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浪淘沙,滄桑巨變(明清)(6)(1 / 3)

清朝吸取了明朝濫封的教訓,除了開國的八家“鐵帽子王”之外,後來隻有雍正爺封怡親王是鐵帽子王,清末封恭王、醇王、慶王仨鐵帽子王,一共就十二家王爺是不降爵的,世襲罔替。別的王爺都是逐級下降,你是親王,你的兒子就是郡王,你孫子就是貝勒,曾孫就是貝子。親王降到鎮國公,郡王降到輔國公,到輔國公就不再往下降了,往下世襲就是世襲輔國公,輔國公跟王爺的級別可就差得太遠了。你是王爺住在王府,等你不是王爺的時候,你得從王府搬出來,自己找地兒住去,四居室改筒子樓了。

一般來講,清朝一個皇帝在位的時候,王爺沒多少,十幾個了不起了。清朝王爺待在北京城裏不許出去,圈死在北京,所以清朝的王府全在北京,像什麼鄭王府、豫王府之類。明朝王府全在外地,朱氏子孫在外地待著置產業,兼並農民的土地。比如明神宗萬曆皇帝本身就貪財,在皇宮裏挖了一個大坑埋銀子。他把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封到洛陽,一次就賜給他四百萬畝土地。朱常洵跟他爸爸一樣,最後變成個三百多斤的大胖子。李自成打洛陽的時候,洛陽的守將跟朱常洵說,現在闖賊圍攻洛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你有那麼多錢,估計上億兩銀子的財產,能不能拿出點兒錢來犒賞將士?將士們好跟闖賊玩命。朱常洵說,我們家沒錢,窮著呢!就有點兒舊家具,我賣了犒賞將士吧!氣得守將說你拉倒吧!開門投降李自成了。李自成一進來,你朱常洵不是貪財嗎?行!這回讓你貪個夠,把金子燒化了,順嗓子眼往裏倒,把他燙死了,然後把朱常洵剁巴剁巴,和著鹿肉一塊兒分給大家吃,叫福祿(鹿)宴。老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你弄得我們大家都沒活路了。

到了清朝,表麵上對明朝皇室很優待,給崇禎皇帝建個陵啥的,實際上逮著明朝王爺就得給弄死,朱氏子孫差不多都殺光了。這些王爺占的地現在都在老百姓手裏,所以康熙爺宣布更名田。原來這個田是福王的名,現在誰種是誰的,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為什麼農民不反清複明?同一個民族讓我們沒法活,還是異族讓我們活得不錯,那我們為什麼不擁護異族?中國老百姓是誰讓我活下去,我就擁護誰。外國也一樣,美國打薩達姆,伊拉克人為什麼不抵抗?我為了保衛薩達姆拚命,我腦袋讓美國電梯夾了!我的命那麼不值錢?薩達姆給我什麼了?讓他變吊死鬼去吧!老百姓是非常實際的。利比亞人不保衛卡紮菲也是一樣道理,平時拿老百姓當孫子,有人打你的時候,想讓老百姓把你當爺爺,呸!

更名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康熙五十一年又規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數作為固定人丁稅,康熙五十年,你們家有十口人,從康熙五十一年開始,你們家就交十口人的人丁稅。到康熙六十年,你們家十八口人了,還交十口人的稅。那我們家就剩七口人了怎麼辦?再交十口人的不就虧了嗎?

所以,世宗雍正皇帝一上台,推行攤丁入畝。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人頭稅就廢除了。這個錢也沒多少,一年335萬兩,朝廷當時歲收入4000萬兩,占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咱就不要了。就跟現在農業稅不要了一個意思,一共2000個億,還沒有公款吃喝的錢多呢!自由市場的管理費也不收了,一年才150個億,開場奧運會多少錢?何必跟這些窮苦人收?這個錢不要了,以後大街上擺攤的就少了,犯不著在大街上櫛風沐雨了,我進大棚了。

人丁稅不要了,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製進一步鬆弛,隱蔽人口現象減少了。原來藏著掖著不就是怕朝廷收稅嗎?隋朝4600萬人,到唐朝一下變成1200萬,相當多的人是藏起來了;漢朝也是如此,5300萬人,到曹操的時候,剩700萬,我的天!原子彈也沒有那麼大的殺傷力,好多是隱匿起來了。

現在不收稅了,生吧!康熙即位的時候,全國的丁額是2100萬,算上老弱病殘,估計有個4000萬,康熙駕崩的時候已經過億了;乾隆二十幾年的時候,就兩億了;到乾隆駕崩的時候,已經3億了;到道光那會兒4.1億,占世界人口的40%多。全世界10億人,中國4.1億,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更自豪,現在占20%,那時候40%。所以中國巨大的人口壓力,從那時候就開始形成了。

救國的玉米、甘薯

有了好的政策,生產才能發展。

在明代,棉花的種植由江南向江北,推向全國。南北朝時,印度佛教禪宗第28代祖師達摩東來,建立少林寺,他就是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東來的時候帶了一件木棉袈裟,作為禪宗的聖物,代代相傳。木棉就是棉布,特值錢,中國人沒見過。中國有錢人穿綢,窮人穿麻,沒見過木棉袈裟。北宋的時候,棉花開始在福建種植;南宋的時候,南方普遍種植,但是北方還沒有。南方可以普遍使用棉布了,北方還是得通過互市買,北方給馬,南方給棉。到了明朝,全國都能種了,中國的棉花應該是從印度引進的,經過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新疆過來,一條是從海南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