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世紀:馬雲說(3 / 3)

6

淘寶為什麼能創建今天的商業奇跡?

其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馬雲身為浙商的機巧來。淘寶采取的是免費戰略,從2003年創建伊始,淘寶就承諾3年免費。到2005年,馬雲對淘寶再度注資10億元,並承諾繼續免費3年。

“做互聯網公司如同養一個小孩,你總不能讓3歲的小孩去賺錢吧。”這種戰略,基於對中國市場環境的真實理解:老百姓對互聯網的接受和使用,需要一個“培育期”。慢工出細活,好戲在後頭。

馬化騰在“免費”方麵,與馬雲有異曲同工之妙。馬化騰從1998年開始推QQ,就是讓客戶免費聊天與軟件下載。直到有一天,我們都被企鵝綁定了。馬化騰又順勢推出了微信,於是,6億用戶又被微信俘虜了。在一個粉絲為王的時代,你掌握了入口,就掌握了流量、應用、眼球、商家

“免費是世界上最便宜也最昂貴的蛋糕。它以誘人的口味,奪走了客戶。直到最後失去城池,對形勢判斷失誤的盧瑟,才追悔莫及。”

7

馬雲的驚人成功,還源於其張弛有度、有收有放的財富觀。

我們都知道,企業家有兩個節骨眼兒最難過。一個是企業初創期,這時候篳路藍縷,資金短缺,吃了上頓沒下頓,可謂年關難過;第二個階段,是企業要擴大規模、麵臨融資時。融資不足,企業發展難以為繼;火候大了,又可能發生被“老虎”吃掉,進退兩難。

對這兩個問題,馬雲如此處理:

一,創業初期,他和團隊成員吃人不能吃之苦,忍人不能忍之苦。資金流告急,他們就吃6塊錢一份的盒飯,有一次還吃4塊錢一份的盒飯,鬧出了食物中毒事件;打出租,也是能打夏利不打桑塔納,打夏利能多省一些錢;

二,融資的時候,馬雲也很善於把握火候的問題。在與著名的投資人孫正義談融資的時候,孫表現出了強烈的投資願望,馬雲竟然說:“我不缺錢。”真的不缺錢嗎?不是。他時刻保持著這樣一條原則:不能讓阿裏的股份被稀釋得太多。阿裏巴巴不允許任何人、任何機構控股。為了避免股權被稀釋,在同孫正義會談的第二天,馬雲還找到了孫正義的助手,補充說明:“我們隻需要2000萬美元,太多的錢是壞事。”

馬雲的財富觀就是這樣,既獨辟蹊徑,又恪守自己的原則——“錢太多了未必是好事。阿裏巴巴永遠堅持一個原則,我們花的是投資人的錢,所以要特別小心。我們每天考慮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錢,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8

2013、2014年,借著餘額寶,馬雲將互聯網金融創新又推向一個新階段。雖然關於餘額寶的爭議還很多,安全性、融資渠道、它會麵臨的政策管製但總的來說,餘額寶還是讓人從罅隙裏,看到一絲星光。唯有充足的市場競爭,才能打破壟斷,對高大上的國有銀行構成衝擊。而2014年的阿裏在美國上市,著實給國人心中,打了一劑雞血:哈哈,美國人也喊我們叫BABA了。

是,阿裏還不完美,和這個局、那個局,興許還會大戰連連,但在一個微軟都會遭遇反壟斷、某果都留有後門的年代,不要指望一家企業扮聖女範兒一蹴而就。鼓勵創新就要允許試錯。多少留下點念想,給夢想狂和商業奇才一個出路。

馬雲開辟了一個“紀元”

他還會開啟更多