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搭橋,尋找過渡的“第三者”(1 / 1)

“第三者”是拉近你與辦事者心靈距離的一座“橋梁”。巧妙地搭建起這座“橋梁”,就能順利地到達理想的彼岸。

求人辦事時,對於對方特別寵愛的或引以為榮的人,要表示好感,並予以極大的興趣。求人的時候最好以物質形式作為媒介,可以送給對方特別寵愛的或引以為榮的人一些小禮物,以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有一個女孩,大學剛剛畢業。分配到工作單位後,發現所從事的工作與所學的專業一點都對不上號。她不想讓自己幾年來所學的專業知識荒廢掉,於是想求人事科長幫忙給調換一下工作。在她登門拜訪之前,了解到科長有一個獨生女兒,今年剛考入大學,讀中文係。這個女孩靈機一動,登門拜訪那天拎了一大包書去。正好趕上科長的女兒在家,她先不提相求之事,隻是拿出一本又一本的古今中外文學名著與科長的女兒探討起來,並鼓勵她上了大學要好好讀書,言語間流露出了自己大學畢業後,學無所用、丟棄專業的苦惱。臨走時她聲明這些名著全當是送與她考取大學的獎品。她果然討得了科長女兒的滿心歡喜。科長的女兒很快將這位女大學生的情況向她爸爸說明,科長大概認為不該埋沒她的才華,不久,將她調換到了她心儀的工作崗位上。天下的父母心都是相同的。他們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深厚、最真摯的感情。如果在辦事中能巧妙地利用這一點,辦起事來自然會得心應手。美國某大銀行的愛麗絲奉上司指示,準備秘密對某家公司進行信用調查。正巧愛麗絲認識另一家大企業公司的董事長,這位董事長很清楚該公司的行政情形,愛麗絲便登門拜訪。

當她進入董事長辦公室,才坐定不久,女秘書便從門口探頭對董事長說:“很抱歉,今天我沒有郵票拿給你。”

“我那12歲的兒子正在收集郵票,所以......”董事長不好意思地向愛麗絲解釋。

接著愛麗絲便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可是董事長卻故意含糊其辭,一直不願作正麵回答。愛麗絲見此情景,隻好知趣地匆匆離去,沒得到一點兒收獲。

回到銀行後,愛麗絲突然想起那位女秘書向董事長說的話:郵票和他12歲的兒子。同時,聯想到她服務的公司,每天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上麵有各國的郵票。

第二天下午,愛麗絲又去找那位董事長,告訴他,她是專程為他兒子送郵票來的。董事長熱情地歡迎了她。愛麗絲把郵票交給他,他麵露微笑,雙手接過郵票,就像得到稀世珍寶似的自言自語:“我兒子一定高興得不得了,多有價值啊!”

接著,董事長和愛麗絲談了40分鍾有關集郵的事情,又讓愛麗絲看他兒子的照片。一會兒,沒等愛麗絲開口,他就主動地說出了愛麗絲要知道的那個公司的內幕消息,足足說了一個鍾頭。愛麗絲沒想到區區幾十張舊郵票竟讓她圓滿完成了任務。現在大多數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孩子被捧為掌上明珠,因此向“小皇帝”、“小公主”獻殷勤,辦事可以事半功倍。人們常說:“要討母親的歡心,莫過於讚揚她的孩子。”一些有心計的人常常利用孩子在辦事過程中充當溝通的媒介,一樁看似希望渺茫的事,經過對孩子的讚揚和獻殷勤,反倒迎刃而解。可見,“第三者”在辦事中的妙用與威力是不可低估的。一個人身處社會中,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麵對各種各樣的人,辦理各種各樣的事。辦事看似簡單,其實大有講究,同樣的一件事,有的人辦起來得心應手,水到渠成;有的人辦起來則困難重重,難達目的。主要的原因在於兩者辦事方法上的差異。辦事是一門學問,對所求之人所寵愛的或看重的人和物給予讚美,讓他們作為中介,往往會打動對方的心,讓對方不忍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