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治武功大一統(秦漢)(4)(1 / 3)

南匈奴跟漢人融合後,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脅中原。東漢初,竇固、竇憲伯侄倆大敗北匈奴,北匈奴政權瓦解。他們在中國史籍上的最後一次露麵見於記載是公元119年,此後便蹤跡不見。兩個世紀以後在歐洲出現,其間兩百年他們在哪兒待著,不知道。他們出土文物很少,因為匈奴沒有文字,所以出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貨。他們自己沒有文字記載,周邊的民族也沒有記載,所以曆史學家隻能推測。

匈奴人在西徙的時候,打敗了哥特人,哥特人打敗了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消滅了羅馬帝國。所以羅馬帝國要跟漢帝比,是我們手下敗將的手下敗將的手下敗將的手下敗將,實力跟我們差N等。當時北匈奴是很厲害的,五世紀的時候,在歐洲的匈奴人產生了一個著名的國王,叫阿提拉大王,今天在歐洲,阿提拉都是魔鬼的化身。歐洲一說阿提拉或成吉思汗,都是魔鬼的化身、上帝之鞭,意思是上帝派他們來進行末日審判,來拷打基督徒的。當時阿提拉橫掃歐洲,歐洲各國的君主聯合起來跟他作戰都失敗了,最後給他進貢了一個日耳曼絕色美女,新婚之夜才將他暗殺了。阿提拉一死,幾個兒子爭王位,匈奴帝國迅速瓦解。

接著,匈奴人就分成幾支在歐洲定居下來,最主要的一支被稱為馬紮爾人,他們在歐洲定居,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匈牙利,一直到今天。匈牙利英文Hungary的頭三個字母是Hun,在英語裏就是匈奴的意思。因為上千年的混血,今天去匈牙利已經看不出匈牙利人有黃種人的模樣了,看到的是白人。但中心廣場上古代國王的雕像明顯是蒙古利亞人種,而且根據歐洲史籍對阿提拉的記載,不像歐洲人一樣五官很分明、很誇張,而是扁平臉,小眼睛,細細的眉,塌鼻梁,明顯是黃種人。另外,隻有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蒙古、匈牙利這六個地方的人是姓在前、名在後,叫李小二,其他全是小二·李。匈牙利人叫李小二,也算是先輩屬於黃種人的例證。據說,芬蘭人,還有愛沙尼亞人,可能也有點兒匈奴人的血統。

張騫確實很點兒背

漢武帝為反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到過大月氏[6]等國,司馬遷將此行稱為鑿空[7]。西域在地圖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就是帕米爾高原)以東。其實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區,人種以高加索人種為主,語言是印歐語係,吐火羅語。當時玉門關、陽關就是國境線,天涯海角,“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正是這個。

大月氏本在祁連山,被匈奴打敗後,匈奴單於拿大月氏王的腦袋做酒器,兩國應該不共戴天。所以漢武帝就想聯絡大月氏夾攻匈奴,後聽說大月氏遷到了西域,就派張騫帶了100多人出使,這就是通西域的目的。張騫也點兒背,剛一出玉門關就被匈奴俘虜了,因為當時玉門關被匈奴控製著。匈奴讓他在那兒娶妻生子,斷絕他回中原的念想。不過張騫不負皇命,不忘故國,十年後有一天看準機會跑了。他還接著找大月氏,最後在今阿富汗阿姆河流域真的找到了大月氏王。月氏王說都哪輩子的事了,我們在這兒很好,不想報仇。

張騫沒轍,隻好回去複命,路上又被匈奴人逮著,扣了一年多。那個時候通信不發達,匈奴人不知道這是之前跑的張騫,要不上網一查就麻煩了。總結起來,張騫這一趟出使13年,被扣11年,沒有完成任務,卻了解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西域30國最大的烏孫國人口62萬,最小的樓蘭1.4萬人,這些小國都想跟漢朝往來。於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與各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標誌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那時是漢武帝的孫子漢宣帝神爵二年。史實說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公元前60年,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怎麼能說是東土耳其斯坦呢?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接著農民起義,東漢建立,國家亂套。中原王朝對西域地區鞭長莫及,西域才又被北匈奴控製,但和東土耳其斯坦八輩子不搭界。

老子博學兒好漢

東漢明帝時班超經營西域,西域與內地的聯係又開始加強。班超一家子都非常牛,他哥哥班固是史學家,寫《漢書》的;他妹妹班昭是皇帝嬪妃的老師,後來寫《女四書》之一《女誡》,很了不起;他爸爸班彪也是史學家。他自己一開始給官府抄抄寫寫,用的也是筆,後來想大丈夫建功立業當在疆場,於是投筆從戎,帶了36個人通西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