都要盡可能地堅持到老。但在現在,許多人認為婚姻隻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被選擇,也可以輕易放棄。很多人在婚姻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在遇見自以為更合適的人之後,就會開始考慮從當前的婚姻中脫身,開始全新的關係。他們認為隻有那些擁有幸福婚姻的人才會堅守“圍城”。

但實際上,在婚姻中能夠長久不間斷地獲得幸福的人並不多。婚姻是需要經營的,不能因為一時的不順心就輕易否定,就像一輛跑車,不能因為它的車燈壞了,就讓整台新車報廢。如果在婚姻中感到不幸福,應該認真地從中尋找原因,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地結束它。

謊言四:孩子能使夫妻關係更親密也能使婚姻生活更幸福。

當年輕夫婦在婚姻中遇到矛盾和問題或者瀕臨離異的時候,他們會考慮生一個孩子,利用“愛的結晶”來拉近夫妻關係,緩解兩人之間的緊張情緒,轉移注意力,解決家庭矛盾。

但現在許多研究都表明,第一個孩子的降生往往會給家庭帶來更多壓力,而不是緩解緊張。而初為人父和人母,對新來的壓力和負擔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怎樣在繼續工作和生活的同時照顧一個必須從零教起的幼童。當夫妻倆不能一條心地對待新生命時,往往會使兩人之間的距離因多了一副重擔而變得更遠,同時也會給婚姻帶來更大的壓力。

當然,和孩子共同生活的這個過程也不是輕鬆的,雖然有甜蜜和快樂,但交織在其中的也有疼痛和疲憊。

破解了這麼多的婚姻謊言,其重點無非是兩個非常通俗淺顯的哲學道理:第一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第二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每個人都會形成獨具個人風格的婚姻模式和夫婦相處之道,前人的經驗要聽,父母的囑咐要接受,但具體該怎麼做,應該在自己心裏好好掂量自己在婚姻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負起怎樣的責任。

測試結果:

選A:如果他這樣回答,就表示他是個自信心過剩的人,卻並非是一個會幫妻子做家務的體貼丈夫。就算有一天他真的幫你,做完也會說些“我比你能幹”之類的話來氣你,不過他也算是個負責任的丈夫。

選B:他認為男主外女主內是自然定律。做家務是你的責任,就算你做得很累他也不會幫你。嚴格來說,他不是一個體貼的丈夫,但一旦你遇上了麻煩又或是你娘家有事,他絕對會伸出援手。

選C:他是個較被動的丈夫,如果你對他提出要求,他很少推脫,不過你想他主動幫你就不必妄想了。可是你丈夫的最大優點便是事事聽你的,不會對你有諸多挑剔。

選D:他是個體貼的好丈夫,不用你開口便會主動替你做家務,事事也以你的意見為先,因為他認為有本事的丈夫不該讓妻子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