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京官路線圖(1)(1 / 3)

“意外”的升官

在翰林院做侍讀兩年後,1845年6月,道光皇帝禦門辦事。

所謂禦門辦事,就是皇帝走出乾清門,在門正中設禦榻,榻後立屏風和表案。皇帝升座,各部門按事先編好的順序向皇上彙報,又叫禦門聽政。

道光皇帝每年禦門不過五次,由於許多下級官員在此時能見到皇帝,所以都重視皇上禦門聽政的機會,因為如果彙報工作時得到皇上的讚許,就能即刻升官。

問題是,皇上隻從一個部門挑一個人,僧多粥少,大家像餓狼一樣瘋搶這個名額。1846年6月那次的名額出其不意地落在了曾國藩頭上。曾國藩自得知要向皇帝彙報工作那天起,就開始準備。所以道光皇帝聽政那天,他表現得很好。道光皇帝極為滿意,立即升他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詹事府皇帝殿試閱卷官)。

曾國藩後來受寵若驚地對家人說:“當日升官的人隻有三位,我是其中之一。皇恩咋這麼浩蕩呢!”

皇恩繼續浩蕩著,小半年後,道光皇帝又禦門辦事。詹事府的報告人選又落到曾國藩頭上,兩次被好運氣砸中,曾國藩真有點不知所措。

這次的表現和上次平分秋色,道光皇帝一高興,又把他調回翰林院升為侍講學士。他喜極而泣地說:“天恩高厚,不知所報了。”

他說這句話時,腦後總會響起一個聲音:“天道酬勤”,但其間夾雜著混沌的三個字:穆彰阿。這三個字越來越清晰,漸漸蓋住了“天道酬勤”四個字。

曾國藩從遐想中反應過來,啊呀,也許這一切都是穆彰阿老師精心安排的。

他慌忙去感謝穆彰阿,穆彰阿熱情地招呼曾國藩。曾國藩憋了半天,要說一段有文采的感謝話,穆彰阿早已擺手製止,說:“這是你應得的。這麼多年,無論翰林院還是詹事府,跳不出來都是冷板凳,聽著好聽,其實沒有參與實際政治的機會,隻能涵養人,不能鍛煉人。”

曾國藩默算了一下,從步入仕途到今天已過去五年多,不算少也不算多。穆彰阿說:“你的毅力和克製力,是我最欣賞的。我聽說你的書房名為‘求闕齋’,意為‘求闕於他事,而求全於朝堂也’。這很好,難怪你家門庭若市。”

曾國藩一聽這話,慌起來,他以為穆彰阿在說他拉幫結派。這一慌,嘴巴已說不出話。穆彰阿發現了他的艱難,用手勢示意他別解釋,他不是那意思。

穆彰阿忽然就歎口氣,說:“其實我在皇上麵前無數次地讚賞你。你還記得皇上第一次禦門辦事吧,後來皇上對我說,你麵相不好,眼皮把眼睛都蓋上了,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曾國藩心裏也歎息,麵貌這玩意靠毅力可不行,隻能聽天由命了。

穆彰阿又說:“不過男兒不怕醜,醜男能成事。我看好你。一有機會,我就會把你從翰林院裏撈上來,要成大事,還是要參與實際政治啊。”

這句話是曾國藩入仕以來聽到的最振奮的話語,他渾身如打了雞血,跪在穆彰阿腳下,隻是激動地磕頭如搗蒜,其他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不過正如穆彰阿所言,推薦曾國藩給道光,難度係數很大。道光這人很重相貌,曾國藩的麵容難入他法眼。幾次提升曾國藩,也隻是給穆彰阿麵子。若真把曾國藩提到可參與實際政治的位置上,道光還要三思。

所以穆彰阿對曾國藩的幫助隻能在暗裏進行。

1847年,道光又下令大考翰詹。曾國藩聞聽消息,重現幾年前的魂不附體。幸好,這次準備時間充裕,再加上這些年的學問精進和穆彰阿的指點,他在本年的翰詹大考中取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績。

其中一道考題為“君子慎獨論”,曾國藩慎了這些年的獨,當然最有發言權。據說道光皇帝看了曾國藩的試卷後,讚賞說:“看他平時作文隻是中等水平,想不到這篇文章的論點精辟細致,可謂上乘。”

穆彰阿乘機說道:“曾國藩是個心細如發、遇事留心的人。皇上不信,可測試一下。”

因了曾國藩,道光皇帝這幾年被穆彰阿煩得不行,此時看到穆彰阿滿臉垂涎之態,不忍駁他麵子,隻好說,“我考慮一下。”

過了很多天,穆彰阿也未見道光皇帝付諸行動,搖頭歎息一番,也就不掛念這件事了。曾國藩根本就不知道道光皇帝誇讚他的事,所以每天還在翰林院裏等著升官,等了很多天,也未等到,不禁對著滿桌子的書發出歎息。

歎息聲未落,突然有聖旨來到,宣他馬上到養心殿受道光召見。曾國藩如墜雲裏霧裏,養心殿是皇宮收藏曆代名人字畫的宮殿,皇上很少會在這裏接見低級官員。曾國藩沒有時間多想,急忙跟著傳旨太監一路小跑去了養心殿。

進得殿裏,太監把門關上,曾國藩像個傻子一樣站著,等待皇上到來。站了有一個時辰,皇上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