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雄並起的戰國時期1(1 / 3)

第四章 群雄並起的戰國時期1

春秋初期華夏大地分布著140多家諸侯,經過360多年的戰爭,到戰國初期就隻剩下了20餘家,其中又以西部的秦國,東部的齊國,中原的三晉(趙國、魏國、韓國),南方的楚國和北方的燕國實力最強,曆史上把它們稱為“戰國七雄”。

風雨飄搖的韓國

三家分晉。(1)

春秋時期,晉國是一個超級大國,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但是到了後期,國家的政權落在了四個大臣手裏,並最終被韓、趙、魏三家瓜分。這些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晉出公在位的時候派卿大夫智伯帶兵攻打鄭國,這時候本應該協助智伯的趙簡子生了病,隻好派自己的兒子趙毋恤出兵協助他。智伯喝醉了酒愛鬧事,這一次喝醉之後,他強行用酒灌趙毋恤,還動手打了他。跟隨趙毋恤的大臣都很生氣,要殺了智伯,但是趙毋恤大度地說:“我父親之所以讓我繼承他的爵位就是因為我能忍辱負重,現在不能因為一時衝動而誤了大事。”話雖如此,趙毋恤心裏卻非常怨恨智伯。智伯酒醒後也害怕趙毋恤報複自己,所以回國之後他建議趙簡子廢掉趙毋恤,趙簡子則拒絕了他的建議。趙毋恤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就更加怨恨智伯了。

趙毋恤繼承了爵位之後被稱為趙襄子。那時智伯聯合晉國的趙氏、韓氏和魏氏三個家族把原來範氏和中行氏的領地全部瓜分了,這件事並沒有請示過晉出公,所以晉出公很生氣,但是他自己又沒有能力來製服他們,隻好請求齊國和魯國的幫助。這四家大臣得到消息之後,先下手為強,聯合起來攻打晉出公。出公無奈之下,隻好逃向齊國避難,但是還沒到齊國就死在了半路上。這四家大臣就擁立了晉懿公繼承國君的位置。

這個時候,智伯的權力和實力是四個家族中最大的,所以他恃強淩弱,不把其他三家大臣放在眼裏,總是要求魏氏和韓氏兩家割地給他,而這兩家也總是迫於壓力答應他的要求。後來智伯又要求趙氏割地給他,趙襄子本來就怨恨智伯,於是斷然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智伯非常生氣,便聯合了魏氏和韓氏一起攻打趙氏。趙襄子知道抵擋不住他們,便逃到了晉陽(今山西永濟市)。

智伯和韓氏、魏氏圍攻晉陽,打了一年多也沒有攻下。他們把汾河的水引來,想要淹沒晉陽城。城內一片汪洋大海,百姓們隻能把鍋掛起來做飯。曆經這麼長時間的戰爭,趙襄子的大臣也變得越來越不尊敬趙襄子了。看到這種情況,趙襄子急了,派出一個人暗中勸說魏氏和韓氏。最終韓、趙、魏三家達成了共識,由韓氏和魏氏兩家做內應,三家聯合起來消滅了智伯家族,共同瓜分了智伯的土地。

從這以後,韓、趙、魏三家包攬了晉國的大權。晉烈公的時候,周天子承認了韓、趙、魏的地位,封他們為諸侯。到了晉靜公時期,韓、趙、魏三家把晉國的土地徹底瓜分了,晉國就這樣消失了。

(1)選自《史記·趙世家》。

申不害變法。(1)

韓國在戰國時期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所以在秦滅六國時成為第一個被滅掉的國家。如果說韓國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那就是在申不害變法的時候。

申不害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被尊稱為“申子”。申不害原本是鄭國人,是一個小官。公元前375年,韓國滅掉了鄭國,於是申不害就轉而成為韓國的一個小官。

韓昭侯時期,與韓國一向不和的魏國出兵攻打韓國。麵對重兵壓境的局麵,韓昭侯束手無策。在這個危急關頭,申不害站了出來。他建議韓昭侯拿著玉圭去見魏惠王,表示自己是魏國的臣子,向魏國示弱。他對韓昭侯說:“現在魏國比我們強大,魯國和宋國都去朝見,如果您持玉圭去見魏惠王,那麼他的內心一定會產生巨大的滿足感,進而變得驕傲自大,這樣就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他們就會幫助韓國。”韓昭侯采納了申不害的建議,親自執玉圭去朝見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興,立即撤兵,並與韓國約為友邦。從那以後,韓昭侯對申不害刮目相看,申不害逐步成為韓國的重要謀臣,最終成為宰相。

成為韓國的宰相之後,韓昭侯和申不害準備實行變法。在申不害之前,韓國也曾進行過改革,但是並不徹底,還在政治上造成了一些混亂。一些貴族乘機欺上瞞下,導致官場腐敗,國弱民貧。申不害的變法主張是以法治國,還提出了一係列的改革策略。

申不害主張以“術”治國,這個“術”主要是講國君控製大臣,駕馭大臣的手腕和方法。其中不僅有任免、監督和考核臣子的方法,還有很多防範百官的陰謀之術,所以後人對申不害的評價褒貶不一。

申不害本人很善於察言觀色,因此他總能使自己站在君主的一邊。有一次,魏國出兵攻打趙國,趙國向韓國和齊國求助。韓昭侯一時拿不定主意,就詢問申不害的意見。申不害這時候沒有看出國君的心思,擔心自己的意見萬一不合國君的心思極有可能害了自己,於是他就回答說:“這種國家大事,老臣要深思熟慮之後再給您答複。”隨後申不害不露聲色地遊說了韓國兩名能言善辯的大臣分別向韓昭侯進諫,說明自己對出兵救趙的意見,申不害自己則暗中觀察韓昭侯的態度,摸透了韓昭侯的心思後便進諫說應當聯合齊國,伐魏救趙。聽了申不害的話,韓昭侯果然非常高興,馬上發兵和齊國一起征討魏國,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雖然申不害很擅長運用“權謀之術”,讓人們覺得這個人有些不可靠。可是通過他的變法,韓國的君主專製得到加強,國內政局穩定,百姓生活富裕,使這個處於強國包圍中的國家在諸侯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過在韓昭侯死後,申不害的變法就被迫結束了,韓國的國力也變得日益衰微,最終在秦滅六國的時候第一個被滅掉了。

(1)選自《史記·韓世家》。

四大刺客之聶政。(1)

聶政原本在齊國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是這一切都因為一位韓國大臣的到來而發生了改變,聶政因此變成了一名刺客,死的時候還毀掉了自己的容貌,這是為什麼呢?

聶政是戰國時期的俠客,原本是韓國人,因為在家鄉殺了人,害怕連累家中年邁的母親和尚在閨中的姐姐,所以舉家潛逃到齊國。他在齊國的市井安了家,以宰殺牲畜為生。聶政為人仗義,喜歡為大家排憂解難,很受當地人的喜愛。

一家人和美地在這裏生活了很久,忽然有一天,一位衣著華麗的人在一群仆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聶政家。這個人就是韓國國君的近臣嚴仲子,他聽聞聶政勇敢豪爽,前來拜訪。聶政聽說他是為了認識自己而專門從大老遠的地方趕來的,十分感動,兩個人很快成為知己。

但是嚴仲子的目的並不是交朋友那麼簡單,他想要聶政為他刺殺韓國的俠累。俠累是韓國的國相,嚴仲子與他結下了仇怨。但是俠累勢力很大,嚴仲子擔心自己會遭到俠累的毒手,於是逃離了韓國,並且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幫自己除掉俠累的人。當他遊曆到齊國時,聽說了聶政這個人,就找到了他。

經過檢驗,嚴仲子確定聶政是一個可信的人。於是他擺下宴席,並且奉上黃金,正式向聶政提出請求。但是聶政拒絕了,他說自己的母親尚在,為了老母親,他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請求,嚴仲子失落地離開了。

過了很久,聶政的母親去世,將母親安葬後,他想起了嚴仲子的請求,想到自己原本隻是個市井小民,嚴仲子這樣的高官竟然屈尊來和自己交朋友,自己怎麼能這樣不圖報答呢?當年因為母親尚在,自己沒有辦法對他有所表示,現在母親已盡享天年,應該去報答那份恩情了,於是他馬上動身去找定居在濮陽(今河南濮陽)的嚴仲子。

見到嚴仲子之後,聶政開門見山地說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嚴仲子擔憂地說:“您要刺殺俠累,但是他家守衛森嚴,您要不要帶個幫手呢?”聶政說:“俠累是重要的大臣,帶的人多,難免會走漏消息,到時候韓國人知道是您派的人,那不是會連累大人嗎?就讓我一個人去吧!”

聶政隻身仗劍來到韓國,他來到宰相府門前,沒有理會那些衛兵,直接穿門而入,大踏步走上台階,舉劍刺死了俠累。那些衛兵看見俠累倒在血泊中才緩過神來,慌亂地圍住了聶政。聶政料想此行必然凶多吉少,就退到一個角落,用劍毀掉了自己的容貌,挖出了眼珠,讓別人無法認出自己。

韓國將聶政的屍體放在鬧市中,懸賞千金征求能辨認凶手的人。很久之後,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有人刺殺了韓國國相,而全韓國的人都不知道刺客的來曆,她不禁哭了起來:“這個人應該是我弟弟吧!”來到韓國都城,看見屍體後,她立即認出這具屍體正是弟弟聶政的。她撲到屍體上大哭:“這是我的弟弟啊!”“這位夫人,你不知道國君正在懸賞查詢他的姓名嗎?怎麼還敢來認屍體?”“我知道,我也知道我弟弟死前自毀容貌隻是怕牽連到我。有這樣一個講義氣的弟弟,我卻不敢前來認屍,這不是辱沒了他的名聲嗎?”聶榮的一番話讓周圍的人動容,她痛哭了很長時間,最終因為過度哀傷而死在了聶政的身旁。

人們聽說這個故事之後,都讚歎地說:“不僅聶政自己是個能力過人的義士,他的姐姐也是位了不起的英雄啊!”

(1)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北方稱王的趙國

趙氏孤兒。(1)

“三家分晉”中的趙氏家族是忠臣趙盾的後代。趙盾的弟弟殺死晉靈公之後,晉靈公的一個重臣屠岸賈想要殺掉趙氏一族為晉靈公報仇。結果偌大的趙氏家族隻有一個孩子得以逃脫。

趙盾死後,他的兒子趙朔接替了他的職位,輔佐晉景公。與他共事的屠岸賈是晉靈公的寵臣,他一直想要報複趙氏家族的人,還和其他大臣一起商量這件事情。將軍韓厥不同意,他說:“晉靈公死的時候,趙盾還在外地,沒有參與殺害晉靈公這件事,所以不應該報複趙盾的後代。”但是屠岸賈心意已決。

韓厥將這件事告訴了趙朔,希望他能夠出國去避避風頭。可是趙朔不想背上叛國的罪名,不願意逃亡在外,他對韓厥說:“隻要將軍答應不斷絕我趙家的香火,我死而無憾。”可是沒有想到,屠岸賈沒有經過晉景公的允許就私自帶著軍隊圍住了趙朔的家,殺死了趙朔和他的幾個叔叔,把趙氏一家幾乎滅族。

令屠岸賈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趙朔的夫人,也就是晉景公的姑姑當時正在國君的宮殿裏與姐妹們遊玩,而她也已經懷有身孕。趙朔的夫人知道了家裏發生的事後,不敢回家,一直躲在宮中,直到幾個月後,生下了一個男嬰。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好友程嬰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決定無論如何要保住這個孩子。

屠岸賈聽說了趙夫人分娩的消息後,就到宮中索要這個孩子。當時的晉景公已經完全沒有權力,屠岸賈不顧士兵的阻攔,親自到宮中搜索。無奈之下,趙夫人把孩子藏在了裙子裏,然後禱告說:“如果上天要滅絕趙氏,你就哭吧;如果上天想保住你,你就安安靜靜的。”經過徹底的搜查後,屠岸賈隻看到了默默站在一邊的趙夫人,沒有找到嬰兒,就認定嬰兒一定被偷偷轉移了,於是就向城外搜去;並下令搜查所有一個月以上半歲以下的嬰兒,找到之後殺無赦。

程嬰聽到這個消息,就找公孫杵臼商量對策,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將會有很多無辜的孩子死於非命。公孫杵臼突然問程嬰:“你說,養育這個孤兒和死去,哪個更難?”“死很容易,養育這個孤兒很難。”“那麼,就請你承擔比較難的那件事,我去承擔容易的!”公孫杵臼堅定地說。

兩個人找來一個嬰兒,給他換上趙氏孤兒的衣服。準備妥當之後,程嬰就去向屠岸賈報告:“如果你能賞我一千兩金子,我就把孩子的藏身之地告訴你!”“馬上拿一千兩黃金來!”程嬰二話沒說就帶著士兵來到了公孫杵臼家。公孫杵臼破口大罵:“程嬰你這個小人!當初你口口聲聲說要與我好好撫養趙氏孤兒,今天卻把我出賣了!你即便是不願意撫養這個孤兒,也不能出賣他啊!”說完公孫杵臼抱起孤兒大哭:“天哪!這個孩子有什麼罪?請你們放過他吧,隻殺我公孫杵臼就可以了。”

可是屠賈沒有同情公孫杵臼或者這個嬰兒,毫不留情地殺死了他們。程嬰從那以後就帶著真正的趙氏孤兒藏在山中,並給孩子取名叫做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