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遇到什麼不公平,都要咬緊牙關挺住,然後像獅子一樣勇猛向前。
當我們正視缺憾時,缺憾可能成為走向完美的轉機。
拿破侖出生在一個窮困潦倒的科西嘉貴族家庭。父親把拿破侖送進了一個位於布列訥的貴族學校,在這裏與他往來的都是一些在人前極力誇耀自己富有,而譏諷他人窮苦的同學。他感到憤怒,卻無計可施。
後來實在受不了了,拿破侖寫信給父親,說道:“為了忍受這些外國孩子的嘲笑,我實在疲於解釋我的貧困了,他們唯一高於我的便是金錢,至於說到高尚的思想,他們是遠在我之下的。難道我應當在這些富有、高傲的人麵前謙卑下去嗎?”
父親隻是這樣回答他:“我們沒有錢,但你必須在那裏讀書。”他在那裏忍受了五年。但是每一種嘲笑、每一種欺侮、每一種輕視的態度,都使他更加堅定了決心,發誓要做給這些紈絝子弟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
後來拿破侖參軍了,而他那矮小的身材又成了笑柄。於是,他決定改變方針,用埋頭讀書的方法去競爭。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裏,孤寂與他相伴。他想象自己是一個總司令,將科西嘉島的地圖畫出來,地圖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應當布置防範,這是用數學的方法精確地計算出來的。因此,他的數學才能獲得了提高,這使他第一次有機會表示他能做什麼。長官看見拿破侖的學問很好,便派他在操練場上執行一些工作,這是需要極複雜的計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極好,於是拿破侖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並一路飛黃騰達,直至獲得了全國最高的權勢。
一切的情形都因此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從前輕視他的人,從前揶揄他的人,現在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完美的境界往往是經過克服許多缺憾之後才達到的。
有時候,正是因為遭遇了人生的不成功或缺憾,受其反彈,才點燃了人們奮鬥的激情,磨礪了人們堅韌的意誌,開掘了人們潛在的能力,產生了積極進取的力量。
這樣試試看:發現自己的缺憾,盡力地彌補,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你會因為貧困遠離朋友嗎?正視它,克服自己的虛榮心。
讀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特等人的勵誌文章。
不如別人時,不攀比,勇敢地對自己說:“我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