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坐困江西(2)(3 / 3)

曾國藩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於是在砍太平軍江麵鐵索的八日後,江麵上出現了一支詭異的隊伍,這支隊伍由三艘船隻組成,最前麵的船上放了一門大炮,第二艘船上有一隻巨鍋,最後一艘船上,每人都拎了巨大的鑿子和錘子。

太平軍還未反應過來,這支部隊想上演什麼節目,猛地看到一發炮彈飛來,“砰”的一聲,砸開了他們的防禦牆。他們大呼小叫起來:“哇呀呀,原來那門大炮竟然能發炮彈,給我還擊!”

裝載大炮的船隻立即吸引了太平軍的注意力,雙方開始對轟。於是,另外兩艘船上的人就開始幹活了。

有人報告曾國藩:“太慢了。”

曾國藩微閉著眼說:“慢,不要緊。慢工出細活,隻要堅持到底。”

兩天後,曾國藩的預言成真,太平軍當初千辛萬苦在江麵上編製的鐵索陣就這樣消失了,湘軍水師開向了田家鎮。

田家鎮,絕不是可小覷的對象。太平軍九江方麵軍的一部主力都在這裏,這支部隊是出了名的驍勇。另外,田家鎮是九江的西大門,太平軍在這裏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物力。

總之,曾國藩認定,要拿下田家鎮,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他在軍事會議上確定對付田家鎮的基調,仍是老腔調:圍而不攻。

彭玉麟反對,因為後續糧草不多,根本打不起持久戰。羅澤南和塔齊布也認為應一鼓作氣,拿下田家鎮。

月亮還未圓滿,在江麵上像是被人咬了一口的燒餅,蕩漾著。曾國藩就在這樣的江麵上沉思,他想得很多,前思後想、反複推敲,其實想的隻是一條:在沒有完全勝算的情況下,主動進攻不如嚴防死守。

如果要說曾國藩有什麼座右銘的話,那就是三個字:慢——慢——來。

他對羅澤南說,天下無論什麼難事,一碰到這三個字,頓時瓦解。

羅澤南一針見血地指出,田家鎮必須要快點打下來,因為圍而不攻,受傷的隻能是咱們而不是對手。對手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九江那裏得到支援,我們後方一片荒蕪,隻能坐吃山空。

曾國藩又開始琢磨,直到太陽轟隆隆地從江底升起,他才做出了決定:硬攻吧。

做出這個決定,並非是他放棄了“慢慢來”三個字,而是實事求是的結果。

全線進攻在一個下午開始,湘軍水陸軍同時出擊,曾國藩喊出最淩厲的口號:“殺賊立功、奪船致富,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健兒們趕緊去取!”

曾國藩底氣十足,但音色很差,音調一高就會失聲,所以傳到別人耳中時就有點敲破鑼的味道。當時正好東南風大作,曾國藩站在風口,喊這些口號,西北方麵的田家鎮太平軍還以為湘軍敲鑼發起了進攻。

曾國藩了解人性的弱點,湘軍士兵最喜聞樂見升官發財,而且他們見到東南風大起,也認定天老爺正站在他們這邊,所以戰鬥一開,湘軍水陸士兵人人爭先,個個奮勇,衝向太平軍水師。他們衝向的不是人,而是榮華富貴;他們衝向的不是戰艦,而是一座座金山。

太平軍水師自組建以來,很少遇到這種不要命的進攻,湘軍水師的進攻開始還有陣形,衝入太平軍水師戰陣中時,陣型就已打亂。如同屎殼郎看到化糞池,隻要是糞,他們就撲上去,如野獸,如魔鬼。江麵上的哭爹喊娘聲和火炮轟炸聲,夾雜在一起,變成了地獄。

勝負已判,曾國藩站在船頭,看到眼前的場景,不禁激動得把手指握的嘎吱嘎吱響。幕僚提醒他:“大帥,先別激動啊,順風放火,把長毛燒個精光。”

曾國藩叫起來:“你瘋了,放火的話,咱們的船也完蛋了。”

羅澤南跑來說:“咱們那些破船,燒就燒吧。殺人一萬還自損三千呢。”

曾國藩又搖頭:“不行,把長毛的船燒了,咱們的士兵們沒有船奪,發家致富的夢就破滅了。”

羅澤南哭笑不得:“您怎麼還把宣傳語當真了,那隻是鼓舞士氣的話,打了勝仗,還怕沒有錢給士兵嗎?”

曾國藩怔了一會,還是搖頭:“不行,我以誠待人……”

羅澤南不說話,盯著他看,小聲說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

“那趕緊放火!”曾國藩大聲叫起來。

火起了,順著風向,如條條火龍,撲向太平軍水師,吞噬了所有的船和人。整個江麵火光衝天,映著曾國藩的臉。

這就是湘軍史上最輝煌的一筆:田家鎮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