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雄並起的戰國時期3
昭王打掃黃金台。(1)
大家都知道燕國比較弱小,但是這個弱小的國家曾經打敗過強大的齊國,甚至差點滅掉齊國,這一切成就都要歸功於善於招賢納士的燕昭王。
燕昭王的父親燕王噲,想學習堯帝的樣子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沒想到這引發了一場大禍。他把王位讓給了一個名叫子之的人,這個人非常殘忍,除掉了朝中所有與太子親近的人,而燕王噲對此不聞不問,一心隻想做一個臣子。太子平和他的老師郭隗為了保命隻好逃到山中避難,結果燕國大亂,齊國乘虛而入,子之被殺,燕王噲也自殺而死,因為燕王噲死的時候是子之在位,所以他死後連個諡號(2)都沒有。
燕國的百姓痛恨子之的殘暴,以為齊國發兵是出於好心為燕國平亂,時間長了,他們才發現,齊國是想滅掉燕國取而代之。百姓不忍自己的家園被侵略,奮起反抗,同時四處尋找逃跑的太子,後來他們擁立太子為王,這就是燕昭王。齊國因為遭到燕國軍民的強烈反抗,隻好撤回了齊國。而燕國雖然沒有亡國,但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變成了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
燕昭王一心想要為國報仇,而要報仇最重要的就是擁有足夠多的人才,怎麼才能吸引人才呢?昭王左思右想不知道怎麼辦好,就去請教老師郭隗。
郭隗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國君,他非常想親眼看一下書上描繪的千裏馬,於是他給了一個手下一千兩黃金,讓他去尋找一匹千裏馬回來。這個人找遍了全國也沒有找到,忽然有一天,他見到一群人圍成一圈在議論歎息,便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原來是一匹千裏馬不幸病死了,大家覺得可惜。這個人聽了,就用五百兩黃金把這匹馬的屍骨買了下來。他把馬的屍骨交給國君,國君非常生氣地指責他:“我讓你買馬,你倒好,買了匹死馬回來!真是沒用的廢物!”可這個人卻不慌不忙地說:“請大王息怒,讓我把話說完。我之所以買這匹死馬,正是為了您能得到更多活的寶馬。您想,我買死馬這件事大家一定會紛紛議論,互相傳說。連死了的好馬都這麼被君王看重,更何況真正活著的馬呢?所以您不要著急,不久之後就會有人帶著千裏馬送上門了。”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國君就得到了十幾匹千裏馬。
聽完這個故事,燕昭王陷入了沉思。郭隗繼續說:“千裏馬就像賢士,現在您就把我當做那死了的千裏馬,重用我,不久之後,比我有才幹的人就會親自來拜見您了!”於是燕昭王為郭隗建起豪華的房屋,給他豐厚的俸祿,還建起了一座高台來招攬天下名士。他在這個高台上擺了很多黃金,所以後人也把這座高台稱作“黃金台”。燕昭王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還每天拿著掃帚親自清掃台上的灰塵。昭王納賢的故事很快傳遍了天下,天下的名士紛紛前來投奔他,這其中就有戰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樂毅將軍。
後來樂毅帶著幾個國家的軍隊一起攻打齊國,拿下齊國70多座城市,小小的燕國險些滅掉了強大的齊國。這讓天下的人都瞠目結舌,紛紛讚歎燕昭王禮賢下士,善於用人。
(1)選自《史記·燕召公世家》。
(2)諡號: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後評給的稱號。
四大刺客之荊軻。(1)
荊軻也許是中國曆史上最出名的刺客,千百年來,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悲壯背影是無數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易水一別,他踏上了舍生取義的道路,麵對強大的秦國和殘暴的秦王,他的結局會是怎樣的呢?
嬴政在趙國的時候,燕太子丹就跟他認識,兩個人還是好朋友。後來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本以為嬴政會念在昔日的情分對自己禮遇有加,沒想到嬴政不僅不顧舊情,還處處為難他。太子丹越想越氣,就逃回了燕國。
回國後,國仇家恨交織在一起,太子丹決定找個人刺殺秦王,這個刺客就是荊軻。
荊軻答應了幫助太子丹刺殺秦王後,卻遲遲不肯動身,太子丹心急如焚,他跑去見荊軻,荊軻說:“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打消秦王的疑慮,否則很難接近他。”太子丹急忙問:“那要怎麼辦呢?”荊軻說:“我思來想去,覺得能讓秦王相信我的信物隻能是樊於期將軍的頭顱了。”太子丹說:“那怎麼能行呢?樊將軍從殘暴的秦王手下逃到我這裏,我卻要用他的頭顱做信物?這太殘忍了!您再想想別的辦法吧。”荊軻看太子丹不忍心傷害朋友,隻好自己去見樊將軍。
聽完整個計劃的內容,樊於期對荊軻說:“我受到秦王的殘害卻不知道怎樣報仇,今天聽到先生的計劃,覺得報仇有望。隻要能夠斬殺秦王,我的頭顱沒有什麼可惜的!”說完他就拔劍自刎了。聽說樊將軍自殺,太子丹傷心欲絕,但是事實已經無法改變,他隻好命人把樊於期的首級裝進盒子密封起來,又拿來一把用毒水日夜淬煉過的匕首和督亢(2)的地圖交給了荊軻,還派了秦舞陽與之同行。
但是一切都準備好後,荊軻仍然沒有上路。太子丹急了:“先生您是要反悔嗎?”荊軻皺著眉頭對太子丹說自己隻是在等一個可靠的朋友同行。太子丹催促著:“請您先行到秦國去!”荊軻怒道:“太子如此催促是什麼意思?我隻是想把這件事情做得萬無一失,所以等一位信得過的朋友同去。既然太子認為我要打退堂鼓了,那麼荊軻現在就與您訣別!”
荊軻出發那天,眾人為他餞行。他的好朋友高漸離知道他此去凶多吉少,於是身穿白衣在易水(今河北省境內)邊擊築(3)為他送行。荊軻和著節拍大聲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眾人都被這悲涼的氣氛感染得紛紛落淚。
荊軻帶著秦舞陽來到秦國王宮,宮內鼓樂震天,站崗的士兵個個都虎背熊腰,有上百個文武大臣站在宮殿內。秦舞陽當即嚇得雙腿顫抖起來,荊軻麵不改色地來到了大殿,大臣們看到秦舞陽的樣子,不禁起了疑心。荊軻向秦王施禮道:“請大王不要見怪,這個副使是個小地方的人,沒見過這麼大的場麵,有些緊張。”聽完這句話,秦王嬴政和大臣們哈哈大笑。
秦王讓荊軻把地圖拿上來,荊軻從嚇得站不穩的秦舞陽手裏接過地圖,放到秦王的桌案上,徐徐展開,把地圖上每一處的情況都詳細地講給秦王聽。秦王一邊點頭一邊慢慢地靠近荊軻。當地圖展到盡頭,赫然出現一把匕首,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匕首直直地刺向秦王。秦王嚇得大驚,連忙跳起,用力拉扯衣袖,隻聽“哧”的一聲,袖子被扯斷了。秦王想抽寶劍還擊,但是在驚慌之中沒有抽出寶劍,隻抓住了劍鞘,無奈之下,隻好一直繞著大殿上的柱子跑。
殿上的大臣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呆了,按照秦國的法律,他們是不能帶武器上殿的,所以人們都隻能看著,卻想不出辦法來救秦王。秦王的禦醫夏無且情急之下,把手中的藥袋砸向了荊軻,這一瞬間,秦王稍稍冷靜,拔出了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癱坐在地上,奮力地把匕首投向秦王,但是扔在了銅柱上。秦王撲上來連刺了荊軻八劍才停手。荊軻靠著柱子大罵:“可惜啊!大事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我想活捉你啊!”侍衛們衝上來殺死了荊軻。
秦王驚魂未定,呆坐了好大一會兒才緩過神來。
那之後沒有多久,秦王嬴政就派人消滅了燕國。太子丹不僅沒能阻止秦國滅燕,還加速了這個進程。
(1)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2)督亢:燕國最富饒肥沃的地方,在今天河北省涿州市東南部,獻上督亢表示燕國不再抵抗秦國的進攻,相當於向秦國投降。
(3)築:一種古代的弦樂器。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
實力雄厚的齊國
田氏代齊。(1)
還記得春秋時期齊國的故事嗎?齊國是薑子牙建立的,但是戰國時期的齊國雖然名字沒有變,但是主人已經不是薑子牙的後代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和晉國的情況類似,齊國從春秋後期開始,國君的力量就被大大削弱,掌權的變成了那些卿大夫。直到有一天,卿大夫實力強大到把國君廢掉,自立為王。這就是田氏代齊的過程,曆史上也把戰國時期的齊國稱為“田齊”。
田齊的祖先田完原本是陳國國君陳厲公的兒子,後來陳國發生政變,厲公被殺,他隻好逃到齊國,被封在一個叫做“田”的地方,從此家族改姓“田”。田完的後代逐漸發展壯大,在齊國擁有很重要的地位。
到了田桓子的時候,田氏開始在齊國籠絡人心,他們把糧食用大鬥借出,小鬥收回;還把山上的木材運到集市上銷售,而不加收運費;很多海產品也拉到集市上賣,也不加收運費。
與田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在位的齊景公。他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國君,隻知道吃喝玩樂,橫征暴斂。搶來的財物爛在宮裏,他也不在乎,更不用說關心百姓的生活。除了大肆搜刮民財,他還利用嚴苛的法律來控製百姓,百姓們動不動就被砍去雙腳,據說齊國的集市中,買假足的人比買鞋的人還多。田氏和齊景公的所作所為一對比,百姓們像河流入海一樣歸附了田氏家族。有了百姓的支持,田氏也變得更加強大起來。
田氏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後,開始想方設法地消滅齊國其他世襲大族。田桓子首先拉攏鮑氏,他騙鮑氏說支持齊景公的子雅和子尾正集結軍隊要攻打田、鮑兩家。於是田、鮑兩家決定先下手為強,消滅了子雅和子尾;其實當時子雅和子尾正在飲酒。
齊景公死後,晏孺子即位。田桓子的兒子田乞又煽動齊國的大夫去攻打齊國的重臣國氏和高氏,晏孺子被迫逃到了魯國。田乞派人召回了齊國另一個公子陽生,立為傀儡國君,這就是齊悼公。緊接著,田乞又以鮑氏叛君為借口,消滅了鮑氏家族。齊國的大家族就這樣一個個被消滅,田氏把大權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齊悼公在位四年就被殺害了,齊簡公繼位。齊簡公一直對田乞保持警惕,刻意遠離他。後來田乞的兒子田成子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他發動兵變,殺死了齊簡公,擁立齊平公繼位。田成子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把齊國的大片土地都劃到田氏家族的名下,最終自己的封地比齊國國君擁有的土地還要大。
田成子為了更快地奪取政權,就設計攫取了齊國的刑罰大權,把齊國的貴族消滅殆盡。軟弱的齊平公一直不敢反抗田氏,在位25年後抑鬱而終。之後齊宣公即位,後來田成子的兒子和孫子相繼作為齊宣公的宰相,齊宣公在位51年去世。
齊宣公的兒子齊康公即位時,韓、趙、魏三家已經瓜分了晉國,田氏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傀儡國君越來越覺得不順眼,於是田氏的田和就把齊康公趕到了一個島上,隻給他一個封邑用來供奉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