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計建湘軍(5)(1 / 2)

但沒有辦法,曾國藩言辭懇切地向他們訴苦,“戰艦都有了,士兵也有了,如果你們不做,那就沒人來做了,咱們辛苦創建起來的水軍就得解散。你們不為我曾國藩想,不為大清帝國想,就為那些出了無數力氣的工匠們想想,還為那些從廣東運來大炮的苦勞力想想。將心比心,浪費別人的勞動果實是可恥的,你們難道眼睜睜看著那些戰艦就那樣一動不動地爛在水裏嗎?”

見營官們不出聲了,曾國藩趁熱打鐵:“我的兄弟們,看看外麵那些戰艦,咱們沒向朝廷要一個銅板,全靠咱們的厚臉皮到處化緣,才建立起來的。你們忍心看著咱們化緣的成果灰飛煙滅嗎?”

這番話,說得眾營官們很慚愧。雖不情願,但還是答應了曾國藩,盡力當好這個水軍軍官,讓曾國藩高枕無憂。

曾國藩不可能高枕無憂,原因就在於世界上有個叫“鹹豐”的催命鬼。

鹹豐三催曾國藩

曾國藩到衡州建湘軍,鹹豐皇帝不太清楚。但江忠源了如指掌,江忠源後來把曾國藩的宏圖大展報告給了中央政府。鹹豐並無不滿,因為當時正是用兵之計。1853年11月,太平天國西征大軍向武漢推進,鹹豐下令要曾國藩率海陸軍增援湖北。

曾國藩懊惱江忠源的大嘴巴,當時水軍剛剛成立,連打魚都困難,何況是打仗。曾國藩對江忠源抱怨說:“我原意是等把水陸兩軍練好後再上報朝廷,你的嘴怎麼就沒把門的,提前透露出去了?”

江忠源回信說:“我說你啊,讀理學讀傻了吧。朱熹說先知後行,但知行應該合一,去戰場練兵要遠比你在操場上練兵進步得快。況且……”江忠源嘲諷道,“皇上隻是讓你去配合正規軍作戰,沒讓你擔當主力,你慌張個什麼勁?”

曾國藩最討厭的就是這句話,不當主力我去幹什麼,正規軍根本就打不了仗,我去配合他們送死嗎?

他當然可以不搭理江忠源,但對鹹豐卻馬虎不得。琢磨了一天,想到了如何搪塞鹹豐。他對鹹豐說:“衡州周邊匪徒有春風吹又生之勢,我若離開,他們和太平軍連成一氣,後果不堪設想啊,所以我不能走。”

不多久,曾國藩又收到鹹豐的聖旨。鹹豐說:“長毛賊在進攻安徽廬州,你即刻帶上你的人入安徽,支援廬州。”曾國藩拿上次的回信複製一回,發了出去。1854年2月,鹹豐的聖旨又來了:“長毛賊進攻黃州,曾國藩你他娘的趕緊帶人去增援。”

曾國藩三次不出兵,不是懦弱,更不是保存實力。他很明白一個道理,太平軍驍勇善戰,名將眾多,沒有一支勁旅絕不能去碰他們。而且和太平軍一決雌雄的戰場是在水上,他的水師還羽毛未豐,絕不能高飛。

他給鹹豐回信說:“衡州乃湖南省之重地,我若離開賊必來,容我剿滅衡州附近土匪後,再出山。”

曾國藩搖搖擺擺的“千呼萬喚不出來”,鹹豐終於發了雷霆之怒。他給曾國藩回信,語氣充滿了譏諷:“你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好像衡州離了你就會從世上消失一樣。我也和你打過交道,我隻是想問一句,你的才能行嗎?平常牛氣衝天,以為天下人都不如你。如果你的話能抵上你一半才能,我還真放心,倘若遇事後一敗塗地,豈不是貽笑天下。好吧,我暫時相信你的話和你的才能是相匹配的,你出山給我看啊!”

收到鹹豐的信,曾國藩心裏翻江倒海。皇上竟然說他吹牛,而且還說得這麼露骨,真讓他無地自容。他反複思量,上下考量,用盡全部感情給鹹豐寫了封回信。在陳述了船炮未備、兵勇不齊的情況之後,他突然慷慨激昂起來:“我知道自己才疏學淺,隻能用一顆忠誠不避死的心報答您,至於成敗利鈍,全不在放在心上。如果皇上真要我出軍,那我就出軍。但我敢肯定,必是死路一條。到那時您會對我超級失望,我仍是死路一條,與其那樣死路一條,不如現在您就治我個畏懼不前的罪名,這樣我雖死,卻能保住千萬人性命,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