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鹽城的頒獎活動,讓我們有太多的感動,紅地毯,頒獎辭,每一個人都感受著“探航”組織者的良苦用心。幸運的我,不僅主持了數學板塊的教學研討活動,還曾多次走上領獎台——傑出水手獎、主題歌征集一等獎、音樂小品表演……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了夢中的理想,‘教海探航’……”當我們的歌聲隨著吉他聲動情而出的時候,下麵的掌聲如潮水般響起,因為我們唱出了大家的心聲。這個音樂小品是預備會後邊編寫邊排練的,由我和項陽主創。劇情很簡單,項陽、魏星等扮演個性意義上的水手“阿教”“阿海”“阿探”和“阿航”,我扮演共性意義上的主持人“水手”,神侃誰是“蘇派教學”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道具是一件白色文化衫,背後用毛筆寫著各自的角色,這件道具一直被我珍藏著。
2010:心懷愧疚的“失聲”經曆
2010年,無錫錫山。預備會上,張俊平主任宣布將由一位神秘的水手主持才藝表演活動。我就是那“神秘的水手”,非常不幸的是,那段時間我正好重感冒,扁桃體發炎,聲音嘶啞,本想推掉這個主持任務,但因為對“探航”的特殊情感,並一直在積極治療且有好轉,於是接下了這個在我心中很看重的活。到了錫山,不幸的是又著了涼,病情突然加重,太想好好表現而又不能正常表現的巨大反差引起的心理負荷成為壓垮我聲帶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失聲”了。
我申請臨場換將,但張主任稍作考慮後決定:“傳慧,沒關係,你上場就好!”痛苦的是,主持到最後,原本預設好的或現場生成的許多美好語言,因為身體原因竟無力說出,對“探航”的愧疚之情讓我欲哭無淚,至今仍耿耿於懷。
2011:退居幕後,冉冉推新人
“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他創造的社會財富,隻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無價。而他自己,依舊躬耕於田疇,淡泊於名利,真實於自我。他以一介農夫的姿態,行走在心靈的田野,收獲著泥土的芬芳。那裏,有著一個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碼。”——這是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首富袁隆平先生的上榜辭。
其實,“探航”於我們,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探航”把舞台留給我們這些稚嫩的水手,允許我們失敗,放大我們的成功,隻期望我們成長得更快更好。
水手的價值還在於薪火傳遞,讓更多的人解讀“探航”的“密碼”,享受“探航”的“芬芳”。2011年,連雲港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教海探航”征文活動。作為主講老師,我參加了三次麵向全市的教科研骨幹培訓活動,還完成了連雲區、海州區兩個專場的一對一論文指導。看到我指導過的文章紛紛獲獎,真比我自己獲獎還高興。
2012:你存在我的歌聲裏
周國平先生認為:“人最寶貴的東西,一是生命,二是心靈,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擁有豐富的心靈,便是幸福。”
參加“探航”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能讓自己的教育生命更加真實與厚重,讓我們日漸蒙塵的心靈變得舒展與豐盈。
2012,江陰華士。我終於唱響了作為一名水手對“教海探航”那來自靈魂深處的心聲:“我和你,來自不同的方向,為了夢中的理想,在教海裏徜徉;我和你,擁有不同的目光,為了心中的太陽,在教海裏‘探航’。船長的呼喚在耳畔回響,讓我們勇敢向前闖;水手的心聲在胸中激蕩,讓我們書寫輝煌……”
2013:“教海探航”,我們無悔的約定
8年的“探航”之旅,深深地影響著我,讓我覺得人生變得“大不同”,我享受到了莫大的愛與更大的關懷,而且非常願意、非常渴望把這種愛與關懷傳遞給更多的人。
“人生若隻如初見”——而每一年的“探航”之旅都會讓老水手依然有“初見的感覺”,玄妙何在呢?原來“教海探航”也一直在求新求變,常常在你的意料之外,帶給你驚喜。
2013年“探航”的號角已經吹響,水手們都整裝待發。我要像那“任性”的海浪,隻要“一息尚存”,對教育真諦的不懈追求,就永不停息。獲不獲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直在“探航”的路上——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不知不覺中,我的第九次探航之旅已悄然啟程——
一年一度,我們從故鄉出發,去旅行,來“探航”;
春華秋實,我與“教海探航”有個恒久不變的約定。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