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佛羅倫薩,住在郊區,城裏麵住不起,一晚上好幾百歐,隻能住郊區。晚上天太亮了睡不著覺,站在酒店的陽台上看看吧,看到一個很漂亮的中世紀城鎮,我就叫上幾個旅伴去遛遛。進城之後發現那裏麵還有人住,喝咖啡聊天的,沒走幾步就來到了城鎮的正中心——小鎮的教堂,小鎮連1000人都沒有,但教堂的柱子三個男人也抱不過來,跟人民大會堂的柱子似的,一共四根,鍾樓絕對是你戴著帽子一抬頭就能掉下來的那種。
第二天上車之後,我問導遊那間教堂叫什麼,導遊說,那個小破教堂,誰知道它叫什麼。我執意讓導遊給我問問,導遊拿著電話也不知道跟誰說了半天,回頭跟我說那叫聖方濟教堂。我說你問問那個鍾樓有多高,得到的回答是57米,相當於20層樓高。然後我又說你問問那教堂是哪年蓋的。導遊煩了,你怎麼那麼多問題呀?你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好奇寶寶?既然導遊都煩了,那就拉倒吧,我也沒法再問下去了。我估計它不是這兩年蓋的,肯定是古代的建築。千把來人的小鎮,蓋這樣一座大教堂,那錢可就花扯了,所有的錢都花在了這上麵。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裏麵12幅黃金鑲嵌的馬賽克畫,一幅畫要繪製20年,算算這12幅畫得要240年,還甭說蓋這個教堂多少年。所以歐洲每一間大教堂都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它要體現神的尊嚴和人的渺小,上帝在高高的天國俯視著你,你一進到裏麵自然就輕聲慢步了。好多教堂裏麵都畫著一張嘴,寫著漢字簡化字“禁止大聲喧嘩”,別的地方還有“請勿隨地吐痰”、“不要拿走衛生紙”、“垃圾桶在此”,全是漢字,而且隻有簡化字,很善意地提醒著我們,一看真受刺激。
歐洲的黃金都蓋教堂了,所以要到東方去找。黃金不能不要,香料也必不可少。西方渴望東方的商品,除了黃金就是香料,香料不是香水,是花椒、大料、肉桂、桂皮這些東西。因為洋人以肉為主食,而肉不易保存,他們拿這玩意兒醃肉。
除了渴望黃金和香料,歐洲人還想去傳播天主教。你說他是高尚也好,單純也罷,反正洋人看到不信神的民族就感覺非常可憐。中國人從古至今什麼都不信,見過中國人求雨吧?端著豬頭去求龍王爺,您給下點雨吧,如果嘩嘩雨真下了,太靈驗了。這龍王爺也太賤了,給個豬頭就下雨,真是低要求。再下一場,再給一個豬頭。雨要是沒下,端著豬頭邊走邊罵龍王爺。你見過洋人進教堂,哦,上帝,我明天搶銀行保佑我成功。如果沒成功,開口大罵你瞎了上帝,絕對沒有。中國人最牛就在這一點,什麼都信,也什麼都不信,對我有利的信,對我不利的不信。利瑪竇那幫人來到中國,一下就震驚了,哦,天哪!中國人讀四書五經,拜佛,還煉丹,你到底信什麼?我們自己還挺得意,儒釋道三教合一,孔子、釋迦牟尼、太上老君並受香火。三教合一,其實那不就什麼都不信嘛,你不怕他們哥仨掐起來?
去國外生活千萬不要說自己是無神論者,在外國人看來,你要不信神,那你就是動物。你要吃狗肉,那跟吃人一樣,還不如公開承認自己吃人呢。在西方,信教是能融入主流社會的,為什麼歐美的企業家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比爾·蓋茨一年捐好幾個億,跟基督教的信仰是非常有關的。
此路不通,另覓他途
開辟新航路的另一個原因是商路危機。原來有舊航路通往歐洲,中國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都能到歐洲。那歐洲人幹嗎吃飽了撐的開辟新航路?因為舊航路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給阻斷了,商路不暢造成了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就是中國唐朝稱謂的突厥人建立的。自從被唐王朝滅了之後,突厥人一路西遷,到了今天的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高原,皈依了伊斯蘭教。11世紀,突厥人的一支在首領奧斯曼的率領下建國,這個國家就被稱為奧斯曼突厥帝國,英文翻譯過來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是英語,突厥是突厥語,就跟China和中國是一回事一樣,不是倆國。突厥人有很多種,奧斯曼突厥帝國是用自己開國君主的名字命名的。就跟今天的沙特阿拉伯一樣,它是一個叫伊本·沙特的人在1932年建立的國家,所以這個國家叫沙特阿拉伯。
7世紀,阿拉伯帝國在阿拉伯半島崛起。642年,阿拉伯將領阿慕爾帶兵攻占亞曆山大城。據13世紀出生在古埃及的曆史學家伊本·基夫提在所著《賢人史》中說,阿慕爾在占領亞曆山大城之後,有學者曾鬥膽進言希望保存亞曆山大圖書館裏的珍貴典籍,阿慕爾遂向哈裏發[5]歐麥爾請示,得到的回答是:“把你所說的書先翻閱一下。如果其內容與經書(指《古蘭經》)相同,就無需保存;如果相悖,也無需保存,不妨銷毀。”於是一把大火燒了半年,亞曆山大圖書館就徹底完蛋了,記錄人類曆史的很多東西全都給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