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雄並起的戰國時期2
戰國四公子之平原君。(1)
戰國時期有四位公子非常賢德,門客如雲,他們為本國或者友國出謀劃策,立下了很多功勞,深得人們的愛戴,大家尊敬地把他們稱為“戰國四公子”。趙國的平原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平原君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名叫趙勝。平原君家與普通百姓家是鄰居,一次他的一個侍妾看到了一個跛腳的人,走路一瘸一拐,就站在樓上大聲地嘲笑。第二天,這個跛腳的人來到平原君家裏,對平原君說:“我聽說您禮賢下士,許多門客不遠千裏來投奔您,以為您以賢士為重。可是昨天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臣不幸患有殘疾,你的侍妾見了竟然嘲笑我。我希望得到嘲笑我的那個人的人頭。”平原君笑著答應了。這個人一走,平原君就嘲諷地說道:“這個小子居然因為一笑而要殺我的侍妾,這不是太過分了嗎?”所以他一直也沒殺那個侍妾。過了一年多,平原君家裏的門客走了一多半。平原君責怪他們:“想來我趙勝對待各位並沒有失禮之處,你們為什麼都走了呢?”一個門客上前說:“這是因為您不肯殺那個侍妾,大家覺得您更看重女色,所以才走了。”平原君恍然大悟,於是殺掉了那個侍妾,還親自到跛腳者家裏道歉。不久,門客們又都回來了。
長平之戰之後,秦軍圍攻趙都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傾盡全力死守邯鄲,並且派平原君向魏國和楚國緊急求援。平原君到楚國去搬救兵,想帶20個門客同行,選來選去,隻挑出來19個,還少一個。這時候,一個叫做毛遂的人自我推薦,說自己願意湊滿20個人,一起到楚國去。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對他一點印象都沒有,就問:“你來這裏多久了?”“已經三年了!”“我聽說如果是賢士,就好像錐子在袋子裏一樣,馬上就會露出錐尖來。而您在我這裏已經三年了,卻沒有人稱讚過你,你不能去,還是留下吧!”毛遂不卑不亢地說:“錐子得到在袋子中的機會才能露出鋒芒啊,如果我早就在袋子中,現在是整個錐子都露出來了,不隻是錐尖了!”(2)看到他自信的樣子,平原君同意了他的請求。
到了楚國,平原君與楚王談論合縱抗秦的事,從早上談到中午也沒有結果。毛遂急了,拿著劍走到石階上,對平原君說:“合縱抗秦有利,不合縱有害,兩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你們談了這麼久?”楚王生氣地問:“他是幹什麼的?”平原君說:“這是我手下的人。”楚王說:“我在跟你的主人說話,你上來幹什麼?快下去!”
毛遂攥緊劍柄,逼近楚王說:“大王敢這樣嗬斥我,隻不過是仗著楚國的軍隊多罷了。可是現在我跟大王之間的距離不到10步,您的性命握在我手裏,軍隊再多,也幫不了您的忙。”麵對毛遂的威逼,楚王連聲答應說:“是啊,是啊!我願意把整個國家奉獻給合縱抗秦的聯盟。”毛遂問:“決定合縱了嗎?”楚王回答說:“決定了。”毛遂對楚王身邊的人說:“去拿雞、狗、馬的血來。”毛遂捧著盛血的銅盤,說:“請楚王首先歃血為盟,其次是我的主人,再次是我。”就這樣,趙國和楚國在殿堂上訂立了合縱抗秦的盟約,楚王派春申君帶兵解邯鄲之圍。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把毛遂奉為上客。(3)
魏國信陵君則盜取了兵符前來救趙,這是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戰國四公子”中的三位出現在同一個曆史事件中。最終趙、楚、魏聯軍擊敗了秦軍,邯鄲獲救。
(1)選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2)“脫穎而出”的出處。意思是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
(3)“毛遂自薦”的出處。意思是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雄踞一方的魏國
李克不以私報恩。(1)
李克(2)是魏國的重要官員,他能被魏文侯賞識是因為翟璜的推薦,後來翟璜與另外一個人都想做宰相,魏文侯詢問李克的意見時,你猜李克是怎麼回答的?
魏文侯是一個賢明的君主,善於選賢任能,曾經跟隨孔子的弟子學習經書。他對待賢人段幹木非常尊敬,每次經過段幹木的住處,都要手扶著車的欄杆向段幹木的房屋行注目禮。秦國曾經打算進攻魏國,但是有人勸告秦王說:“魏文侯是一個善於用人的人,全國的百姓都稱讚他的仁厚,魏國上下一心,恐怕不是輕易能夠打敗的。”
不過魏文侯並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績,仍然求賢若渴。一天,他對李克說:“您曾經對我說過,‘家貧思賢妻,國亂思良相’。我想為魏國選擇一個有作為的丞相,現在有兩個人選,一個是魏成子,一個是翟璜,你看哪個更合適呢?”李克委婉地拒絕了魏文侯的詢問,他說:“我隻知道,身份卑賤的人不應該為尊貴的人謀劃事情。現在您所問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我的職責範圍,我不能隨口亂說。”魏文侯說:“你說一下也無妨。”
魏文侯再三請求李克發表意見,李克無法推辭才說道:“其實選用誰為宰相並不難,因為您平時不注意觀察兩個人的行為,所以才覺得困難。據我所知,要品評一位大臣,可以觀察他平時都和哪些人親近,富有時和哪些人結交,身居高位時向您推舉過哪些人,不得誌時有哪些事情他堅決不會做,貧困時不要哪些東西,隻要觀察這五點,您就可以判斷讓誰做宰相了。”魏文侯恍然大悟,說道:“先生請回吧,我已經確定宰相的人選了。”
李克出了宮門就急忙向翟璜家走去,翟璜聽說了魏文侯召見李克詢問選擇宰相的事情,就問李克結果。李克說:“魏文侯已經決定選用魏成子做宰相了,我來隻是想通知您一聲。”翟璜十分生氣,他對李克說:“憑你對我的了解,你說說,我哪一點比不上魏成子?我向國君推薦西門豹治鄴,推薦樂羊消滅了中山國,甚至你都是我推薦去管理中山國的!我還為國君的兒子推薦了老師,這些事情,國君都很滿意,為什麼你不向國君推薦我而推薦了魏成子呢?”“難道您向國君推薦我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幫您說話,以求得升官發財嗎?”李克的這句話問得翟璜啞口無言。
隨後李克又緩緩道出了魏成子更適合宰相位置的原因:“魏成子把自己十分之九的俸祿都用來為國君尋找良才,剩下的十分之一用在自己和家人身上,這一點您能夠和他相比嗎?另外他向國君推薦的三個賢人被國君視為老師,而您推薦的這幾個人仍然隻是被國君視為臣子,所以我認為魏成子更適合做國家的宰相。”翟璜聽完李克的話,心悅誠服地說:“你說得非常有道理!我現在也覺得魏成子是最合適的人選!”翟璜不僅不再怨恨李克,反而對李克更加尊敬。
魏成子出任魏國的宰相後,果然不負魏文侯的重托,把魏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使魏國日益強大起來。
(1)選自《史記·魏世家》。
(2)李克:有人認為李克就是李悝,也有人不同這一觀點。目前史學界沒有達成共識。
西門豹治鄴。(1)
魏國有一個叫做鄴(今河南省安陽市區北)的地方經常發大水,當地的巫師和官員都說是因為河裏的河神在鬧脾氣,如果不給他娶老婆,他就用大水來報複當地百姓,真的是這麼回事嗎?
魏文侯時期,任命西門豹出任鄴縣的縣令。他一到任,就召集了很多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問他們鄴縣的老百姓生活上可有什麼難事。這些老人們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讓老百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給河伯娶媳婦了!也是因為這個,現在鄴縣的人越來越少,錢財也越來越少。”西門豹聽了,好奇地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你們詳細說給本官聽。”這些人便對西門豹說:“我們這裏每年都要發大水,所以鄉官和縣吏們每年都要為這個征收很重的賦稅,說是用來給河伯娶媳婦。他們每年都能征收好幾百萬錢,但是隻拿出其中的二三十萬讓巫師和巫婆去挑選本地漂亮的姑娘給河伯做媳婦,說這樣就可以免除水災。剩下的錢都被官員們和巫師瓜分了。”西門豹問道:“給河伯娶媳婦?這倒是個新鮮的說法,到底是怎麼個娶法呢?”其中一位老人說:“每年到了給河伯娶妻的時候,巫師、巫婆就會派人去巡查小戶人家的女兒,見到漂亮的就會說‘這女子適合做河伯的媳婦’之類的話。有些人家就會給他們一些錢,讓他們放過自己的女兒。窮人拿不出錢沒有辦法的,隻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女兒被帶走。他們把少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遊行十幾天,然後為她在河邊搭起房子,掛上黃色和大紅色的帷帳,讓她獨自在河邊居住。再過十幾天,他們就會把這個少女放到精心裝飾的席床上,把她放進河裏,任其漂流,這些席床開始還浮在水麵上,但漂出幾十裏之後就會被河水吞沒。這時候官員和巫師們就會說少女已經被河伯娶走了。”“現在那些家裏有女兒的人家大多都逃跑了,所以城裏人越來越少,百姓也越來越貧困。”另一位老人補充道。
西門豹是個不信鬼神的人,他一聽就知道這一切都是當地官員和巫師巫婆勾結起來斂財的陰謀,於是他不動聲色地說:“等到下次為河伯娶妻的時候,你們讓官員和巫師巫婆都到河邊來,我也要為新娘子送行!”這些人都說:“好。”
那一天很快就到了。西門豹與當地的官員和巫婆相會,地方上的長者也彙集在此,來湊熱鬧的老百姓也有好幾千人。那個巫婆已經很老了,帶著十來個女弟子,她們全都穿著絲綢做的衣服站在巫婆身後。
西門豹對巫婆說:“把新娘子領過來給我看看,我看看漂亮不漂亮。”人們馬上把一個哭得很傷心的女子帶到了西門豹麵前。西門豹看了看,回頭對官員們說:“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大巫婆到河裏去稟報一下河伯,說我要重新找一個漂亮的女子,遲幾天再為他娶妻。”說完就叫差役們抱起巫婆,把她扔進了河中。過了一會兒,西門豹又說:“巫婆怎麼去這麼久?叫個弟子去催催她!”於是把她的一個弟子拋到河中。又過了一會兒,說:“這個弟子怎麼也這麼久?再派一個人去!”又一個弟子被扔到河中。這樣總共拋了三個弟子,西門豹歎了口氣說:“巫婆和弟子都是女人,看來不能把事情說清楚,請個官員去說明情況。”說完又拋進去一個官員。西門豹恭恭敬敬地麵對著河站了很久,其他的官員都在一旁瑟瑟發抖。這時候西門豹回頭對他們說道:“大家都不回來,怎麼辦呢?”這些官員馬上嚇得在地上磕頭,把頭都磕破了,鮮血直流。又過了一會兒,西門豹說:“唉,看來河伯要熱情地招待他們,他們一時半會回不來了,大家都散了吧。”在岸邊的人都趕緊回家了,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提為河伯娶妻的事了。
接著西門豹帶領老百姓挖了12條河渠,想用河水來灌溉農田。老百姓因為開溝挖渠非常勞累,所以都在抱怨。但是西門豹說:“可以和老百姓共同享受成功的快樂,卻不能和他們一起考慮事情的開始。雖然你們現在因為我而受苦受累,但是百年之後你們的子孫一定會感謝我的。”
(1)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戰國四公子之信陵君。(1)
魏國的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他“竊符救趙”的故事被大家所熟知。其實本來他是想帶著自己的門客去抗擊秦軍的,後來他是怎麼想到去竊取兵符的呢?這就得從一個叫做侯嬴的老人說起了。
侯嬴是魏國的一個隱士,在夷門(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部)做一個看門的小官。信陵君聽說他很有才能,就去拜訪他,還帶了很多禮物。“公子請回吧,我潔身自好幾十年,不會因為家裏貧窮就接受您的財物的!”侯嬴冷冷地說道,信陵君便回去了。
一天,信陵君擺設酒席,宴請賓客。許多達官貴人都來做客,等到大家都坐好之後,他把最尊貴的位置空出來,讓大家稍等片刻。然後他駕著馬車去迎接侯嬴。侯嬴穿著最破的衣服,毫不客氣地坐在了左邊的座位(2)上。信陵君毫無怨言,反而更加恭敬地趕著馬車往回走。走了一會兒,侯嬴說:“請公子到集市走一趟,我想去拜見我的一位老朋友。”信陵君和侯嬴到了集市。原來侯嬴的朋友是一個叫做朱亥的屠夫。侯嬴故意在那裏站了很久,一邊說話,一邊觀察信陵君的反應。他看到信陵君的臉色一點都沒有變,就告別了朱亥,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