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古代人的聰明智慧——謀略的故事(1 / 3)

第三卷 人文常識故事導讀 第12章 古代人的聰明智慧——謀略的故事

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孫臏也因此而聞名於天下。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吞並,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國強占。龐涓認為中山國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趙國都城邯鄲。魏王覺得這主意更好,隨即撥五百戰車直奔趙國都城邯鄲。趙王隻好求救於齊國,並向齊國許諾,若得解今日之圍,日後必以中山相贈。

齊威王於是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將士去援救趙國。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本想直逼圍攻趙國都城邯鄲的魏軍,孫臏卻認為,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我們如帶兵向魏國都城大梁進發,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魏軍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在中途伏擊龐涓。”田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依計而行。果然,魏軍無奈之下隻能撤離開邯鄲,回來的路上又被齊軍伏擊於桂陵,魏軍長途跋涉,潰不成軍,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先生點評:

孫臏用圍攻魏國都城大梁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機,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它以逆向思維的方式,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從而取得一招製勝的神奇效果。圍魏救趙這一戰法為曆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知識拓展:

授人以漁

有一個乞丐向一個漁夫要魚吃,漁夫沒有答應而是送給他一個漁竿。漁夫的兒子不明白,就問父親:“他明明跟你要魚吃,你給他個漁竿做什麼?”漁夫說:“我給他一條魚,他吃完了就又一無所有了,又隻能靠乞討生活。但我送他一個漁竿,他學會自己釣魚,就能永遠不用再愁吃飯的問題了。”

這個故事其實和圍魏救趙是同一個道理,目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生活中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必須了解自己的處境,想好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選擇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那樣才能事半功倍,而不能一味地從表麵上解決問題。

田忌賽馬

齊國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次,他和齊威王進行比賽。他們約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每次比賽的時候,都是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賽了幾場,田忌都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賽馬場。孫臏看見他這樣,就讓他再同齊威王賽一次,並說自己有辦法贏齊威王。

田忌以為孫臏讓他另換一匹馬來,孫臏卻搖搖頭說:“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雖然田忌毫無信心,但看孫臏胸有成竹的樣子,也隻能試試了。

齊威王正在得意揚揚地誇耀自己的馬的時候,看見田忌和孫臏迎麵而來,便譏諷道:“怎麼,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齊威王一看,心裏暗暗好笑,於是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

孫臏讓田忌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接著第二場比賽的時候,孫臏拿田忌的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田忌的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賽的結果是田忌三局兩勝,贏了齊威王。

先生點評: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這說明世間沒有絕對的事,轉換一下思維就可能把自己的劣勢轉為優勢。選擇正確了,才不會走彎路或誤入歧途,這也正是“田忌賽馬”帶給我們的啟示。

知識拓展:

田忌簡介

田忌,字子期,戰國初期齊國名將。因封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故又稱徐州子期。

田忌十分欣賞孫臏的軍事韜略,極力向齊威王舉薦孫臏,後來,威王任孫臏為軍師。田忌在孫臏的謀略和協助下指揮了兩次著名的戰役——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但是,田忌與當時的齊相鄒忌不和,馬陵之戰後,被鄒忌用反間計陷害,田忌無法澄清事實,隻得逃亡到楚國,封於江南。後來,齊宣王即位後,又受召回國複職。

厲兵秣馬

春秋時期,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所以,晉文公重耳與秦穆公約好聯合攻打鄭國。後來秦穆公被鄭國的燭之武說服,不再攻打鄭國,而是與鄭國結盟,並留下將領杞子等三人駐守鄭國。

兩年後,杞子掌管了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於是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讓他派兵來襲。秦穆公得到消息後,征求老臣蹇叔的意見,蹇叔極力反對,他勸秦穆公千萬不要做這種背信棄義的事,而且如果秦軍出兵,必會遭到晉國軍隊的截擊,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但秦穆公認為機不可失,根本聽不進去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將帥領兵出征,討伐鄭國。

經過長途跋涉,秦軍到了離鄭國不遠的滑國,正巧鄭國的商人弦高途經滑國,得知秦軍準備偷襲自己的國家後,他假稱自己是鄭穆公派來接待秦軍的使者。他對秦軍說:“我們國君知道你們要來,特地讓我送一批牲口來犒勞你們。”同時,弦高暗中派人把秦軍進犯的消息火速報告給了鄭穆公。

鄭穆公接到密報,馬上派人去杞子等人的駐地察看,見他們已經打包好了行李,磨好了兵器,喂飽了戰馬,準備做秦軍的內應,便派皇武子跟杞子說:“很抱歉,沒有能夠好好地款待你們,現在貴國的軍隊來了,你們可以回自己的國家了。”杞子等人見事已敗露,便匆匆逃走了。

孟明視得到消息,知道已經無法偷襲了,隻能下令班師回國。歸途中經過崤地時,又遭到了晉軍的伏擊,秦軍全軍覆沒。秦穆公得知討伐鄭國無果,而且還被晉國全殲,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騫叔的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