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七(1 / 1)

二0七

做完幾個療程的化放療,周雨桐和夫人回了楚潼,夫婦倆這時候都希望在家鄉住,用周雨桐的話說:家鄉的水好、土好、空氣好。

楚潼縣委計劃把他們安排在縣委小招,周雨桐不想去,“住那邊,影響你們的工作,幫我在西滸那邊找個靠水的小院子就行了。”

縣委領導想想依了他的意見,在西滸農水站旁邊騰了個院子。為了讓周雨桐在那邊靜養,特地關照辦公室,不要向外透露周雨桐回鄉休養的消息。

世上沒有擋風的牆,周雨桐患病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經常有惦記著他的人自己叫了船到西滸去看望他。藥理的作用,讓周雨桐的頭發基本掉光,人也清瘦了很多,但精神狀態仍然很好,談鋒甚健,每隔一個星期或是兩個星期,楊恭清都要去西滸陪他坐坐。

不知道是不是四爺爺無意把消息漏了出去,韋今遜特地找楊恭清商量,想和他一起去趟西滸,還告訴楊恭清,黃繼民父子也想去,楊恭清嘴上雖答應了二老,內心卻有點猶豫。

在楚潼調養了一段時間,體能初步恢複的周雨桐惦記著自己的工作,家鄉的水土再好,還是想盡快地回到南京去,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治病。他深知疾病的凶險,楊恭清這天過來,周雨桐身邊坐著幾個人,聊了一個多小時,談到治病,大家一再提醒要抓緊,周雨桐笑著回話,“這‘玩意’,是要高度重視它,這東西,凶著呢。這以後,就看它長還是不長了……神出鬼沒的,到外鑽,我就沒法子對付它了。”

臨別前,楊恭清正要登船離去,周雨桐又把他喊回頭,悄聲對他說,“恭清兄弟!我這趟回省城,不知道哪天才會回來。走之前,我們就在這水蕩子裏再坐一坐,喝幾杯,聊聊天?”

楊恭清回他,“養病要緊,等你康複了,我們機會多的是。”

“沒其他人,就我們兩個。”

楊恭清猶豫了一下,“就我們兩個?”

聽他這口氣,周雨桐馬上改了口,“嫌人少?酒冷沒氣氛,你帶幾個熟悉的朋友過來就是了。”

楊恭清聽周雨桐這話,馬上想到韋今遜黃繼民等人,“要不,我把盧府大院那幾位請過來?人家和我說過幾回了,想來看看你。”

周雨桐很讚同,“也好!成天坐在城裏的人,下鄉轉轉,透透新鮮空氣也是好的!”

楊恭清、黃繼民父子,韋今遜和他重孫女兒孫小玲,一起在西水關雇了條船,剛要離岸,楊儉平從遠處跑了過來。剛從南京到家的他,聽母親說父親和幾個鄰居一起打船去西滸,二話沒說,放下提包直朝碼頭上奔。

一葉扁舟載著幾個老小在浩瀚的水麵上蕩漾,漸漸可以看到水天交彙處連綿壯闊的水杉林,樹冠和白雲相接的地方,成群的白鷺翱翔其間,清澈的河水在遮天蔽地的綠蔭下顯得更加滴翠。

船家手裏的竹槳輕輕一撥,小船蕩進了水杉林,在詩畫般的水上森林中穿行。多少年都沒來過這地方的黃繼民尤其興奮,不住地讚歎。活潑開朗的孫小玲這時候卻出奇的沉靜,觸景生情的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船邊的水花,深情地勉懷犧牲在這裏的爸爸孫鳳山……

離河邊的小院還有段水路,遠遠望去,小碼頭上出現了周雨桐夫婦的身影,旁邊站著另外一個人。到了近前,楊恭清才看清楚,原來是如今的楚潼縣副縣長宋學進。

大家忙著把兩個老人攙上了岸,一起進了裏屋坐下,周雨桐笑著介紹,“今天星期,正好學進縣長過來,原本坐會兒就要回城,是我把他拽下了,大家歡迎不歡迎?”

黃繼民高興地說:“當然歡迎!縣太爺留下來與庶民同樂,當然歡迎!”

“不請不約,正好一桌!”

宋學進笑著在一邊打趣,“我老宋腿長,老首長不讓走,我就趟老實。老鄉歡迎我,心裏更快活。”

周雨桐招呼人沏茶,“兩位老先生在船上坐久了,先喝點茶水。吃飯還早著呢,恭清兄弟,過會兒,我們一起陪他們到林子裏去轉一轉?”

楊恭清朝韋今遜黃繼民輕輕揮了下手,二位老人會意,點了點頭,“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