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記但要放下(1 / 3)

因為某些不開心的事情影響自己的心情,這本來無可厚非,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無論怎樣,發生的已經發生了,我們應該想辦法讓自己走出悲傷,而不是讓心情無限期地停留在過去的悲傷狀態中。否則隻能是賠了昨天,又賠今天。

2005年,家住北京的吳芳將位於海澱的一套房子賣了,可誰曾想,從這之後,北京的房價就以人們難以預料的速度一路飆升,北五環外的房子都從3 000多元一平方米,直線升到8 000多一平方米,其速度讓人不由咂舌。

本來賣了就賣了吧,可是吳芳卻算了一筆賬,不算還好,這一算可了不得,她那套房子是98平方米,若按現在的價錢出手,直接虧損就是幾十萬元啊!這下她有點受刺激了,為自己當初的行為悔恨,她說:“如果房子當初不賣,我兒子這十幾年的學費就有了,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從此,不管見了誰,同事也好,朋友也罷,甚至是路邊的陌生人,她都會湊上去念叨自己那套房子的事情,再加上別人的附和,她常常悔得捶胸跺腳,簡直成了現代版的祥林嫂。

白天沒完沒了的念叨,使得她晚上的睡眠質量急劇下降,夜夜夢到那套房子,不是夢到房子根本沒賣,就是夢到自己將房子現在的主人趕走了,醒來後就又會陷入懊惱之中,以致整夜失眠。僅僅半年時間,她的體重就下降了10千克,人變得憔悴不堪,還患上了輕微的精神分裂症,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想想這件事情,是足夠讓人感到鬱悶的,擱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恐怕都會感到遺憾、悔恨、懊惱,但是如果從此讓這件事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和心情,甚至是健康,那豈不是更可悲?

悔恨的事情,悲傷的心情,誰沒有呢?前兩年,中國股市牛市當道,有多少人攜著家底義無反顧地一頭紮了進去,而今我們在股市中不時看到:“前方熊出沒。小心!小心!!再小心!!!”的警示,有多少人眼睜睜看著大盤一跌再跌,自己的那點家底頃刻間散盡不複來,他們是不是永遠都不能原諒自己當初的決定?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一個輸贏交錯的過程,你不是神機妙算的仙人,自然無法預測和掌控不可預知的未來。過去那些錯誤的決定,今天已經無從修改,與其死死糾纏,不如坦然地麵對。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和心情在過去那些令你鬱悶的事情上,因為生活還要繼續,與其緊緊抓著過去不放,不如放開心懷,讓過去成為過去!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有多少人失去了辛苦修建的家園,有多少人和親人即刻永別,又有多少人失去了可貴的生命!麵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悲傷能怎樣?悲傷隻會讓埋在廢墟裏的生命多一分等待,少一分生還的希望。哭泣能怎樣?哭泣無法告慰逝去的靈魂,也無法讓生者堅強地麵對以後的日子。

所以,當麵對挫折和苦難的時候,快速地擦幹你的眼淚,不要沉溺在悲傷的情緒中,過去了的,就忘記它,重要的是去努力爭取以後的美好生活。

不必為失去的東西掉淚

失去太多,也許沒有人不會為此感到遺憾和痛苦,但是失去的已經永遠失去,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投注在已經過去而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過多的停留隻會讓你失去更多。讓昨天的失去永遠定格在昨天,是你活得快樂和成功的一種優雅心態。

波爾赫特是一位著名的話劇演員,她在世界戲劇舞台上活躍了50年之久,但當她71歲時,卻破產了。更糟糕的是,她在乘船橫渡大西洋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部傷勢嚴重。醫生認為隻有把腿截去才能使她轉危為安,怕她受不了這個打擊,遲遲不敢告訴她這個消息。

可事實證明,醫生想錯了,當醫生告訴她這個消息的時候,她平靜地說:“既然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就這麼辦吧。”

手術那天,波爾赫特在輪椅上高聲朗誦戲裏的台詞,有人問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回答:“不,我是在安慰醫生和護士。他們太辛苦了。”

後來,波爾赫特又繼續在世界各地演出,又在舞台上工作了7年。

失去的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連帶著把自己以後的生活也搭進去,這是很不合算的孤注一擲。女人如花似錦的日子是那樣的短暫,何苦再流連於從前的風景?

仔細想想人生幾十年,長一點也不過百年,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到達目的地,而在於這短短的過程。

凱蒂近日來精神狀態十分不好,因為她失去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晉升機會。她將自己的煩惱統統告訴了這位朋友。這位朋友是一位相當著名的心理醫生,當他聽完凱蒂的傾訴後,什麼也沒說,隻是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台錄音機。凱蒂看著他,完全不明白他的用意。

他的朋友說:“有三個病人來向我作心理谘詢,我把他們的話都錄在了這卷錄音帶上,你仔細聽聽他們都說了些什麼,或許對你有幫助。”於是凱蒂認真地聽了起來。

第一個是一位母親的聲音,她的兒子隻有十幾歲,現在卻被關進了監獄,母親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地教育他;第二個是一個離婚女人的聲音,她和她的丈夫離婚已經半年了,但現在她十分後悔當初自己提出了離婚的要求;第三個是一位男人的聲音,他後悔沒有抓住一次莫大的良機,以致自己的生意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聽完後,朋友問:“你聽出他們的共性了嗎?”“這三個人都很不開心。”凱蒂說道。“是,他們的確遭遇到了不幸,但他們無一例外的都用了一個共同的詞,那就是‘如果當初’。”朋友繼續對凱蒂說:“‘如果當初’這個詞,不僅不能對已經發生的事實有任何改變,而且還會使我們無法坦然麵對以前的錯誤,隻會退縮而不敢前進。假使你用慣了這幾個字,以後你也隻會說‘之前如果怎樣’,而不會想‘現在應該如何’了。”

當凱蒂聽完朋友的一番論說後,感激地望著老朋友,突然明白了什麼,說道:“謝謝,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如果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裏,把過多的時間都耗費在對失去的耿耿於懷中,那是多麼大的浪費啊。曾經的失去可以成為我們以後的借鑒,但我們不能因此背上包袱,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丟掉那些因為失去而衍生的哭泣、煩惱,輕輕鬆鬆上路,你才會越走越快,越走越歡愉,也越走越寬。

我們知道哈利·波特係列叢書風靡全球,它被翻譯成近70種語言,在全世界範圍內累計銷量達三億多冊。而它的作者英國女作家羅琳卻有一個不堪回首的過去,她大學畢業後,在倫敦過著漂泊無依的生活,結婚後又被當記者的丈夫拋棄,但她沒有生活在過去的陰影中,最終寫出了暢銷全世界的科幻小說——哈利·波特係列叢書。

張海迪,這位大家都熟悉的當代傑出女性,她有一個不堪回首的昨天,無情的疾病剝奪了她一生的健康,但她堅定地甩甩頭,把痛苦留在了遙遠的過去,從而收獲了一個豐盈的人生。

也許你永遠成不了羅琳和張海迪,但你完全可以像她們一樣,忘記昨天的悲傷,忘記自己的失去,把精力和目光更多地給予現在,去爭取更美好的未來。

有時候,失去也未嚐不是一種獲得,一個擁有一切的人必定在某些方麵是貧乏的,他不知道什麼是渴望、夢想、奮鬥、進取,如何能感受某個夢寐以求的願望實現的舒暢?一個不曾體驗過生活坎坷的人,又怎麼能體會雨後彩虹出現時的欣喜和激動?

失去的,已經成為永遠的過去,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心一直停留在過去,比過去更重要的是現在,若為了已經錯過的月亮流淚而繼續錯過燦爛的群星,實在是太可惜了。

在人生道路上,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就不要在意這樣那樣的牽絆。重要的是不懈地去探尋、追求。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要為離去的本不愛你的人傷心。否則,今天的失去隻能讓你在明天失去更多。

拋掉失去後的傷神和哭泣吧,要想發揮自己的潛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就必須勇於忘卻過去的不幸,重新開始新的生活。正如莎士比亞所說:“聰明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哀歎,而會用情感去尋找辦法來彌補他們的損失。”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有得必有失”,當你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你也必將失去一些東西,所以說得到與失去之間本就沒有什麼清晰的界限。千萬不要因為失去一些,心理就嚴重失衡,變得怨天尤人,浮躁不安。也不要因為得到而沾沾自喜,不可一世。正視你的得與失,一顆平常心能讓你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麵對事實,我們隻能坦然地接受,用一顆平常心去承認它,因為隻有心態擺正了,才能改變現狀。失去時不悲傷,得到時不得意,這樣的心境才是智者所有。劉凱麗和肖亞楠是同一天進的公司,被安排在同一個部門。剛開始兩人都很積極,一個月後,劉凱麗發現肖亞楠變了,她經常不來上班。劉凱麗以為她是因為有什麼事情才沒來上班,也沒覺得什麼。

偶然一次,在上班用QQ聯係業務的時候劉凱麗發現肖亞楠也在線。出於好奇就問她為何不來上班,並提醒她這樣是要扣工資的,肖亞楠隻是淡淡地說自己有事。出於好意劉凱麗說要幫她請假,肖亞楠直截了當地告訴她不用,並且說她不來上班從來就沒請過假。

月底發工資了,奇怪的是兩人的竟一模一樣。劉凱麗有點納悶了,但轉念想:沒關係,也許別人有別人的特殊之處,我隻要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就行了。後來一個和劉凱麗關係不錯的老員工告訴她:“肖亞楠是老板的外甥女。”

劉凱麗聽後反應了一會兒,絲毫沒有覺得不公平,反而是一臉坦然地繼續忙自己的事,因為她覺得這種事很正常。就這樣,劉凱麗兢兢業業地幹了兩年。就在年終的評選大會上,劉凱麗成為了最佳員工,職位也升高了。而肖亞楠因為懶散的工作態度,一直停留在原地。

對失去斤斤計較,耿耿於懷,隻是把精力和時間放在了無謂的事情上。端正自己的心態,當你換個角度來看問題時,你會發覺得到的遠比失去的要多。我們可以設法通過勤勉奮鬥來獲得別人的肯定,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今天沒有讓你得到,是因為你還做得不夠好,隻要追逐著自己的夢勤勤懇懇,相信總有一天,你的付出就會有回報。麵對生活中的一些失去,我們與其大動肝火,不如抱以坦然的心態,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業上,隻有這樣才能彌補你的失去。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的得到,當然也會有更多的失去,如果我們無法適應,因此怨天尤人,不敢麵對現實,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接受現實的挑戰,整天活在憂鬱之中,那我們就等於被生活給擊垮了。既然這樣,我們不如去思考,如何接受事實,調整心態,更好地去適應生活中的失去,唯有適應當下的環境,才會有機會去改變自己的處境。

某市委調研室招文字工作人員,在網上發布了這一信息,有兩個好朋友都看到了這個消息,於是一起報了名。她們相互鼓勵對方,不管是考上還是沒考上,都一定不能氣餒。

報了名後,兩人一起走進了考場。一周過去了,成績在網上公布,她倆都順利通過了第一輪的筆試。接著就該準備第二輪的麵試了,兩個人都在積極備戰中。

當麵試一周後,她倆查看第二輪考試的入圍人員名單公布表,發現隻有一個人被錄取了。看到這一消息,那個落榜的人高興地對她的朋友說:“太棒了!你被錄取了!”但那個人並不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興奮不已,臉上有一種兩個人沒有同時被錄取的遺憾。

朋友讀懂了她的表情,就說:“沒事!下次我會繼續考的,相信一定會和你一起工作的。今天這麼高興的事,你可得請客啊!”

頓時,被錄取的人一臉欣慰的微笑躍然臉上。

坦然是一種心境,是麵對失去的不計較,是麵對現實的從容不驚。人生之路總是由陽光大道和溝溝坎坎、磕磕絆絆組成,許多的成敗得失,並不是我們都能預料到的,也不是我們都能夠承擔得起的,但隻要我們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後的坦然,得到的就會是一種快樂。

豁達寬厚,可以修煉從容的心態。恩怨得失,可以讓其慢慢沉澱在記憶裏,因為自己清楚,擁有一顆坦然的心,才能讓心靈找到快樂的歸宿。被批評了,沒關係,及時改正,吸取教訓;受到表揚了,別得意,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得到了,不沾沾自喜,矯揉造作;失去了,不頹廢沮喪,妄自菲薄。隻有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你的心靈才會陽光普照。

不要糾纏於往事,不愛了就放手

我們都聽過無數“不幸”的故事。最常見的模式就是,當事人穿著“受害者”的外衣,充滿無助地講述自己的“不幸”。不消一會兒,我們就會被帶入當時的環境和語言所營造的“悲傷場”時,發出“他(她)真可憐”的感歎。

也許有些不幸,的確讓人為之扼腕歎息,義憤填膺。但是,大多時候,當我們脫離了當事人營造的“悲傷場”時,馬上會發現,那些所謂的“不幸”背後,完全是一種誇張,是費盡心機為自己挖下的自憐陷阱。

一個女孩失戀了,與之相戀了四年多的男友忽然提出與她分手,她想起他的種種海誓山盟,他說要愛自己一輩子,陪自己一輩子……她想起他對自己說的甜言蜜語:寶貝,你是我的最愛,我就願意被你欺負……可這一切,不過才經曆了四年的時間,怎麼一夜間就灰飛煙滅了呢?

她每天以淚洗麵,她想求他不要離開自己,她給他打電話,不接,發信息,不回,後來幹脆悄悄換了號碼。她發瘋一樣四處找他,才發現他已經辭職,搬了家,而他的朋友也都不知他的去向,他徹底人間蒸發了。

她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失去他,她無心工作幹脆辭了職,放任自己在漫無邊際的痛苦裏遊蕩。終於有一天,她的一個朋友說她曾在一家餐廳裏見到他和一個女孩在一起,很親密的樣子。她的淚洶湧而出,好久才恨恨地說:“我要找到他,我要報複他。”她開始抽煙,喝酒,亂交男友,可是她沒有因此而獲取快樂,相反卻陷入了愈來愈深的痛苦之中。這個女孩因為不懂放手,所以將自己推入了痛苦的深淵。愛無對錯,別苦苦糾纏你的得失,他愛你時出自本意,他同樣也有投入和付出,離開時也並非他的故意變心,隻是無法將心生的厭倦偽裝成欣喜。若強迫一個不再愛你的人留在身邊,比失去他更為悲哀!

如果你不愛一個人,請放手,好讓別人有機會愛她;如果你愛的人放棄了你,請放開自己,好讓自己有機會去愛別人。

分開的時候,認真地反問自己:是否還愛他?若已不愛,不要為可憐的自尊而不肯離開:如果還是那樣的深愛,請相信愛不是占有,愛他就給他幸福,放愛一條生路。

當你愛的他選擇轉身離去時,請你也學著轉身,把悲傷留到背後,讓時間慢慢地淹沒,慢慢地分解,直到你能開始新的生活。

2006年,謝娜和劉燁分手了。但短短的一年時間裏,謝娜也迅速躥紅。出書、拍話劇、主持、出新專輯、拍廣告……她的事業全麵開花。當有人把她和妮可·基德曼作類比時,她開懷大笑:“謝謝大家抬舉我!我沒有她那麼大成績。我隻是現在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也許人生中的得與失原本就是個奇妙的悖論,謝娜失去了刻骨銘心的戀情,卻也從此衝破了“某某女友”這個拘束的頭銜,雖然整個過程痛苦並艱辛,但破殼而出之後卻爆發出自己的所有能量,開創了另一方天地——與其說這是人生的補償,不如看做是一場蛻變。正如謝娜所言:“我還是憧憬美好的愛情,但是沒有愛情,我一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