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八
森林裏的空氣出奇的清新,一行人順著林間小徑,踏著沾著水珠的青草,邊走邊聊。
望著眼前茂密的杉樹林,周雨桐想起老部下喬義,有些感傷,“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沒想到,老喬那麼好的身板子,沒經住一場病,半年時間不到,就撒手而去。”
“水杉這東西,通直挺拔,高大秀碩,特別有能耐,不管是豐水還是枯水,它都能活,都能長,很適合我們這裏的環境。我們喬老爺還真的有眼光!”宋學進在大家麵前還是這樣稱呼自己的老上級。
黃繼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卻似乎不怎麼吃力,一路上和楊恭清悄聲議論著周雨桐的身體,他覺得,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周雨桐都不像是個身患絕症的人。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森林的深處,周雨桐見近處有片稍空曠的草地,招呼大家稍作歇息。
一路上孫小玲的情緒對韋今遜多少有了點影響,也許是換了個環境,這時候的一老一少,心境又重新開朗起來,孫小玲告訴周雨桐,“我家小姨娘韋玉,每次回家跟我們說到你,都說你在省廳的工作非常非常忙。”
“我們這些人,知道時間的精貴,毋用揚鞭自奮蹄啊!”
韋今遜聽來深有感觸,“可……也要多多珍重自己的身體。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人民公仆有個好身板子,也是一方百姓的福氣呢。”
“這話我不敢當,韋先生,多大的官原本不都是個平頭百姓?”
黃繼民接住周雨桐的話,“當領導的如此胸懷,人中君子!一方水土一方人,鄉風再好,諸子百家,還要有一班好的帶頭人才行。”
黃朗晨頗有同感,“兩位老人家說的都在理。雨桐書記,一路上大家都在議論你的身體,祝願你能夠順利渡過這一劫。”
“我也這樣想,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造化。國家大勢已經越來越明朗,不太可能再像過去那樣,折騰個不歇。現在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相信這條路,一定會堅定不移走下去。在南京我跟恭清師傅聊過的,我現在這毛病,就是跟它碰,碰得過去,我就賺了它幾年時間!”
見重病在身的周雨桐還是如此樂觀豁達,韋今遜為之欣然,“這就好,這就好!”
周雨桐臉上笑眯眯地換了個話題,“兩位前輩,你們看眼前這風景,是多好的一幅畫?”
年近九旬的黃繼民仍沉浸在由衷的感慨之中,“百聞不如一見!一天到晚窩在城裏,光聽人家說,就是腳頭子懶,輕易不肯出來見識,太可惜!水杉這東西也真是異奇,擱在岸上也長,放在水裏也長,特別堅韌又特別頑強。我們楚潼人,就像這一眼望不到邊的水杉一樣,風生水起,黃綠交替,年複一年,枯榮相接,潮漲潮落,永不凋零!”
周雨桐很有同感,“黃先生這席話,真正詩情畫意!”
韋今遜深有體會,有感而發,“楚潼這地方,南邊是長江,東邊是黃海,北邊是淮水,楚潼得益於水,偶爾也會受製於水。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楚潼人,多少年來,楚潼人始終記住的是水帶給人們的恩澤,一時的危難,卻不是那麼在乎……人們都說我們楚潼像一片荷葉,會隨著水的漲落而浮沉。楚潼人和楚潼城一樣,沉浮的是命運,不變的是善良寬容、堅韌頑強的人性。”
“楚潼人,骨子裏的性情也和這清靜的水一樣,曆古曆今,莫大的隱忍和包容。有人說,上善若水,這話在理……楚潼人的性情,正如這一望無垠的上善之水。”
周雨桐聽得出宋學進這番話的個中意涵,這時候,他很想聽聽年輕人的意見,“大學生,兩位老人家,剛才都發表過了,你覺得?”
楊儉平若有所思,“沉浮的是命運,不變的是善良寬容、堅韌頑強的人性……上善若水,若水無垠!”
周雨桐拍了拍楊儉平的肩頭,越說越激動,“我們楚潼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你們這代人幸運嗬!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楚潼的明天,就看你們啦!”
眾人受他的感染,情不自禁地拍起了巴掌,清亮的掌聲在森林中回響,成群的白鷺騰空而起,像一簇簇雪白的雲彩,飄蕩在透著翡翠般綠色的水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