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進退有據八麵玲瓏(3)(1 / 3)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大學生應聘於一家公司搞產品營銷,公司首先提出要試用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他每天起早貪黑全身心地投人工作,而且頗有業績。當三個月已經過去時,他惱怒公司沒有正式聘用而憤然提出辭職。公司一位副經理請他再考慮一下,他越發火冒三丈,說了很多過激的抱怨話。對方終於也動了氣,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公司不但已經決定正式聘用他,而且還準備提拔他為營銷部副主任。就這樣一鬧,公司無論如何也不會再用他了。

狼道智慧之七十九:冷靜處世,高妙超卓

所謂冷靜,指的是一個人在特定的場合下內心所持的一種沉穩狀態。人在突然受到某種刺激時,情緒會發生急劇變化:或焦急、或憂鬱、或興奮、或衝動……這些情緒能不能被控製,取決於人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好的人,能夠控製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表現在行為上就是臨陣不亂,遇事冷靜、沉穩,能夠做到三思而後行。

箭在弦上,在獵物還未達到最佳射程之時,通常引而不發;敵人在臨近的時候,卻尚未進入指定伏擊圈,因此而按兵不動;別人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尖,還有一些回旋的餘地,因此便不急不惱,是為冷靜……冷靜的反義詞是魯莽。無論居家過日子還是在外麵與人相處,冷靜和魯莽都是人們經常麵對的一對矛盾。

冷靜是做人的一種智慧,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許多矛盾不是靠肢體力量、靠魯莽行動能夠解決的,而需要在冷靜思考後因勢利導才能化解掉,它啟迪人們要學會用腦子。用腦子的過程,就是冷靜的過程,就是產生智慧、辦法、對策的過程。一個頭腦容易發熱、發脹,甚至炮仗性子一點火就著的人,通常是談不上有多少智慧的,當然也不會把矛盾解決得好。搞不好到最後還會被別人利用,或者火上澆油,做出對自身不利的事來。

冷靜還是一種修養。冷靜是源自於內心的,有的人冷靜不下來,不論是心胸狹窄的原因,還是驕橫自傲等多個方麵的原因,說到底還是自身修養不夠。修養好的人,就能自覺的克己和律己。受挫折時,不至於唉聲歎氣;獲得獎賞時,不至於忘乎所以;有錢有權時,不至於趾高氣揚;待人處世時,不至於浮躁輕狂。

冷靜也是自身力量的一種表現。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冷靜並非是軟弱,也不是故作姿態,不是膽小鬼,而是審時度勢,不輕佻,不張狂。常見有人一語不和,便麵紅耳赤,吼叫如雷,這種人貌似強大,其實頭腦簡單,底氣不足,是不堪一擊的;即便是自己手上有百分之百的真理,也會因不冷靜而使天平滑向對方的一邊。

頭腦冷靜又有禮節的人,顯得既有風度又有力量,且不說諸葛亮憑借冷靜和智慧,巧設空城計,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決勝於千裏之外,也不說毛澤東虛懷若穀,指揮若定,率領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長驅二萬五千裏,胸中自有百萬雄兵。

很多人有不冷靜的毛病,但人是可以改變的,冷靜的心態要靠平時日積月累地苦修,不冷靜的毛病也要靠平時一點一滴地克服。生活中應該注意加強學習,重視自己的作風、道德的修養,時刻用“冷靜”來約束自己。

學會冷靜吧!它會使你更聰明,更有修養,更有品位,更有氣量!

狼道智慧之八十:宏闊大度,達觀處世

狼有著冷靜、達觀的強者心態,一生都在朝著高處攀登,從不虛幻顯赫榮耀,因為那裏沒有同類的傾軋,更沒有天災的侵害。因此,狼常保持著高昂的激情,不惜忍辱負重,始終以達觀的心態,來置身於群山之巔去麵對天高地闊。

達觀,即對不如意的事能夠想得開。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中有句名言:“人生是一串由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那些遇事想不開的人,通常都會在煩惱襲來之時總是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運的人,誰都比自己強,好像領導跟自己過不去,同事專與自己找別扭,連天災人禍也偏偏輪到自己頭上。當然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其實我們每個人自從降臨到這個塵世,都麵對整個人生,整個社會,在漫漫的人生旅途當中,煩惱與痛苦將始終與你相伴。通常來講,越是有所追求、越是想幹點事的人可能遇到的煩惱和痛苦就會越多。

1914年12月,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一時間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萬美元,愛迪生一生的心血在這場災難中付之一炬。大火最凶的時候,愛迪生24歲的兒子查理在濃煙和廢墟中發瘋似的尋找父親,最後在實驗室的門口找到了:愛迪生正平靜地看著火勢,他的臉在搖曳的火光中閃亮,如銀的白發在寒風中顫動,微駝的背佝僂得更深了,他像一尊大理石雕像一樣靜靜地矗立著。

“當時我真為他難過,”查理在後來回憶說,“他都67歲不再年輕了,然而眼下一切都付諸東流,再建一座如此規模的實驗室是談何容易啊!年近古稀之年的父親能承受這樣殘酷的打擊嗎?不料,他一看到我就像個孩子似的大聲嚷:‘查理,你母親去哪兒了?去,快去把她找來,恐怕她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像這樣如此壯觀的場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