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不懂感恩的女人永遠得不到幸福(1 / 3)

人生歸根結底其實就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活在昨天的人總是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總是等待,而活在今天的人才最踏實。誰都無法預料在下一秒你是否還會存活在這個世上。所以我們應該珍視當下的美好,過好今天。就像古老的佛教智慧所說的:“昨天永遠是昨天,而明天永遠沒有到來。”所以,我們隻有今天,隻有目前,隻有現在。

就從今天起,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好好的孝順父母,多多地關心身邊的朋友,用最真的心去愛你的愛人。薄伽丘說過:“沒有來世,幸福就在人間!”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活在“如果”的世界裏,你總是說“如果當初怎樣會如何……”“如果將來怎樣會如何……”

而生活在當下意味著不要棲身於過去,不要擔憂未來。假如我們總是在過去與將來之間徘徊,那麼隻會扼殺享受現有生活的任何可能。你有同感嗎?生活在過去或未來使現在的你一直都在錯失著什麼呢?

有一位單身母親,一直很消極地看待自己“暗淡”的過去。常常為自己過去的事情感到傷心,生活在無休無止的“遺憾”裏。

她有一個需要照顧的兒子。她經常會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在心裏進行一番消極的對話,然後恨不得把自己痛打一頓。她覺得自己目前的狀況糟糕透了,她需要為自己的兒子負責,所以她必須打破現在的這種局麵。於是她作出了決定,在內心對自己說:那不是一個錯誤,發生這一切肯定有一個充足的理由——那就是愛過。當她給過去的那段經曆作出這樣的判斷後,她開始釋懷……

她從過去走出來,卻又開始計劃自己的明天了。她決定重返校園讀書,然而這並不容易,她必須經曆一些艱難的時刻,她不得不一個人努力地麵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試圖在職業和重返校園之間保持平衡,照顧家庭,還要抽時間保持正常的人際交往。但她確信,通過艱辛的付出會使自己變成一位非凡的女性。這想法使她熱情澎湃。

她開始不停地的奔波於學習、工作、家庭之間,常常感到極度的疲憊。一天早晨,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一時著急,打碎了每天早起用來喝咖啡的杯子,看到滿地的碎片,她忽然感到渾身無力,禁不住坐在地板上大哭了一場……

哭完之後,心情如同雨水洗過的天空,明朗清晰了起來,看著依然熟睡的孩子,她忽然明白:我要生活在現在!不再為遙不可及的“成為一名非凡女性”的目標,整日累得精疲力竭。

她決定請自己喝一杯咖啡。她發現了一家咖啡館,第二天早晨徑直奔它而去。她給自己點了樹莓味道的白色摩卡咖啡……然後又毫不費力地說服自己,覆蓋著一層堅果,還帶有奶油糖霜的肉桂卷會是一頓不錯的早餐。在服務生把那些彩色的糖屑堆撒在奶油上的那一刻,她的心在情不自禁地歡唱!

生活在現在就是真實地體味那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一杯撒滿糖屑的肉桂卷!她捧起杯子抿了一小口,香甜的咖啡沁人心脾。“這就是幸福的味道吧!”她心裏暗想。

喝完咖啡,整個心情都明媚了起來,今天她不必為兼職早班趕時間了,因此她決定選一條漂亮的馬路走回家。

回到家中,她仰麵躺倒在床上,然後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一直看到八點。她又回頭看了眼兒子,她的小寶貝此刻抿著小嘴,還沉浸在香甜的夢裏呢……

活在“過去”和“將來”的人,即便眼下就是唾手可得的幸福,她們依然不會坦然自若地抓住,她們會把這幸福延遲到“將來”才覺得心安理得,或者用“過去”來質疑眼下的幸福。其實,人的幸福,往往都是自己推倒的。

聰明的女性們,找一個值得自己愛的人去愛吧,珍惜眼前人,珍惜現在的幸福,讓現在的幸福延續到永遠……隻有把握住了今天的擁有,明天的幸福才會如期到來。

苛求完美是對自己的一種傷害

很多女人總是喜歡標榜時尚、追求完美,並為之奮鬥不息,甚至憎恨上天賜予自己的東西實在太少。然而,人無完人,一個女人縱使擁有了傾國傾城的美貌,也總有外人看不到的惆悵。

有人說,完美的東西隻能放在博物館裏麵展覽,因為它們會令人有距離感。就像一個相貌平平的人決不想要站在一個美女旁邊一樣。報紙上經常報道女博士是“滅絕師太”,她們中很多人需要麵臨婚姻愛情的危機,或許這樣評論有些片麵,但也反映了一個事實:男人往往願意找不如自己的女人。當你的完美成了你的累贅,你是否還會義無反顧地追求?追求完美不是錯,隻是如果前進的步伐太過沉重,就應該適可而止。

天妒紅顏,其實和天沒什麼關係,隻不過是男人不願自己的光芒被女人蓋過的一種說辭。所以女人要幸福,完美不如平實,有點缺點,更能夠讓人覺得親近。女人和女人之間更是如此,哪個女子內心都有自己的驕傲,所以,過於出色的女人,身邊很可能是朋友寥寥。

女人不需要太完美。女人的率真和自然,才是女人最應該保持的東西。在這個前提下,你可以要求自己高分,但絕不能要求滿分。

一個追求完美的女人,對自己要求一定是十分嚴格的。因為她們相信,隻有嚴格要求,才能鑄就完美。她們從衣著、言行舉止、工作、家庭都不容許自己有差池,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她也會以一種完美的態度來挑剔她的丈夫:屋裏所有的東西用後必須各就各位、絲毫不亂;地板必須時時保持幹淨,煙灰沾地是萬萬不能的,要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要以一種永不知足的態度來追求事業上更大的進步,要有如來佛的胸懷來包容自己的挑剔……以種種完美的標準要求男人的結果,得到的結果隻能是丈夫的疏遠甚至放棄。這樣的生活該有多可悲?

有這樣一個笑話,說一個男子迎娶了一個美貌的女子,一年後生下的孩子卻醜陋無比,丈夫很費解,追問下,那位貌美如花的女子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原來她在早期做過整容手術,那天仙的美貌乃是人工製造而已,為了維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她總是小心翼翼地藏起兒時的所有照片,擔心自己一不小心說漏了嘴。但是這樣費力的隱瞞還是被孩子給出賣了。

得知原因的丈夫覺得受到了欺騙,一怒之下,提出了離婚。

結局似乎對這個女子很不公平,但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後果,這和她當初極力追求完美不無關係。

完美是相對的,當你還在為自己的某個不完美之處而歎息的時候,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轉變。有這麼一種狀況,很多事情都是相對的,相對於環境或人的感受,每一個人都有他不同的人生經曆和價值觀,而每個人的選擇和看法也都會在慢慢改變,是一種無法恒定的狀態!

完美對女性來說,是一種尋覓,尋覓也就是一種追求,而這種追求相對女人來說是一種沒有止境,也沒有界限的東西!它可以作為思想的升華,但千萬不可以成為生活的夢魘。

完美對女性來說,是一種欲望,不能達到心中的完美總會感到遺憾。然而遺憾並不是一定不好,國畫和書法中的留白,與其說是一種遺憾,不如說是一種智慧,一種更高境界的完美。

完美對女性來說,是一種心理感受,生命中有很多很美的地方,隻要我們能懂得用心看,每一刻都是完美的!女人應該明白,完美不是絕對的。年輕的美貌女子風華絕倫,卻會因青春的流逝而紅顏不再。懂得用心去欣賞不同階段的完美,比一味追求短暫的完美更有價值。

很多女人每天都在忙碌生活著,很少有人會去想自己真的需要什麼,隻是跟風去膜拜大眾眼中的完美。當有一天你終於變成了期待中的完美自己,放眼四周,你會發現早已時空變遷,那個屬於你的展現完美的年代已一去不複返。

花開花落,月缺月圓亦是循環;潮起潮落,日升日落也是自然。如何順應自然?在現實的社會生活裏,如何讓自己活在自然裏?那是看每個人自己的順應心態,一歲一枯榮,生與死本是同時存在的,對我們是相對在不同的空間存在著。

女性朋友應該滿懷感恩地去發現完美,而不是一味追求心中縹緲的完美。要學著去感謝上天賜予你的一切。無論對人對己還是對事,都要努力地發現其閃光點。

看到花開,去為那嬌豔的顏色而歡喜;聽到鳥鳴,為那動聽的聲音而觸動。這樣,生活中便處處充滿著真實而又樸素的完美。

學會珍惜近在咫尺的幸福

幸福通常是這個樣子:在人們沒有得到的時候,非常期待,甚至感到痛苦難耐。當幸福感達到一個頂端時,必會如拋物線般地下落。就如在婚姻中,婚禮進行曲將幸福推向高潮,然後兩個人在以後漫長的日子裏逐漸啃食著有限的激情與新奇,所有的幸福便會在日複一日平淡的日子裏也變得平淡下來。

電影《大話西遊》裏有這樣一段經典台詞:“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麵前,我沒有珍惜,待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拋去電影故事不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的追悔不是因為沒有得到,而是幸福一直在身邊,卻沒有發現,沒有去珍惜。

婚姻給予人的幸福感也如此,在你沒有得到時會時時期待渴望著,一旦得到,幸福感便油然而生,但當你習慣婚姻生活後,又會忽視最初的那種幸福感。

婚姻中女人千萬不要因為得到太多而忽視幸福,不要使感官的味蕾喪失掉對幸福的敏感。不要輕易說自己不幸福,沒有感覺到幸福,往往不是因為沒有得到幸福,而是你在幸福中變得麻木了。當你固執地以為自己不幸福並極力擺脫現狀後,也許你又會後悔當初的決定。所以一定要理智地審視自己,千萬不要讓幸福從你身邊溜走。

女人在現實婚姻裏,初嚐蜜月中的甜蜜時,總會感到無與倫比的幸福和滿足。在最開始的相處過程中,夫妻雙方也總是盡量滿足對方的期望,花工夫來讓自己的行為符合對方的想法。他們幾乎出雙入對,幾乎形影不離,經常盡可能待在一起,什麼事都一起做。這個階段是“感情的春天”。

婚後,最初的狂熱已消失,夫婦倆遇到越來越多的是日常生活的問題,雙方對共同的未來信任也開始有所動搖。因為在這時許多夫婦看到,他們的伴侶完全不是他們當初相愛時想象的那個樣子。

女人不要一味地沉浸在最初得到幸福時的回憶裏。一味追求幸福最高點時的感受,隻會忽略愛人的關愛,把微小的矛盾擴大化,從而更加感受不到幸福。

婚姻是現實的,它沒有戀愛時的花哨,卻多了生活的責任,多了夫妻雙方的親情。女人若在婚姻裏還一味追求戀愛時的浪漫,就會越來越不滿足於現狀,幸福感也會越來越弱。其實,你本就沒有失去什麼,你的愛人還是一樣愛你;隻是每天少了鮮花,少了燭光晚餐,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工資,家裏的鍋碗瓢盆。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男孩虔誠地用草編成戒指,給心儀的女孩戴上,兩個人覺得這一刻就是人間的天堂。多年後,當他們人過中年、有錢有地位之後,丈夫再給妻子買多少鑽戒,她都不再感到有多麼幸福。那枚草戒指帶給他們的幸福感覺再也沒有出現。是因為鑽戒的價值真的比不上草戒指嗎?

其實,草的價值永遠無法和鑽石相比,鑽石之所以帶不來野草給人的那種強烈的幸福感,是因為時過境遷,他們的品位和需求都發生了變化,或者說,他們早已習慣了擁有戒指的幸福感覺,心裏不再會為得到而起漣漪。

當婚姻中的兩人處於較差的環境時,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會帶給他們極大的喜悅;而當他們所處的環境漸漸變好時,他們的要求、觀念、欲望等都會發生變化,同樣的事物再也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在其中再也找不到當初的幸福感了。幸福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流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